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2篇
内科学   1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1篇
中国医学   1篇
  2023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1.
该研究旨在探讨苍膝通痹胶囊通过调控circRNA_0008365/miR-1271/p38 MAPK通路轴促进软骨细胞自噬抑制膝骨关节炎(KOA)进展的机制。于体内、体外分别构建软骨细胞和大鼠的骨关节炎模型,分别给予苍膝通痹胶囊、circRNA_0008365干扰、空载对照、以及苍膝通痹胶囊合用circRNA_0008365干扰进行干预。应用流式细胞术观察细胞凋亡,透射电镜观察自噬小体,Western blot观察各组软骨细胞自噬指标微管相关蛋白轻链3(microtubule-associated protein light chain 3,LC3)Ⅱ/Ⅰ、自噬效应蛋白-1(Beclin-1)、选择性自噬接头蛋白p62/sequestosome 1(selective autophagy junction protein p62/sequestosome 1,p62)、软骨细胞外基质代谢(collagenⅡ、ADAMTS-5)及p-p38 MAPK的蛋白表达,qRT-PCR观察各组软骨细胞circRNA_0008365、miR-1271、collagenⅡ、ADAMTS-5的表达水平,...  相似文献   
2.
人工颈椎间盘置换术在后纵韧带骨化症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应用Bryan颈椎间盘假体置换术治疗后纵韧带骨化症的近期效果。[方法]2005年10月~2007年6月应用Bryan人工颈椎间盘假体置换术治疗局限型后纵韧带骨化症患者15例,术前和术后6个月时进行JOA评分,并摄颈椎前屈后伸位X线片,观察假体稳定性及颈椎置换节段的活动度。[结果]患者术后症状均明显缓解,随访6~24个月,JOA评分由术前平均8.5分上升至术后平均15.8分。置换节段保留了运动功能,假体稳定无移位。[结论]人工颈椎间盘置换术近期可保持前路减压的良好效果,同时可获得术后即刻稳定性。维持颈椎近正常的活动度。人工颈椎间盘置换术是治疗局限型后纵韧带骨化症的一种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3.
急性颈髓损伤是创伤外科较为常见的严重损伤,并发症多且预后较差.急性颈髓损伤后低钠血症的发生率高达45%~77.8%[1],其发病机制尚不十分明确,本文回顾分析了2002年~2006年我院收治的35例老年急性颈髓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并与同期收住的中青年急性颈髓损伤患者进行对照,初步探讨老年人颈髓损伤后低钠血症的发生率、临床特点、预防和治疗措施.  相似文献   
4.
目的 评价人工颈椎间盘假体置换术治疗脊髓型颈椎病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 应用Bryan颈椎间盘假体置换术治疗脊髓型颈椎病患者20例(22个节段),术前和术后1个月、3个月、12个月、24个月进行JOA、ODI评分评价临床疗效,并行颈椎正侧位、动力位X线片及CT、MRI检查,观察植入假体的稳定性及颈椎置换节段的活动度。结果 术后经过24个月的随访,JOA评分增高、ODI评分降低,临床症状较术前明显改善,虽然置换节段早期的活动度较术前有所减小,但长期随访示恢复了术前的活动范围,保持了正常的颈椎运动功能。置换节段假体位置稳定无移位,未发现植入物下沉和异位骨化现象。结论 人工颈椎间盘置换术不但可以保持颈前路减压的良好效果,还可重建颈椎的运动功能。  相似文献   
5.
胫骨结节骨软骨炎(Osgood-Schlatter disease, OSD)是临床常见的青少年劳损性疾病, 多见于青少年体育运动爱好者、运动员和军人。OSD临床表现典型, 根据病史、体格检查和膝关节X线检查即可明确诊断, 但需与其他可能导致膝前痛的疾病相鉴别。OSD发生的危险因素包括男性、男性12~15岁和女性8~12岁、高体质指数、骨骼肌肉解剖变异、运动量大等。OSD是一种自限性疾病, 随着骨骼的成熟而逐渐痊愈。大部分患者无需治疗或也可采用运动疗法、药物及物理治疗等保守方法治疗, 但可能遗留后遗症, 影响运动功能和生活质量。临床上须充分重视, 若保守治疗不佳应积极手术治疗, 手术原则为清除骨碎片和胫骨结节成形。常见的手术方式包括传统开放手术和关节镜手术。关节镜手术具有微创、快速康复等优势, 是目前提倡的最佳手术方式, 但其中远期疗效尚不明确。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