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2篇
临床医学   3篇
内科学   2篇
外科学   11篇
综合类   13篇
肿瘤学   4篇
  2024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5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8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17 毫秒
1.
我科采用星状神经节阻滞治疗48例偏头痛病人,收到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
2008年1月至2012年12月我院共施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2342例,出现并发症22例,发生率为0.94%,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总结,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UICC第7版TNM分期标准中病理N3(pN3)期胃癌患者的预后特征及预后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00年1月至2006年12月间天津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收治的实施胃癌根治术或扩大根治术的310例pN3期胃癌患者的临床病理和随访资料,分别采用Logrank检验和Cox比例风险模型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预后分析。结果310例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为2~103(平均35.7)月,术后5年生存率为14.6%。其中pN3a期201例,pN3b期109例,5年生存率分别为16.8%和10.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3)。单因素预后分析显示,肿瘤部位、Borrmann分型、pT分期、pN分期、淋巴结转移率及手术方式与患者预后有关(均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浸润深度、手术方式及淋巴结转移率是影响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均P〈0.01),而pN分期并不是独立的预后影响因素(P=0.658)。按浸润深度对患者进行分层分析显示,对于210例pT4a期患者,pN3a和pN3b亚组5年生存率分别为16.1%和12.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但对于88例pT4b期患者,pN3a和pN,b亚组5年生存率的差异则无统计学意义(8.6%比3.1%,P=0.137)。结论pM期胃癌患者预后较差,肿瘤浸润深度和不同手术方式是影响其预后的重要因素,淋巴结转移率对判断pM期胃癌预后有重要意义。第7版TNM分期中pN3分期能较好反映患者的预后情况。  相似文献   
4.
前房积血是眼外伤及手术后常见的并发症,临床护理对病人预后影响至关重要。现将我科1997—1999年收治59例外伤性前房积血病人的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5.
我们采用电视胸腔镜辅助纵隔和胸腔脓肿引流联合空肠双腔造瘘(即经十二指肠、胃逆行减压引流和空肠肠内营养支持)治疗食管穿孔13例,现总结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6.
我院自1998-12开展白内障超声乳化技术至今,已在表面麻醉下顺利地完成了120例手术。现将该手术的术前护理、术中配合及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
柯彬  孙瑛  黄伟  方可 《浙江临床医学》2013,(9):1332-1333
胃癌是消化系统最常见的恶性肿瘤,同时也是全球发病率最高的癌症之一,致死率居各类肿瘤的第2位。我国胃癌年患病率和病死率均是世界平均水平的2倍多。目前,对于胃癌:外科根治性切除术是目前唯一治愈手段。其他手段有:腔镜内镜治疗、化疗、生物免疫治疗、放疗、中医中药或中西医结合治疗和其他治疗等。其术后并发症发生与患者术后生活质量、预后有重要影响。作者自2006年1月至2012年12月对本院112例胃癌行全胃切除患者资料进行回顾分析,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8.
138例淋巴结转移阴性胃癌患者的预后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淋巴结转移阴性胃癌患者的预后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天津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2000—2005年间接受根治性胃切除手术治疗.且术后病理证实为淋巴结转移阴性的138例胃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并对预后影响因素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结果本组患者5年生存率为62.4%。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肿瘤大小、肿瘤部位、分化程度、浸润深度、胃切除方式、Lauren分型与患者预后有关(P〈0.05);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肿瘤大小、分化程度和浸润深度是影响预后的独立因素(P〈0.05)。结论对于接受根治性手术治疗的淋巴结转移阴性的胃癌患者,肿瘤大小、肿瘤分化程度及是否浸润浆膜是评估预后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不同手术治疗策略对初始可切除型胃癌肝转移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本研究为回顾性队列研究。选取2010年1月至2019年12月胃癌肝转移全国多中心回顾性队列研究数据库中282例接受手术治疗的初始可切除型患者的临床病理学资料;男性231例, 女性51例, 年龄[M(IQR)]61(14)岁(范围:27~80岁)。根据外科治疗决策将患者分为根治组和姑息组。采用Kaplan-Meier法绘制不同治疗组的生存曲线, Log-rank检验比较生存率差异。应用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评估各种因素的HR, 通过多因素分析控制混杂因素, 评估不同手术策略对初始可切除型胃癌肝转移患者预后的影响。采用限制性立方样条Cox比例风险模型, 评估并描述定量资料与预后间的详细关系。引入X-tile作为辅助工具, 确定定量资料在患者生存分析中的关键阈值。最后应用分层分析筛选不同手术治疗方式的潜在获益人群。结果 (1)282例患者中, 根治组118例, 均完成原发灶和转移灶的R0切除或局部物理治疗;姑息组164例, 包括胃原发肿瘤和肝转移瘤姑息性切除52例, 仅胃原发肿瘤的根治性切除56例, 胃原发肿瘤的姑息性切除4...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胃肠间质瘤(GIST)的治疗及影响预后的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1年1月至2007年12月天津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收治的经手术治疗的172例GIST病人的临床病理资料,并比较不同因素对预后的影响。结果 153例获随访病人1、3、5年存活率分别为 96.0%、82.6%、60.5%。单因素分析显示,肿瘤大小、肿瘤完整切除、核分裂像数目、肿瘤侵犯其他脏器、伴发转移、Fletcher分级和口服甲磺酸伊马替尼,对存活率有影响(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伴发转移、Fletcher分级和口服甲磺酸伊马替尼是预后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结论 伴发转移是影响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同时Fletcher分级是判断GIST生物学行为及预后简单有效的方法,手术是治疗GIST的主要方法,靶向治疗能进一步改善GIST的预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