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2篇
外科学   3篇
综合类   6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2篇
  2008年   3篇
  200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 探讨建立大鼠右肺原位移植模型的手术技术,以及该模型应用于缺血再灌注损伤研究的可行性.方法 选用纯种雄性SD大鼠(体重250~270 g)作为肺移植模型的供、受者.供、受者的手术均在手术放大镜下进行,由同一操作者连续完成大鼠右肺原位移植模型12例.供者全身麻醉后行机械通气,正中切开胸腹暴露心脏和双肺,下腔静脉注射肝素,切开右室流出道和左心耳放血后将灌注管插入肺动脉内行肺灌注,灌注完成后切取并保存供肺.右肺移植时,受者全身麻醉和辅助呼气方法同供者.右后外侧第4肋间切口入胸,游离并从远端切断肺血管和支气管,将供肺植入受者胸腔后,分别吻合支气管及肺动、静脉.观察受者术中及术后的情况.结果 供肺平均冷缺血时间为(131.25±20.24)min;平均移植时间为(91.25±15.97)min.开放循环后24 h,共有8只受者存活,手术成功率为66.7%.有6只受者存活时间超过4周.结论 大鼠右肺原位移植模型难度较大,但它是一种新型的适用于肺移植缺血再灌注损伤研究的动物模型.  相似文献   
2.
病儿 女,15岁.发现左全肺不张2年,原因不明,未治.2006年11月入院.查体:气管左侧移位,左侧胸廓塌陷,左肺呼吸音消失.纤维支气管镜检查见左主支气管近上叶口水平球形新生物完全阻塞管腔,肿瘤可上下活动,表面光滑,桔红色,蒂附于上叶支气管口.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用醋酸奥曲肽联合地塞米松治疗粘连性肠梗阻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59例粘连性肠梗阻住院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治疗组患者采用奥曲肽进行皮下注射或静脉滴注24 h维持,地塞米松静脉注射,同时进行补液、胃肠减压或者禁食等方法进行对症治疗,对照组患者按照常规治疗的方法进行平衡水电解质酸碱度、补液、胃肠减压或禁食。结果:治疗后治疗组患者肛门排气时间提前,而且胃肠减压量减少明显,保守治疗有效率高,病程缩短,两组结果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上用奥曲肽联合地塞米松辅助治疗粘连性肠梗阻,能缩短病程,提高保守治疗有效率,在临床有一定的使用价值。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术前改良适应性垂头仰卧位训练在甲状腺手术病人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80例甲状腺手术病人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常规进行体位训练,试验组由责任护士利用口头讲解、动作示范进行改良体位训练方法,观察两组病人体位训练知识的掌握程度、配合依从率、并发症发生率等。[结果]试验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遵医行为改善显著(P0.05),病人满意度显著提高(P0.05)。[结论]术前改良适应性垂头仰卧位训练能提高甲状腺病人手术适应性,改善病人遵医行为,降低手术并发症发生率,提高病人满意度。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急性化脓性阑尾炎患者病原菌及药敏情况。方法:对127例急性化脓性阑尾炎患者进行取材细菌培养、鉴定及药物敏感试验,分析培养所得的病原菌及药敏结果。结果:有11例标本分离出二种细菌,共分离得细菌138株,各种致病菌间的药敏结果存在差异。结论:急性化脓性阑尾炎的主要致病菌为大肠埃希菌,厄他培南、丁胺卡那、头孢吡肟、头孢替坦、头孢他定、亚胺培南、美罗培南、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对病原菌有较好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术前改良适应性垂头仰卧位训练在甲状腺手术病人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80例甲状腺手术病人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常规进行体位训练,试验组由责任护士利用口头讲解、动作示范进行改良体位训练方法,观察两组病人体位训练知识的掌握程度、配合依从率、并发症发生率等.[结果]试验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 〈0.01),遵医行为改善显著(P 〈0.05),病人满意度显著提高(P 〈0.05).[结论]术前改良适应性垂头仰卧位训练能提高甲状腺病人手术适应性,改善病人遵医行为,降低手术并发症发生率,提高病人满意度.  相似文献   
7.
耐多药肺结核的肺切除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分析肺切除术治疗耐多药肺结核(MDR-RTB)的效果与预后.方法 对1995年1月至2006年7月期间行肺切除术治疗的56例MDR-PFB病人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病人术前痰菌均为阳性,术后阴转51例.术中无死亡,术后并发症14例.方差分析显示MDR-PTB者的肺功能与病变类型密切相关.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均显示支气管内膜结核和吻合口包埋与术后支气管胸膜瘘(BPF)的发生率显著相关.结论 肺切除术是治疗MDR-PTB有效的辅助手段.把握MDR-PTB的手术时机可减少对肺功能的损害.支气管内膜结核是术后BPF的高危因素,而对残端吻合口包埋可有效降低术后BPF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术前应用抗菌素对预防急性化脓性阑尾切除术切口感染的效果。方法将接受急性化脓性阑尾切除术患者按术前是否应用抗菌素且排除其它干扰因素分两个组,观察和对照组,对比两组患者术后切口感染的发生率。结果术前应用抗菌素组切口感染率为6.83%,术前不用药组为15.63%,P<0.05;术后切口局部红肿热痛率,未应用抗菌素组均明显高于用药组。结论术前使用抗菌素能有效减少急性化脓性阑尾炎行阑尾切除术后切口感染率。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胸部良性疾病非计划二次手术的原因,降低非计划二次手术率,研究防止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5月—2016年5月间胸部良性疾病患者行外科手术治疗的临床资料574例,其中16例术后因各种原因行非计划二次手术,总结胸部良性疾病外科治疗后非计划二次手术的临床特点、治疗经过及原因,对可能的影响因素进行单因素分析和多因素分析。结果本组患者行非计划二次手术,无死亡病例,二次手术手术时间为30~215(135.6±47.4)min。术中出血量50~650(313.6±93.1)mL。术后住院时间7~30(15.7±6.8)d。二次手术原因包括术后出血(10例)、术后肺持续漏气(4例)、切口感染(2例)。单因素分析首次手术疾病分类,首次手术时间,首次手术方式与胸部良性疾病非计划二次手术相关性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首次手术疾病分类,首次手术时间,首次手术方式是胸部良性疾病非计划二次手术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根据胸部良性疾病的不同疾病类别来估计和预防可能出现的并发症,特别是胸部炎症性病变,术前充分准备、术中仔细操作、术后并发症的早期积极处理,能降低胸部良性疾病非计划二次手术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聚维酮碘冲洗对急性化脓性阑尾炎切口感染的影响。方法将接受阑尾切除术的207例急性化脓性阑尾炎患者按术中是否采用聚维酮碘冲洗切口分为观察组(n=105)和对照组(n=102),所有患者接受同一手术医生、采用相同的手术方法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术中采用0.5%聚维酮碘溶液及生理盐水冲洗,然后拭净切口;对照组患者术中仅拭净切口,未采用0.5%聚维酮碘溶液冲洗。结果对照组102例患者中,切口感染16例,切口感染率为15.69%;观察组105例患者中,切口感染6例,切口感染率为5.71%。两组患者的感染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发生局部红肿19例,其发生率为18.63%;观察组患者发生局部红肿8例,其发生率为7.62%,两组患者的局部红肿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聚维酮碘溶液冲洗急性化脓性阑尾炎切口可有效降低切口感染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