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2篇
基础医学   4篇
临床医学   8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5篇
综合类   4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目的:调查不同性别及年龄段大学教职工和成年家属颈椎病的患病情况,分析其可能的致病因素及生物力学发病机制。方法:于2002-01/02对广东省佛山市3所大学共4785名教职工和家属颈椎病患病情况进行流行病学调查。被调查者每人发调查表1份,表中详细列出颈椎病的症状、体征及患病期,根据收回的表格筛选出可疑颈椎病患者。对有可疑症状者进行系统问诊和相关体格检查。症状、体征阳性者,全部摄颈椎动力位X射线片,261名患者加作颈椎MRI,54名患者加作MRA以观察脊髓和椎动脉情况。严格按1992年全国颈椎病专题会议所订诊断标准确诊颈椎病患者。分析不同性别各年龄组颈椎病患病情况和可能的致病因素及生物力学发病机制。进行3年随访,观察颈椎病的治疗与转归情况。结果:参与调查者4785名全部进入了结果分析,确诊的516名颈椎病患者在3年随访中有1名死于肝癌。①确诊颈椎病患者516名,总患病率为10.78%,女性患病率12.54%,男性9.38%;患者年龄为26~85岁,平均患病年龄53岁,年龄大于40岁的患者共447名,其中有153名“最初症状”出现在30~40岁年龄段,占34.23%(153/447)。②颈椎病以颈型和神经根型为主,分别占58%和36%;脊髓型与其他型颈椎病占6%。③连续3年随访约有3%(15/516)的颈椎病患者非手术治疗无效,病情迁延难愈,严重者导致神经根或/和脊髓功能损害,甚至瘫痪,须及时进行手术治疗。结论:颈椎病已是大学教职工的常见病之一,长期屈颈低头位或颈部固定姿势工作是发病的重要因素之一,颈椎病的发生与椎间盘所受的应力增加有关,应重视并加强对颈椎病的早期综合防治。  相似文献   
2.
腰椎滑脱是引起顽固性下腰痛的病因之一 ,外科手术是治疗不稳定性腰椎滑脱的重要手段 [1 ]。临床上各种不同的术式及种类繁多的内固定器材均有应用报道 ,后路减压、滑脱复位和节段固定是公认的处理原则 ,主要不同在于各种融合方式的差异。笔者自 1998年 5月至2 0 0 1年 3月在 2  相似文献   
3.
目的:制作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的模型并通过行枕动脉椎动脉搭桥改善模型的椎基底动脉供血。方法:通过解剖两具新鲜成年山羊的头颈部标本了解山羊的枕动脉、椎动脉的解剖位置、走向、直径。在两只活体成年山羊上显露枕动脉、椎动脉,并夹闭一侧椎动脉制作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的实验模型,然后在模型上行枕动脉、椎动脉端侧吻合并造影了解血流情况。结果:两只山羊经过麻醉和手术均存活,动脉造影显示枕动脉、椎动脉吻合口通畅,椎动脉近端阻断后可见血流经枕动脉供应远段椎动脉。结论:活体山羊实验表明枕动脉椎动脉搭桥技术能改善山羊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模型的椎基底动脉血供。  相似文献   
4.
椎弓根钉系统与椎间融合器联合应用治疗下腰椎骨折脱位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目的:评价椎弓根钉系统联合椎间融合器在腰椎后路减压椎间植骨融合术(PLIF)临床应用的效果及其生物力学特性。方法:19例下腰椎骨折病人损伤部位为L3-L5,均有不同程度前后脱位,分别联合使用短节段椎弓根钉系统和椎间融合器(Cage)进行治疗,并总结其临床资料。分析内固定的力学特点。结果:19例中,17例获3-20个月随访,内固定牢靠,骨融合率达100%,神经缺失病状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内固定本身无明显并发症发生,疗效满意,结论:在后路减压椎间融合术中联合应用椎弓根钉系统和Cage装置,既能提供解剖复位及坚强内固定,又能增加植骨融合率,是治疗严重创伤性下腰椎不稳的理想术式。  相似文献   
5.
王强  梁秋发 《中外医疗》2009,28(21):174-175
目的通过回顾颈椎病术后的远期疗效,探索颈椎病手术治疗的误区,从而指导更为合理性的治疗。方法通过近十年来收治的80例各型颈椎病术后患者,对手术前后病情进行分析研究,同时进行跟踪随访并与同期病情奏同未做手术患者进行比对。本组颈椎病分4个基本型,神经根型6倒.脊髓型58例.交感型4例.推动脉型12例。采取前路手术59例,后路手术6例,后前路一期或二期手术治疗15例。颈椎前路植骨铜板固定74例,后路植骨钢板固定4例。自体骨移植59例,其它人工骨19例。全部病例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5~10年。按照日本矫形外科学会(JOA)评分标准评定患者术前术后神经功能状态。结果80例手术后患者症状改善率为76%,优良率达75%。脊冀型以外的束手术对照组症状改善率为80%,优良率达90%。结论脊髓型颈椎病的远期手术疗效是肯定的。脊髓型以外的各型颈椎病均有一定的自限性,即使不采取手术,患者的症状也可以逐渐减轻甚至完全缓解。颈椎病是否需要手术治疗,一定要采取审慎的态度。掌握严格的手术适应证,合理选择战压节段和手术术式是关键,在减压充分的前提下做到最大限度地保护颈椎的功能。  相似文献   
6.
颈椎前路钮扣钢板的研制及生物力学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制颈椎前路钮扣钢板内固定系统,评价其生物力学稳定性。方法:用317L不锈钢研制出颈椎前路钮扣钢板螺钉系统。取6具青年男性新鲜尸体的颈椎标本,制成5种状态脊柱功能单位(FSU)的试验模型:正常颈椎、屈曲型损伤、单纯植骨、钮扣钢板内固定、AO钢板内固定。利用脊柱三维运动分析系统测定不同状态下颈椎节段的运动范围(ROM),比较钮扣钢板内固定与AO钢板内固定对失稳颈椎的稳定作用,并摄X线片观察各种状态下颈椎的影像学改变。结果:生物力学测试表明,钮扣钢板内固定系统可以对失稳颈椎提供明显的稳定作用(P<0.01),与AO钢板内固定系统的稳定作用相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动态X线摄片显示,钮扣钢板内固定及AO钢板内固定均能维持植骨块的稳定,并恢复椎间隙高度及颈椎生理曲度,而单纯植骨则容易出现植骨块的移位、凸出甚至脱出。结论:钮扣钢板内固定系统具有较好的生物力学稳定性。操作简便,适合国人颈椎解剖结构及功能特点。  相似文献   
7.
前路融合术是目前治疗颈椎病的常规术式,但颈椎前路融合术后邻近节段的退变加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融合术还引起脊柱的生物力学改变,且存在植骨和内固定器械的并发症及供骨区慢性疼痛等。此外,颈椎前路手术的主要目标是解除脊髓的压迫而不是融合,这些都是困扰脊柱外科医师的难题。人工颈椎间盘置换术可在进行脊髓减压并提供稳定的同时保持手术节段颈椎的活动度,为颈椎病的外科治疗开辟了新的途径。本文结合最新文献对该技术的发展和前景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8.
人工颈椎间盘置换术治疗颈椎病的早期临床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评价人工颈椎间盘置换对手术节段的即时稳定作用、维持节段的运动功能与初步临床效果。【方法】16例非手术治疗无效的颈椎病[脊髓型、神经根型或(和)混合型]行前路颈椎间盘切除后置入Bryan人工颈椎间盘,按计划进行定期随访(3~12个月,平均7个月),根据手术前后颈椎的影像学资料分析手术节段的稳定性与活动度,并结合病人神经症状和体征的改善情况评价其临床效果。【结果】手术效果:优8例;良4例;一般3例;差1例。手术成功率为93%。手术前平均JOA评分为12分,术后平均为15.5分;植入节段颈椎活动度前曲后伸为10.2°±5.4°,未发现假体松动和移位。【结论】人工颈椎间盘置换术安全可靠,病人恢复快,既可保持手术节段颈椎稳定,又可维持颈椎的生理活动度。  相似文献   
9.
目的 比较同期双侧全膝关节置换(TKA)和分期双侧TKA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6~2010年因双膝原发性骨关节炎接受双膝关节表面置换手术且随访资料满1年的患者67例.按双侧膝关节置换手术是否分期进行分为同期手术组和分期手术组,分别比较两组患者术前并发症、治疗因素和治疗效果的差异.术前因素包括年龄、体质指数、病程和术前合并症;治疗因素包括总住院时间、总手术时间、伤口总引流量、总输血量;疗效判断采用术前、术后1年时的HSS评分及其改善程度作为观察指标,并统计并发症的种类及例数.结果 同期手术患者45例,分期手术患者22例.分期手术组术前合并症率明显高于同期手术组(P<0.05),但两组年龄、体质指数、病程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分期手术组总住院时间明显长于同期手术组(P<0.01),但同期手术组总输血量明显多于分期手术组(P<0.01),两组总手术时间、总引流量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两组术前、术后1年时HSS评分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两组均有小腿肌间静脉发生血栓及伤口延迟愈合,但两组发病率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两组均无严重并发症发生,住院死亡率均为零.结论在合理选择患者并进行完善的术前准备下,同期双膝TKA和分期双膝TKA具有相同的临床效果和安全性.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青少年上肢远端肌萎缩症的临床解剖及MRI特点,为该病的早期诊断和治疗提供依据。 方法 对13例确诊的青少年上肢远端肌萎缩症患者的临床表现、临床解剖、神经电生理特征及影像学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 结果 青少年上肢远端肌萎缩症平均发病年龄18.6岁,表现为局限于手和前臂的肌萎缩,前臂呈斜坡样;肌电图显示患者双侧上肢远端肌肉均呈神经源性损害,受损节段多在下颈髓前角细胞;屈颈MRI均见下段颈髓前移、变平,硬脊膜向前移位,硬脊膜外间隙增宽,硬脊膜外间隙内半月形信号影;与正常自愿者比较,在C6椎体上沿水平,MRI自然位和前屈位可显示出青少年上肢远端肌萎缩症患者脊髓前后径明显缩小(P<0.05)。 结论 青少年上肢远端肌萎缩症可能为下颈段脊髓病变,神经电生理及影像学检查有助于其早期临床诊断与鉴别诊断,患者应早期佩带颈托和避免长时间屈颈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