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0篇
基础医学   1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1篇
  2019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目的 比较不同方式氟比洛芬酯复合芬太尼用于术后镇痛的效果.方法 本研究为前瞻性、多中心、随机、双盲、对照、平行分组研究.选择2010年1月至2010年10月择期行骨科、胸外科、肝胆外科等大中型手术的病人,ASA分级Ⅰ或Ⅱ级,年龄14 ~ 91岁,体重35 ~ 95 kg,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3组,A组:术毕即刻静脉注射氟比洛芬酯100 mg,然后芬太尼1.0 mg用生理盐水稀释至100 ml,进行PCIA;B组:氟比洛芬酯200 mg+芬太尼0.6 mg用生理盐水配稀释至100 ml,进行PCIA;C组:术毕即刻静脉注射氟比洛芬酯100 mg,氟比洛芬酯200 mg+芬太尼0.6 mg用生理盐水稀释至100 ml进行PCIA.3组背景输注速率2 ml/h,PCA量2 ml,锁定时间10 min.分别于术毕、术后4、8和24 h时记录静态和动态VAS评分和镇静评分.术后24 h内记录镇痛有效、过度镇静、恶心、呕吐、瘙痒、头晕、嗜睡和呼吸抑制的发生情况.术后24和48 h时随机选择一个中心B组镇痛泵内容物,取样后进行微生物培养试验.结果 共完成2596例,其中A组875例、B组946例、C组775例.与A组比较,B组术毕、术后4、8和24h时静态和动态VAS评分和各时点镇静评分均降低,C组术毕、术后4、8h时静态和动态VAS评分均降低,术后4、8h时镇静评分升高,2组镇痛有效率均升高,B组过度镇静发生率降低,C组过度镇静发生率升高,2组术后恶心和呕吐的发生率降低,C组术后头晕发生率降低(P<0.05);与B组比较,C组各时点静态和动态VAS评分、镇痛有效率、恶心、呕吐以及瘙痒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毕、术后4、8h时镇静评分升高,过度镇静发生率升高,头晕发生率降低(P<0.05).术后24、48 h时泵内容物标本细菌和真菌培养均为阴性.结论 对于大中型手术病人,氟比洛芬200 mg复合芬太尼0.6 mg PCIA(背景输注速率2 ml/h,PCA量2 ml,锁定时间10 min)术后镇痛的效果更佳,且不良反应发生几率低.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ICU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危险因素。方法:选择本院于2013年112月重症监护室收治的30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均应用呼吸机通气支持,统计呼吸机肺炎发生率,并分析患者年龄、性别、体质量指数、白蛋白水平、胃内容物反流、呼吸机应用时间等因素与呼吸机肺炎之间联系,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300例患者中,应用呼吸机通气支持后,呼吸机相关性肺炎55例(18.3%);经分析,300例患者中,年龄≥60岁126例患者中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率为47例(37.3%),明显高于<60岁患者8例(4.6%),P<0.05;白蛋白≥30.0g/L、APACHE II评分≥15、应用抗酸剂、胃内容物返流、呼吸机时间≥7d、体质量指数≥25kg/m2、应用糖皮质激素呼吸机肺炎发生率分别为11.5%、29.7%、24.6%、24.3%、26.4%、26.3%、26.0%,均P<0.05;年龄、白蛋白、APACHE II评分、抗酸剂、胃内容物返流、呼吸机时间、体质量指数、糖皮质激素OR值分别为3.34、3.26、2.80、2.31、2.89、4.13、3.23、2.98。结论:ICU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与患者年龄、白蛋白、APACHE II评分、呼吸机时间等因素相关,临床应加以重视。  相似文献   
3.
目的 评价不同剂量右美托咪定对丙泊酚复合瑞芬太尼用于整形外科手术患者麻醉效果的影响.方法 择期行大面积皮肤瘢痕切除和进行皮瓣转移的手术患者60例,性别不限,年龄18~64岁,体重45 ~ 75 kg,ASA分级Ⅰ或Ⅱ级,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3组(n=20):对照组(C组)、低剂量负荷量右美托咪定组(D1组)和高剂量负荷量右美托咪定组(D2组),D1组和D2组分别于麻醉诱导前10 min静脉输注右美托咪定0.6、1.0μg/kg负荷量,随后以0.4 μg· kg-1·h-1速率静脉输注至手术结束前30 min.麻醉诱导:靶控输注丙泊酚(血浆靶浓度4.0μg/ml)和瑞芬太尼(效应室靶浓度2.0 ng/ml),患者意识消失后静脉注射罗库溴铵0.6 mg/kg,气管插管后,机械通气,麻醉维持:靶控输注丙泊酚(血浆靶浓度2.0 ~ 3.5 μg/ml)和瑞芬太尼(效应室靶浓度1.5 ~ 2.5 ng/ml),维持Narcotrend指数为D级.分别于麻醉前、右美托咪定输注10 min、气管插管前即刻、气管插管后1 min、气管插管后5 min、停止输注右美托咪定、拔除气管导管前即刻、拔除气管导管后1 min、拔除气管导管后5min时记录Narcotrend指数、收缩压(SP)、舒张压(DP)和HR.记录麻醉诱导时间、丙泊酚和瑞芬太尼的用量,记录自主呼吸、定向力恢复和拔除气管导管的时间.拔除气管导管后10 min时行镇静-躁动评分,记录术中窦性心动过缓和麻醉恢复期不良事件的发生情况.结果 与C组比较,D1组和D2组丙泊酚、瑞芬太尼的总用量和拔除气管导管后10 min时镇静-躁动评分、麻醉恢复期恶心、呛咳和躁动的发生率降低,右美托咪定输注10 min时Narcotrend指数和HR降低,D2组麻醉诱导时间缩短(P<0.05或0.01),D2组术中窦性心动过缓发生率高于C组和D1组(P<0.05),3组间自主呼吸恢复时间、定向力恢复时间和拔除气管导管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D1组和D2组气管插管前后和拔除气管导管前后SP、DP和HR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于整形外科手术患者,麻醉诱导前静脉输注右美托咪定负荷量0.6 μg/kg,随后以0.4 μg·kg-1 ·h-1速率输注可缩短麻醉诱导时间,减少丙泊酚和瑞芬太尼用量,有效地抑制气管插管和拔除气管导管时的应激反应,降低了不良反应的发生.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胱抑素C(Cys C)在高压氧(HBO)促进胚胎大鼠皮层原代神经元对糖氧剥夺(OGD)耐受过程中的作用。方法:取孕18 d SD大鼠胎鼠大脑皮质进行原代神经元培养。实验分为对照组(control)、OGD组(OGD)、HBO预处理组(HBO+OGD)、Cys C处理组(Cys C+OGD)和siRNA处理组(Cys C-siRNA+OGD),于培养后第10 d给予HBO预处理24 h,制备氧糖剥夺(OGD)模型,向细胞培养液中补充外源性Cys C或特异性siRNA来增加或下调神经元中Cys C水平,利用乳酸脱氢酶(LDH)检测试剂盒检测细胞死亡。采用Western Blot的方法检测各组细胞内自噬相关蛋白LC3-II和Beclin-1的表达。结果:HBO预处理可减轻大鼠皮层原代神经元OGD后的细胞死亡,同时上调Cys C、LC3-II及Beclin-1的表达。Cys C-siRNA能够显著抑制HBO预处理对神经元的保护作用,并抑制LC3-II及Beclin-1的表达;外源性Cys C具有与Cys C-siRNA相反的作用。结论:Cys C是HBO预处理诱导神经保护效应的重要分子,其内在机制可能为HBO预处理可通过促进Cys C表达,上调LC3-II及Beclin-1的表达,减轻神经损伤。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