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篇
  免费   7篇
内科学   1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9篇
中国医学   10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10 毫秒
1.
目的:系统评价桂枝芍药知母汤联合西药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的安全性和疗效。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b、The Cochrane Library、EMBASE、Web of Science、国家知识基础设施数据库(CNKI)、中国学术期刊数据库(CSPD)、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CCD)和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搜索桂枝芍药知母汤联用西药与单用西药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的疗效与安全性临床随机对照试验,并用改良后的Jadad量表对纳入的文献质量进行初步评价,利用Revman5.3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7篇文献,共498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中西药联用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明显高于西药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RR=1.20,95%CI为1.12~1.28,P<0.000 01);中西药联用观察组在降低BUA(MD=-61.35,95%CI为-93.17~-29.53),CRP(MD=-1.83,95%CI为-2.56~-1.11),ESR(MD=-3.93,95%CI为-6.60~-1.26),关节肿胀积分(SMD=-2.89,95%CI为-3.36~-2.43)和关节疼痛积分(SMD=-3.11,95%CI为-3.87~-2.35)的效果明显优于西药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西药联用干预的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西药对照组(P<0.05)。结论:桂枝芍药知母汤联合西药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的疗效和安全性明显优于单用西药,但受纳入研究质量和数量的限制,仍需更多高质量的临床随机对照试验来证实上述结论。  相似文献   
2.
阐述了从《丹溪心法》中获得狐臭外用药提示,从而完善治疗方案,直达病所,祛除病邪,治疗7例狐臭病。并且分析了目前对狐臭病的中医学的病因研究和治疗方法,最后得出该病为内外合病的结论,既有外邪入侵,又有自身脏腑功能失常,主要是肝、胆和胃三经功能失常,类似于西医学的病菌感染和自身汗腺分泌活动失常所致。  相似文献   
3.
目的 运用网络药理学和分子对接技术探讨土茯苓抗痛风的作用机制。方法 利用TCMSP、UniProt、OMIM、GeneCards、PharmGkb、DrugBank等数据库预测土茯苓抗痛风的活性成分和推测靶点,进行富集分析以阐明核心靶点的生物学功能和相关途径;同时,利用Cytoscape软件构建了一个“成分靶向通路”网络。结果 经分子对接验证显示主要成分与核心靶点紧密结合,阐明了土茯苓抗痛风的分子机制是通过槲皮素、柚皮素和β-谷甾醇等主要成分,作用于IL1B、CXCL8、PPARG、CCL2、PTGS2、IL6、STAT1靶点和多种途径。结论 土茯苓可能通过多成分、多靶点、多通路发挥抗痛风作用,为今后进一步阐明土茯苓治疗痛风的作用机制、开展实验验证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4.
探讨叶天士治疗胃脘痛的用药规律及核心药物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 整理《临证指南医案·卷八》“胃脘痛”门所载医案,使用SPSS 22.0、SPSS Modeler 18.0统计软件分析用药规律,挖掘核心药物;通过BATMAN-TCM在线分析工具对核心药物进行靶点预测及KEGG通路分析,揭示核心药物治疗胃脘痛的分子机制。结果 《临证指南医案·卷八》“胃脘痛”门所载44则医案共包含48首方剂,涉及75味中药,以半夏、茯苓使用频次最高,药物多为辛温之品,归于脾、胃、肺经,形成7组公因子及4对药物配伍关系;其中半夏与茯苓作为核心药对包含8个与胃脘痛相关的潜在作用靶点,7条相关的信号通路。结论 叶氏治疗胃脘痛重在调整全身气机,恢复脾胃运化枢机,用药以辛温为主,旨在理气、化痰、散寒、祛瘀。其作用机制可能是通过干预钙信号通路、cGMP - PKG 信号通路、神经活性配体-受体相互作用信号通路实现。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古籍中支沟穴针灸病证谱,总结支沟穴临床应用规律,以期为针灸临床选穴提供参考。方法 运用文献计量学的研究方法,遴选出支沟单穴及配伍运用的针灸病证谱,并建立数据库,运用SPSS22.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结果 支沟穴单穴主治病证8种,配伍主治病证29种,尤以在脾系病证及肝胆系病证中运用最为广泛,其中胁痛、便秘、痹证是支沟穴运用的优势病证。支沟穴配穴以足阳明胃经腧穴为主,其中常见的配穴依次为足三里、章门、大陵、合谷、间使、曲池。结论 支沟穴临床运用广泛,具有“调气”之特性,可用于气机不调诸证的治疗。  相似文献   
6.
抑郁症是严重的精神类疾病,重度抑郁能够造成患者失能甚至死亡。近年来人们对抑郁症的研究越来越多,对其发病机制的研究更是成为人们高度关注的话题之一。文章从中医和西医角度对抑郁症发病机制进行多方位探讨,对指导抑郁症临床诊治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文章总结近年来国内采用中药内服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研究进展,分别从分期论治、辨证论治、主方加减、专病专方、中成药治疗5个方面进行综述,认为中药内服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8.
[目的] 系统评价加味四妙散联合秋水仙碱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的有效性与安全性。[方法] 使用计算机检索中文数据库(中国知网、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服务系统、维普数据库、万方数据库)和英文数据库(PubMed、Web of Science、The Cochrane Library、EMBASE),搜索加味四妙散联合秋水仙碱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的随机对照试验,检索时间段均为建库至2020年9月。由2名研究者独立筛选文献,收集患者的基线资料和相关指标数据并评价纳入的随机对照试验的偏倚风险后,采用RevMan 5.3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 通过纳入和排除标准筛选后获得13个随机对照试验,包括1 050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试验组在总有效率[RR=1.18,95% CI(1.12,1.25),P<0.000 01]、关节压痛状况[MD=-0.50,95% CI(-0.58,-0.43),P<0.000 01]、关节肿胀状况[MD=-0.49,95% CI(-0.52,-0.46),P<0.000 01]、血尿酸[MD=-79.40,95% CI(-118.77,-40.04),P<0.000 1]、红细胞沉降率[MD=-9.08,95% CI(-14.00,-4.16),P=0.000 3]、不良反应发生率[RR=0.45,95% CI(0.30,0.68),P=0.000 1]方面均优于对照组,其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当前证据表明,相比单纯使用秋水仙碱,加味四妙散联合秋水仙碱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在总有效率、缓解关节症状、改善血沉指标和安全性方面更有优势,但血尿酸指标结果稳定性较差,还不能得出较为可靠的结论。由于纳入的随机对照试验数量有限,且质量较低,需要更多随机、双盲、大样本的临床研究来证实上述结论。  相似文献   
9.
目的]采用GEO数据库探讨痛风合并动脉粥样硬化(As)的共同发病机制。 [方法]从GEO数据库中下载痛风(GSE160170)和As(GSE100927)的基因表达矩阵,分析痛风和As的差异表达基因(DEG),并分别进行富集分析。在分析共同差异表达基因(CDEG)后,对其进行功能富集分析、蛋白质-蛋白质相互作用(PPI)网络分析和核心基因(HG)鉴定,并对HG进行共表达分析及验证。最后,分析痛风、As的免疫细胞浸润,同时探索HG与浸润免疫细胞(IIC)之间的相关性。 [结果]GSE160170数据集中获得了1 606个DEG,GSE100927数据集中获得了481个DEG。其中的22个CDEG富集分析结果表明,细胞因子的调控作用可能是痛风合并As的关键机制。通过使用CytoHubba插件识别了6个HG(CCR2、CD2、FCGR3A、FGD3、IL10RA、SIGLEC1),结果显示这些HG尚且可靠。共表达网络显示这些HG可以影响肿瘤坏死因子超家族细胞因子产生的调节作用。免疫细胞浸润分析表明,痛风中的NK细胞表达显著增加,且与CCR2基因呈显著相关;As中的活化肥大细胞表达显著增加,且与CD2基因呈显著相关。 [结论]肿瘤坏死因子超家族细胞因子产生的调节作用很可能是痛风合并As的核心因素。  相似文献   
10.
目的基于中医传承辅助平台(TCMISSV2.5)探讨贾英杰教授治疗肺癌的中医用药经验。方法选择天津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18年7月至2019年12月贾英杰教授门诊治疗的肺癌病例,筛选处方,建立数据库。结果筛选出218首处方药物,涉及常用药物160味、使用频次≥20的药物47味,贾英杰教授治疗肺癌的基本方是鸡内金、瓜蒌、姜黄、猫爪草、川芎、黄芪、白花蛇舌草、枳壳、郁金、浙贝母。药性以寒、温、平为主,药味以苦、甘、辛为主,归经以肺、脾、肝为主;通过关联规则分析得到高频组合44个。结论贾英杰教授治疗肺癌常用扶正、解毒、祛瘀之品,随证加减理气化痰与软坚散结药,体现其"黜浊培本"的学术思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