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4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8篇
内科学   7篇
外科学   4篇
综合类   6篇
药学   5篇
中国医学   2篇
肿瘤学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杨智彬  樊茹 《中华骨科杂志》2004,24(11):701-701
患者,男,46岁,因1个月前左膝关节迅速增粗,并有持续性剧烈疼痛入院,患者8岁时无诱因出现右手各指逐渐增粗,变形,行走摇摆,来诊治,随年龄增长,右手指增粗成球形肿块,左手指,双足趾相继出现程度较轻的同样改变,双腕,双膝,双踝部出现局限性隆起,无疼痛,伴有跛行,曾在外院行有小指包块切除术。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异甘草酸镁(MgIG)治疗对抗结核药物引起肝损伤患者的疗效及细胞因子(IFN-γ, IL-10, TNF-α)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6年2月至2019年12月昆明医科大学第六附属医院感染科就诊的符合抗结核药物性肝损伤诊断标准的轻度肝细胞损伤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使用MgIG治疗(n=25)和对照组使用多烯磷脂酰胆碱治疗(n=25)。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肝功能(ALT, AST, TBIL)和细胞因子水平(IFN-γ, IL-10, TNF-α)变化。结果 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100% vs 76.0%, P<0.01)。两组患者IFN-γ、IL-10、TNF-α均较治疗前降低(P均<0.05);观察组IFN-γ, IL-10, TNF-α均低于对照组(P均<0.05)。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两组治疗前、治疗后的所有细胞因子水平与ALT呈正相关关系。结论 在轻度的抗结核药物性肝损伤中,MgIG快速改善肝功能可能与其降低炎症细胞因子相关。  相似文献   
3.
目的:总结和探讨胃癌早期诊治相关问题和经验。方法:回顾分析手术治疗135例胃癌的临床资料。结果:致使大部分胃癌进入中晚期才得到手术治疗的主要原因:就诊时间晚;门诊未适时行上消化道钡餐或纤维胃镜检查,或高危者未定期复查;纤维胃镜及活检仍有较高的假阴性率。结论:对“胃病”患者实行內镜普查和定期复查是提高胃癌早期诊断的关键,也是提高胃癌根治性切除的关键,规范和恰当的手术选择是胃癌术后延长生存期和提高生活质量的关键。  相似文献   
4.
玉溪市首次发现艾滋病并弓形虫脑病1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病例患者,男性,41岁,已婚,农民,因“间断发热、消瘦2月,伴发应迟钝、尿失禁3d”入院。患者既往有性乱史,4年前患过带状疱疹。患者家中饲养有狗。患者近2个月来无明显诱因出现间断发热,以午后发热为主,体温波动在37℃~38.0℃之间,无咳嗽、盗汗、腹痛、腹泻,近2个月体重无诱因下降10kg,无手抖、脾气暴躁,多次到我院门诊就诊,拟诊“上呼吸道感染”予抗生素治疗后,仍时有低热,近3d他人发现其反应迟钝,少言懒语,小便失禁,精神、饮食差,以“发热待查:①结核?②沙门氏菌感染?③AIDS?”收住院。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复方甘草酸苷治疗病毒性肝炎高胆红素血症的疗效。方法对66例总胆红素〉171μmol/L的病毒性肝炎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33例)用复方甘草酸苷注射液(40-120)ml,静滴,1次/天;对照组(33例)用岩黄莲注射液12ml,静滴,1次/天。两组同时应用维生素、能量合剂等,疗程均为4周。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的临床症状、体征和肝功能变化等。结果治疗组临床症状、体征改善,治疗前后TBil、ALT、AIJP和γ-GT下降均较对照组明显(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100%,明显高于对照组72.7%(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未观察到复方甘草酸苷相关的任何不良反应发生。结论复方甘草酸苷治疗病毒性肝炎高胆红素血症有效且安全。  相似文献   
6.
2009年1月,云南省和玉溪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对霍乱传染源、传播途径等进行采样检测,确诊为霍乱弧菌O139群感染共47例。现将47例O139霍乱感染者的临床特点、治疗转归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艾滋病合并卡氏肺孢子菌肺炎(PCP)的临床特征和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0例艾滋病合并PCP患者的临床表现、影像特征及治疗效果等临床资料。结果:该病以发热伴进行性呼吸困难、紫绀等为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症状和特征,而影像学改变呈双肺弥漫渗出性病变、肺门、纵隔淋巴结肿大为主还可见局限性渗出性病变、胸腔积液等。结论:结合HIV感染病史,加强对本病的临床表现和影像学知识的认识、及时的诊断性治疗是正确诊断的主要措施。复方新诺明是治疗艾滋病合并卡氏肺孢子菌肺炎安全有效的药物。  相似文献   
8.
患者男 ,2 3岁。因高热、皮肤巩膜深度黄染 ,伴上腹部不适 1周 ,于 1999年 11月 15日疑为“黄疸型肝炎”收住我科。查体 :T 39 4℃ ,P 96次 /次 ,R19次 /分 ,BP11/ 8 3kPa ,急性热病容 ,检查合作、皮肤巩膜深度黄染 ,腹部及四肢可见散在大小不等的皮疹 ,鼻衄 ,牙龈出血。心肺 ( - ) ,胸骨无压痛 ,腹软。肝肋下可扪及 4cm ,剑突下5 2cm ,光滑 ,边缘清楚 ,质软。脾脏肋下可扪及5 6cm。腹水征阳性。双下肢凹陷性浮肿。化验室资料 :WBC 2 0× 10 9/L ,Lym 4 8 9% ,Gran 39 0 % ,RBC 2 12× 10 12 /L ,HGB 79…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不同临床类型结核病患者白细胞介素-21(IL-21)表达水平及其与结核抗体间的相关性。 方法选取2014年10月至2018年6月昆明医学院第六附属医院感染科初治结核病患者共180例,根据患者结核发病部位分为肺结核组(99例,其中包括结核性胸膜炎患者37例)和肺外结核组(81例),选取同期体检的健康志愿者作为对照组(140例),运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结核病患者抗结核分枝杆菌治疗前后血清IL-21水平和抗结核分枝杆菌抗体,以及结核性胸膜炎患者抗结核分枝杆菌治疗前胸水IL-21水平,分析血清IL-21水平与结核分枝杆菌抗体的相关性。 结果在抗结核分枝杆菌治疗前,肺结核组[43.16(72.98)pg/ml]和肺外结核组[38.68(58.17)pg/ml]患者血清IL-21水平均低于健康对照组[59.49(42.41)pg/m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Z =-2.788、P = 0.005,Z =-2.788、P = 0.005);但肺结核组和肺外结核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Z =-0.052、P = 0.961)。经过强化期抗结核分枝杆菌治疗,肺结核组和肺外结核组患者血清IL-21水平均显著回升[60.21(57.58)pg/ml vs. 43.16(72.98)pg/ml,Z =-2.681、P = 0.007;66.16(42.21)pg/ml vs. 38.68(58.17)pg/ml,Z =-2.422、P = 0.015]。肺结核组中结核性胸膜炎患者胸水IL-21水平显著高于其抗结核分枝杆菌治疗前血清IL-21水平[121.36(133.67)pg/ml vs. 49.09(80.67)pg/ml,Z =-3.477、P = 0.001]。 结论结核病患者血清IL-21水平降低,并于抗结核分枝杆菌治疗后回升,提示IL-21水平可作为观察结核病患者疗效及临床转归的指标。  相似文献   
10.
患者,女,18岁,农民.因低热、咳嗽、乏力、盗汗20余d,加重伴呼吸困难5d,于2000年11月10日疑为“Ⅲ型肺结核活动期”收入我科住院.既往无特殊病史.查体.:T38.4℃,P162次/min,R78次/min,BP80/50mmHg,由他人送入病房,被动体位,能对答,气喘貌,呼吸急促,口唇、肢端轻度发绀,口唇干燥,呼吸三凹征(+),四肢湿冷,双肺呼吸音粗,双肺底及肺尖均可闻及少许细湿罗音;心界不大,HR162次/min,律齐,各瓣膜听诊区未闻及杂音;腹水征阴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