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1篇
内科学   1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1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1篇
  2023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5年   1篇
  200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目的:探讨CYP2C19基因多态性与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氯吡格雷抵抗(CR)相关性。方法:选取2020年10月至2022年10月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五医院神经内科住院治疗的200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1:1的原则分成2组,其中未接受基因检测的100例患者设为A组,接受CYP2C19基因检测的100例患者设为B组,并根据CYP2C19基因型分为B1组(快代谢型,n=33)、B2组(中间代谢型,n=46)、B3组(慢代谢型,n=21),所有患者均口服氯吡格雷和阿司匹林,比较各组患者一般资料、不同基因型组患者血小板抑制率、氯吡格雷抵抗发生率,并统计心脑血管不良事件发生情况。结果:A组和B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B1组血小板抑制率高于B2组和B3组;B1组CR率为30.30%低于B2组54.35%和B3组66.67%(P<0.05)。B3组不良事件发生率为28.57%,高于B2组8.70%和B1组6.06%。结论: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CYP2C19基因多态性与CR具有相关性,其中携带CYP2C19*2/*2、*3/*3、*2/*3突变基因...  相似文献   
2.
目的:与冠状动脉造影对照,探讨斑点追踪成像( STI)诊断冠心病的准确性及对相关狭窄血管诊断的准确性。方法选取390例疑诊冠心病患者,根据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结果将所有患者按照最大狭窄程度分为4组:轻中度狭窄组(冠状动脉狭窄50%~75%),高度狭窄组(冠状动脉狭窄76%~98%),次全及完全闭塞组(冠状动脉狭窄99%~100%),正常组(冠状动脉狭窄<50%)。同时期行冠脉造影、斑点追踪成像检查及常规超声心动图检查,得到各组常规超声指标,进行统计学分析。根据室壁运动异常节段,得到STI检出冠心病例数及狭窄血管的检出数。以冠脉造影结果作为对照,得到各组STI对单个患者及不同病变血管检出的灵敏度及特异性,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1)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 LVDD)、左心室射血分数( LVEF)在正常组与冠状动脉狭窄(99%~100%)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E/A、LVSD(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当冠脉狭窄>75%时,STI单个检出率准确性相对较高,当冠脉狭窄<75%时,准确性较低。(3)对冠脉造影检出的冠脉狭窄>75%的230例病人,STI对单支病变、双支病变、三支病变3个亚组的单个患者检出敏感性分别为84.2%、87.5%、100%,组间差异有统计学差异。(4)不同冠脉狭窄组冠脉三大主支病变检出率灵敏度、特异性、准确性无统计学差异。(5)冠状动脉供血与心肌节段的对应关系与美国超声协会提出的基本一致。结论 STI可以早期诊断冠心病,敏感性明显高于常规超声心动图检查。冠状动脉狭窄程度较高时,单个患者检出的敏感性较高。 STI为临床诊断冠心病提供了一种较准确的方法。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中风病病因病机、中风病与气血阴阳关系的回顾梳理,分析益气活血、调补阴阳法应用于中风病的理论和临床依据。认为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越来越多的人出现肾精暗耗,益气活血、调补阴阳法用于中风病已取得一定临床效果,具有临床研究前景。  相似文献   
4.
患者,男性,40岁,已婚。因“纳差、乏力、腹胀伴尿黄一周”于2007年12月17日入院。2007年12月10日无明显诱因出现食欲下降,进食少,厌油腻饮食,恶心无呕吐,全身疲乏无力,腹部胀满不适,伴尿色深黄,如浓茶样,尿量可,双下肢无水肿,无畏寒、发热,无腹痛腹泻等不适。入院前一天在当地医院治疗(具体不详),病情无明显好转。患者无尿频、尿急、尿痛等尿路刺激症状。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短期动态血压变异性(blood pressure variability,BPV)与心力衰竭患者预后的关系。方法 收集2019年1月至2021年1月在南通市海门区人民医院确诊为心力衰竭的患者共16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24 h动态血压监测仪获取患者白天(d),夜间(n)和全天24 h收缩压变异性(systolic blood pressure variability,SBPV)和舒张压变异性(diastolic blood pressure variability,DBPV),根据发病后90 d随访结果分为预后良好组(120例)和预后不良组(40例),比较两组患者的一般临床资料和BPV的差异,分析BPV与患者预后的关系。结果 预后不良组患者的超敏C-反应蛋白(high sensitivity C-reactive protein,hs-CRP)、脑钠肽(brain natriuretic peptide,BNP)、白细胞介素(interleukin,IL)-6、氨基末端脑钠肽前体(N-terminal pro-brain natriuretic peptide,NT-proB...  相似文献   
6.
黎贤泰  江晓敏  郑志远  黄焕森 《中国骨伤》2018,31(12):1091-1095
目的:分析右美托咪定对老年股骨头置换术患者术后炎症因子及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将2016年1月至2017年12月行股骨头置换术的老年患者(年龄≥60岁,ASA分级Ⅰ-Ⅱ级)60例分为3组,每组20例。所有患者接受注射咪达唑仑、芬太尼、依托咪酯、顺阿曲库铵麻醉诱导及吸入七氟醚麻醉维持。术中静吸复合维持先给予1.0μg/kg右美托咪定的负荷量10 min,维持量根据分组分别为右美托咪定0.3μg·kg~(-1)·h~(-1)(B组)和0.6μg·kg~(-1)·h~(-1)(C组)泵注,A组以相同方式给予等量生理盐水。比较3组拔管、清醒、恢复时间,简易智能精神状态评分(MMSE)及术后认知功能障碍发生率,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10(IL-10)及S100β蛋白水平等。结果:3组患者自主呼吸恢复时间、睁眼时间及气管拔管时间、丙泊酚用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第1、3、7天,B、C组MMSE评分与A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C组高于B组(P0.05)。C组术后认知功能障碍发生率为0.0%(0/20),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0.0%(6/20),A组分别为25.0%(5/20)、0.0%(0/20),B组分别为5.0%(1/20)、10.0%(2/2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麻醉诱导前,3组IL-6、IL-10及S100β蛋白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 h,B、C组IL-6、IL-10及S100β蛋白水平与A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C组IL-6、S100β蛋白显著低于B组(P0.05),IL-10显著高于B组(P0.05)。结论:对于股骨头置换术老年患者,右美托咪定能够降低炎症因子水平及丙泊酚使用量,术后认知功能障碍发生率低,且呈现剂量依赖性,但是需根据患者情况选择合适剂量。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