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4篇
  免费   21篇
  国内免费   10篇
基础医学   10篇
临床医学   36篇
内科学   13篇
皮肤病学   3篇
神经病学   6篇
特种医学   20篇
外科学   44篇
综合类   59篇
预防医学   10篇
药学   12篇
  1篇
中国医学   18篇
肿瘤学   3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16篇
  2022年   14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12篇
  2019年   12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10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34篇
  2010年   18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13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3篇
  1998年   2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目的  分析女性婴幼儿卵巢嵌顿性腹股沟斜疝导致卵巢坏死的危险因素。  方法  回顾性研究昆明市儿童医院2018年6月1日至2021年6月1日间,57例女性婴幼儿卵巢嵌顿性腹股沟斜疝(以下简称为卵巢嵌顿疝)并行手术的患儿,分析患儿的年龄、临床资料、实验室检查、术中有无卵巢扭转,并进行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  结果  共纳入57例女性婴幼儿,中位年龄46 d,最小年龄19 d,最大年龄2岁5月。57例患儿均行手术治疗,术中均证实为卵巢嵌顿。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白细胞、CRP、卵巢扭转与卵巢坏死有关(P < 0.05),多因素分析提示卵巢扭转是术中卵巢坏死的独立危险因素(OR = 1.390,95% CI:1.056-1.829,P = 0.019)。  结论  卵巢扭转是婴幼儿卵巢嵌顿性腹股沟疝发生卵巢坏死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艾司氯胺酮复合不同剂量丙泊酚用于无痛人流术的有效剂量和安全性。方法:88例拟行无痛人工流产术的18~40周岁年轻女性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丙泊酚Ⅰ、Ⅱ、Ⅲ组,使用丙泊酚的剂量分别为1.5、2.0、2.5 mg/kg,每组再根据Dixon序贯法依次给予不同剂量艾司氯胺酮。统计并测算半数有效量(median effective dose,ED50),即50%患者对手术刺激产生体动反应时所需的艾司氯胺酮剂量,麻醉中连续监测患者心率(heart rate,HR)、平均动脉压(mean arterial pressure, MAP)和脉搏氧饱和度(pulse oxygen saturation,SpO2),以及麻醉、苏醒时间和围术期不良反应等资料。结果:①3组艾司氯胺酮的ED50依次减少,分别为0.320、0.244、0.167 mg/kg,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1);②丙泊酚Ⅲ组手术开始时(T1)的HR较麻醉前(T0)明显下降(P < 0.05),其余两组则无明显差异;丙泊酚Ⅱ组和Ⅲ组T1的MAP较T0明显下降(P < 0.05),丙泊酚Ⅲ组T1的 MAP显著低于Ⅰ组(P < 0.05);③各组有效病例恢复室滞留时间组间存在明显差异(P < 0.05);④丙泊酚Ⅲ组低血压、呼吸抑制发生率明显高于其余两组(P < 0.05),丙泊酚Ⅰ组术中呛咳、苏醒后头痛的发生率显著高于其余两组(P < 0.05)。结论:在无痛人工流产术中 2.0 mg/kg 丙泊酚复合艾司氯胺酮的麻醉方案综合效果最适宜,其中艾司氯胺酮的 ED50、ED95分别为 0.214、0.334 mg/kg。  相似文献   
3.
杨航  李航  高崎 《中国现代中药》2023,25(2):403-412
萜类化合物是药用植物中一类重要的次生代谢产物,对癌症、心血管疾病、疟疾和阿尔茨海默病等多种疾病有效。微RNA(microRNA,miRNA)是一种非编码单链小分子RNA,在转录后水平通过降解目标mRNA或阻断翻译发挥作用。miRNA可以通过作用于萜类生物合成途径的结构基因或转录因子调控药用植物萜类的生物合成。目前,萜类生物合成途径的上游部分研究比较清楚,很多关键酶的编码基因已经被克隆,有的酶分子的空间结构也已被解析,针对参与基因表达调控的转录因子也有一些研究,但对非编码RNA,特别是miRNA参与萜类生物合成的研究较少。对国内外近10年有关miRNA参与萜类生物合成的研究进行综述,以期为高效获取萜类活性成分和阐明萜类药效物质的生物合成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目的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rona virus disease 2019,COVID-19)相关心肌损伤的发病机制尚不清楚,对结局的影响证据尚不充分,本研究旨在探讨合并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的COVID-19患者发生病死的可能危险因素。方法 本研究为单中心回顾性研究,分析了北京大学援鄂国家医疗队于2020年1月29日至2020年3月10日在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中法新城院区收治的COVID-19患者。鼻咽拭子标本检测COVID-19病毒核酸阳性以及合并高血压和/或糖尿病和/或冠心病为纳入标准,收集符合条件的患者的临床资料和实验室检查结果,评估COVID-19患者发生病死的相关因素。结果 共有94例患者纳入本研究中,其中存活患者81例,病死患者13例,平均年龄 66.7 岁。入院生命体征:与存活组患者相比,病死组患者基础心率较快(103.2次/min vs. 88.4次/min, P=0.004), 呼吸急促(29.0次/min vs. 20.0次/min, P<0.001)。血常规提示:病死组患者中性粒细胞计数较高(9.2×109/L vs. 3.8×109/L, P<0.001), 淋巴细胞计数较低(0.5×109/L vs. 1.1×109/L, P<0.001)。心肌损伤标记物提示:病死组患者肌酸激酶同工酶MB(creatine kinase MB,CK-MB;3.2 μg/L vs. 0.8 μg/L, P<0.001)、高敏肌钙蛋白Ⅰ (high sensitivity cardiac troponinⅠ,hs-cTNⅠ; 217.2 ng/L vs. 4.9 ng/L, P<0.001)、N末端B型利钠肽原(N-terminal pro brain natriuretic peptide,NT-proBNP; 945.0 μg/L vs. 154.0 μg/L, P <0.001)较高。炎症因子提示:病死组患者铁蛋白(770.2 μg/L vs. 622.8 μg/L, P =0.050)、白细胞介素-2受体(interleukin-2 recepter,IL-2R;1 586.0 U/mL vs. 694.0 U/mL, P <0.001)、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 82.3 ng/L vs. 13.0 ng/L, P <0.001)、白细胞介素-10(interleukin-10,IL-10; 9.8 ng/L vs. 5.0 ng/L, P <0.001)较高。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高龄、不吸氧血氧饱和度低、淋巴细胞计数低、发生心肌损伤、IL-2R、IL-6、IL-10指标异常升高是COVID-19患者合并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病死的相关因素。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高龄(OR=1.11, 95%CI =1.03~1.19, P =0.026)、不吸氧血氧饱和度低(OR=0.85, 95% CI =0.72~0.99, P =0.041)、IL-10异常(>9.1 ng/L;OR=101.93, 95%CI =4.74~2190.71, P =0.003)是COVID-19患者合并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病死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高龄、不吸氧血氧饱和度低、淋巴细胞计数低、发生心肌损伤、IL-2R、IL-6、IL-10指标异常升高是COVID-19患者合并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病死的相关因素;高龄、不吸氧血氧饱和度低、IL-10异常(>9.1 ng/L)是COVID-19患者合并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病死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5.
前牙意外穿髓一次性根管治疗20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杨航  王金生  刘洪静 《贵州医药》2003,27(10):909-910
一次性根管治疗术在前牙意外穿髓治疗中已逐渐被应用。牙体缺损是口腔修复缺失、缺损的一大类型。临床在对活髓牙牙体缺损全冠修复时,常会由于患者牙体髓腔变异、牙列不齐、医生操作不当等原因,造成牙体预备时意外穿髓,穿髓孔大于0.5mm时,一般不能对患牙直接盖髓,应作根管治疗。为了减少病人就诊次数,提高工作效率,临床常对患牙行一次性根管治疗。笔者对前牙牙体预备时意外穿髓的患牙,行一次性根管治疗法与多次疗法,观察比较两种方法在治疗后1周的并发症及治疗后2年的临床疗效,以探讨一次性根管疗法是否优于多次疗法。  相似文献   
6.
肾脏炎性假瘤6例诊断及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肾脏炎性假瘤的病因、特点和治疗方法,提高诊断率。方法回顾性分析6例肾脏炎性假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复习有关文献。结果5例术前诊断为肾脏肿瘤行根治性肾切除术,1例术中快速冷冻确诊为炎性假瘤行单纯肿块切除。术后随访无复发。结论肾脏炎性假瘤的病因与细菌感染、免疫反应、结石刺激等多种因素有关;术前诊断需结合临床特点及影像学表现全面分析以提高确诊率,穿刺活检仍是最可靠的方法。本病预后好。  相似文献   
7.
乌司他丁治疗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42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乌司他丁治疗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82例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40例,采用常规治疗;治疗组42例,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静脉注射乌司他丁。观察两组治疗前后血清肿瘤坏死因子、白细胞介素-1、白细胞介素-6的水平。结果治疗组血清肿瘤坏死因子、白细胞介素-1、白细胞介素-6下降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住ICU的时间也比对照组明显缩短(P<0.01)。结论乌司他丁治疗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疗效较好,可用于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的治疗。  相似文献   
8.
目的:总结及评估左前外侧小切口直视下应用双侧乳内动脉行多支冠状动脉(冠脉)旁路移植术(CABG)的早期经验及临床价值。方法:2015-05至2017-01连续入选在我院接受经左前外侧小切口获取双侧乳内动脉行多支CABG的患者38例(小切口组)。同一时期由同一术者完成的常规正中切口择期非体外循环冠脉旁路移植术(OPCAB)共236例患者作为正中切口组。比较两组患者围手术期资料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小切口组经左前外侧小切口直视下获取双侧乳内动脉成功率94.7%(36/38),获取右乳内动脉平均时间(42.3±10.5)min,获取左乳内动脉平均时间为(35.2±8.3)min,38例患者移植冠脉血管共78支,平均(2.05±0.31)支/例,无中转常规胸部正中切口CABG;与正中切口组比较,小切口组术后呼吸机使用时间[(8.9±3.8)h vs(23.6±15.9)h]、术后监护病房住院时间[(29.3±20.8)h vs(56.5±38.3)h]和住院时间[(11.3±3.2)d vs(15.7±4.2)d]均较短(P0.05);围手术期主要不良心脑血管事件(死亡、心肌梗死、再次血运重建、脑血管意外)发生率(0%vs1.69%)、切口愈合不良发生率(0%vs 0.84%)虽较低,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冠脉造影复查,两组均未见吻合口闭塞情况。平均随访3个月,两组患者均无心绞痛或心肌梗死、死亡的发生。结论:经左前外侧小切口直视下可以成功获取双侧乳内动脉完成心脏不停跳多支CABG,近期临床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丙泊酚对精神病患者机械通气治疗急性左心功能衰竭时治疗效果.方法:将精神病合并急性左心衰行机械通气的38例随机分成两组:丙泊酚组(n=18):持续静滴丙泊酚0.5~1.0 mg/(kg·h):对照组(n=20):间断用度冷丁50~100 mg静脉注射;观察镇静效果达Ramsay分级Ⅲ~Ⅳ级时间、动态监测给药前、后的生命体征、循环参数的变化.结果:丙泊酚的镇静效果优于对照组,治疗后1 h,两组血流动力学指标均较治疗前有显著改善.与对照组比较,丙泊酚组心脏指数显著升高,肺动脉压、肺毛细血管楔压轻度下降、外周血管阻力有所下降,有统计学差异(P<0.05);丙泊酚组平均动脉压较对照组有所下降,但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精神病患者机械通气治疗急性左心衰时使用丙泊酚镇静效果好,并对血流动力学影响有益.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口咽健康操联合引导式教育在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患者吞咽障碍康复训练中应用的效果。方法 2014年5月-2015年8月,选择在老年精神科住院的90例AD且伴有吞咽障碍的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5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的口咽部肌群训练进行康复训练,研究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口咽健康操联合引导式教育进行康复训练。康复训练后4周比较两组患者吞咽障碍治疗总有效率。结果两组患者吞咽障碍治疗总有效率比较,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研究组患者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口咽健康操联合引导式教育能有效促进AD患者吞咽功能恢复,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