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7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22篇
妇产科学   13篇
基础医学   3篇
临床医学   24篇
外科学   15篇
综合类   52篇
预防医学   10篇
药学   15篇
中国医学   3篇
肿瘤学   6篇
  2019年   3篇
  2017年   1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15篇
  2004年   16篇
  2003年   13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16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7篇
  1994年   3篇
  1992年   3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6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ABC法检测凋亡调节蛋白bcl 2在正常子宫内膜和腺肌症正位、异位内膜中的表达。结果显示 :①在正常子宫内膜和腺肌症正位内膜中 ,bcl 2 表达相似 ,主要见于腺上皮细胞 ,并有明显的周期性变化 ;②在子宫腺肌症月经各期的异位内膜中 ,bcl 2持续表达 ,且无周期性变化。提示 :bcl 2主要存在于子宫内膜腺上皮细胞 ,其周期性变化对正常子宫内膜腺上皮细胞增殖和生理性死亡脱落起重要作用 ,从而调节月经 ;bcl 2在子宫腺肌症内膜中持续表达 ,使异位内膜腺上皮细胞得以长期增殖而发病。  相似文献   
2.
宫内宫外同时妊娠是极为罕见的一种异位妊娠,我院于1997年10月收治1例,报告如下。唐某,女,30岁,已婚,孕2产1。因停经43d,下腹痛4h于1997年10月29日下午1时急症入院。患者平时月经规则,末次月经为1997年9月16日,停经40d后开始...  相似文献   
3.
自体可溶性肿瘤抗原协同IL-2诱导外周血PBMC增殖及杀瘤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探讨自体可溶性肿瘤抗原(TSA)与IL┐2共同诱导PBMC增殖及杀瘤作用。方法分三组用APAAP法观察细胞表型,MTT法测定细胞增殖及杀瘤活性(靶细胞为MNK45系人胃低分化腺癌细胞)。结果培养第7天TSA(10μg/ml)协同IL┐2诱导PBMC增殖显著高于单独IL┐2诱导(P<0.01)。且CD+8及CD+25表达率增高,差异有显著性(P<0.010,当效/靶比为80∶1时IL┐2诱导的PBMC杀瘤活性为48.6%,而10μg/mlTSA协同诱导PBMC杀瘤活性为86.3%。结论为研究TAK细胞提供了实验依据,提示该类细胞具有临床过继免疫治疗应用的潜能  相似文献   
4.
基质金属蛋白酶在子宫内膜异位症的表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33例卵巢异位内膜组织23例子宫内膜异位症在位子宫内膜和18例正常对照子宫内膜MMP-2和MMP-9的分布和表达情况进行分析,探讨MMPs在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发生和发展中的作用。结果表明异位内膜组织MMP-2和MMP-9表达增高,可能增强异位内膜组织的侵袭能力,参与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发病。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血液灌流抢救小儿急性重度中毒的方法及护理要点。方法迅速建立血管通路,密切观察病情变化,严防低血压的发生。结果21例患儿全部经一次血液灌流治疗后1~12小时神志转清,病情好转,结合病房的药物治疗,全部治愈出院。结论小儿血液灌流时迅速建立血管通路,严密观察病情,是保证血液灌流顺利进行的关键。  相似文献   
6.
目的:选择适宜的血管穿刺法建立血液透析临时血管通路,以缩短操作时间、提高穿刺成功率、减轻患者经济负担,并达到血液透析所需的满意血流量。方法:1.5年间(2005.11~2007.04)对120例行血液透析治疗病人,根据不同患者的血管、经济情况,分别采用股静脉穿刺置管法(60例)、双动脉血路法(60例)。对2种血管穿刺法体外循环血流量、操作时间、一次穿刺成功率及价格进行比较。结果:2种血管穿刺法都能达到满意的血流量(150~250ml/min),股静脉穿刺置管法操作时间是10~30min,一次穿刺成功率90%,价格昂贵;双动脉血路法操作时间是1~2min、一次穿刺成功率97%、价格便宜。结论:双动脉血路法比股静脉穿刺置管法具有操作时间短,一次穿刺成功率高的优点,并减轻病人经济负担,又能达到血液透析所需的满意血流量。  相似文献   
7.
手术治疗宫颈肌瘤102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宫颈肌瘤在临床上较为少见 ,由于宫颈间质平滑肌成分含量极少 ,所以发病率低 ,占全部子宫肌瘤数的2 .4 %~ 7% [1] ,宫颈肌瘤术前易误诊 ,而且手术比较复杂、困难。现将本院收治的 10 2例分析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1980年 1月至 2 0 0 2年 1月共收治宫颈肌瘤 10 2例 ,均经病理切片证实 ,占同期子宫肌瘤的3.1% (10 2 / 32 90 )。发病年龄 2 2~ 5 7岁 ,平均 4 2 .1岁 ,生育期妇女 97例 ,绝经期妇女 5例 ,生育期妇女中8例未生育 (3例原发不孕 )。肌瘤最小 1cm× 1cm×0 .5cm ,最大 35cm× 2 2cm× 2 2cm。1 .2 …  相似文献   
8.
印迹基因Snrpn在人类卵母细胞及植入前胚胎mRNA表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印迹基因Snrpn在人类卵母细胞和植入前胚胎的表达,以分析Snrpn基因表达对人类卵母细胞和早期胚胎发育的影响。方法采用单细胞巢式逆转录多聚酶链式反应(Single Cell Nested RT-PCR)方法,检测人类卵子和植入前各个阶段胚胎的印迹基因Snrpn mRNA表达情况。结果Snrpn在人类卵母细胞GV、MI、MII和植入前胚胎2、4、6、8细胞期都有表达,单卵母细胞扩增成功率为87.5%,单个胚胎为75.8%,平均扩增成功率为79.1%。单个卵母细胞和单个卵裂球扩增成功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但单卵母细胞较单个卵裂球高。结论建立了比较稳定、可靠的单细胞巢式RT-PCR技术检测基因表达。印迹基因Snrpn在人类卵细胞和植入前胚胎的表达对卵子生长和胚胎发育有着重要意义,为早期胚胎阶段该基因表达正常图谱提供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9.
持续性宫外孕8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腹腔镜技术的广泛应用 ,持续性宫外孕的发病率呈明显上升趋势 ,但临床上存在病因不详 ,诊断治疗不及时等问题。本文旨在为其早期诊治提供帮助。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收集我院 1990年 1月~ 2 0 0 2年 2月行宫外孕保守性手术 5 38例 ,共发生持续性宫外孕 8例 ,占保守手术 1 7% (8/ 5 38) ,其中开腹手术 4例 (4/5 38) ,腹腔镜手术 4例 (4/ 15 7)。患者年龄 2 3~ 33岁 ,平均 2 6 5岁 ,停经时间 4 6~6 5d ,平均 4 9 5d ,其中重复性异位妊娠 2例。术前血 β HCG 812 3~ 2 5 12 5mIU/ml,平均 4 5 18 3mIU/ml,而 2 …  相似文献   
10.
腹腔镜诊治不孕症临床观察--附108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目的 探讨腹腔镜在不孕症诊治方面的应用价值。方法 对108例不孕症患者行腹腔镜检查和手术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08例不孕症患者腹腔镜下诊断为慢性盆腔炎68例(62.96%),术后妊娠率40.41%;子宫内膜异位症17例(15.74%),术后妊娠率29.41%;多囊卵巢综合征11例(10.19%),术后妊娠率72.73%;子宫肌瘤和卵巢肿瘤各3例,术后妊娠率均为33.33%;生殖器结核2例,术后无1例妊娠;正常盆腔4例,术后妊娠率75.00%。46例患者经腹腔镜诊治后妊娠(妊娠率42.59%)。36例患者(78.26%)腹腔镜术后1年内发生妊娠。结论 腹腔镜在不孕症的诊治过程中有重要作用,是不孕症患者的主要诊治手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