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2篇
儿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4篇
内科学   1篇
外科学   5篇
综合类   3篇
药学   3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65 毫秒
1.
目的探讨经皮椎体成形术(Percutaneous vertebroplasty,PVP)与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ercutaneous kyphoplasty,PKP)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16-07—2018-06采用PVP与PKP治疗的227例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比较术前与术后即刻伤椎前缘高度、伤椎高度占比、伤椎Cobb角,比较术前与术后3 d疼痛VAS评分,分析骨水泥量与伤椎前缘高度恢复值、伤椎前缘高度恢复率、伤椎Cobb角变化值、疼痛VAS评分变化值的相关性。结果 227例均顺利完成手术并获得至少6个月的随访。术后共出现43例骨水泥渗漏。术后即刻伤椎前缘高度、伤椎高度占比较术前高,伤椎Cobb角较术前小,术后3 d疼痛VAS评分较术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伤椎前缘高度恢复值与骨水泥量呈正相关(P<0.05),并发症情况与骨水泥量呈负相关(P<0.05),伤椎前缘高度恢复率与骨水泥量无相关性(P>0.05),伤椎Cobb角变化值与骨水泥量无相关性(P>0.05),疼痛VAS评分变化值与骨水泥量无相关性(P>0.05)。结论 PVP与PKP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安全有效,可以恢复椎体高度,改善脊柱曲度,能够早期缓解疼痛,恢复患者行动能力并改善其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2.
背景:黄芪有效组分的抗氧化作用被认为是诱导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向神经元样细胞分化的原因。 目的:观察黄芪多糖联合碱性成纤维生长因子诱导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向神经元细胞分化的效果。 方法:取第3代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用碱性成纤维生长因子进行神经前体细胞诱导分化24 h,随后加入黄芪多糖继续培养1-3 d,同时设空白对照组和单纯碱性成纤维生长因子诱导组。免疫细胞化学及蛋白印迹法检测巢蛋白和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的表达。 结果与结论:与单纯碱性成纤维生长因子诱导组相比,碱性成纤维生长因子+黄芪多糖诱导组的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阳性细胞比例较高(P < 0.05);单纯系统碱性成纤维生长因子诱导组和碱性成纤维生长因子+黄芪多糖诱导组皆有巢蛋白条带表达,利用凝胶成像系统分析,碱性成纤维生长因子+黄芪多糖诱导组的灰度值大于单纯碱性成纤维生长因子诱导组(P < 0.05)。结果可见黄芪多糖联合碱性成纤维生长因子诱导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向神经元样细胞分化具有更高的诱导分化效率。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杂志出版内容重点:干细胞;骨髓干细胞;造血干细胞;脂肪干细胞;肿瘤干细胞;胚胎干细胞;脐带脐血干细胞;干细胞诱导;干细胞分化;组织工程  相似文献   
3.
多虑平治疗原发性失眠有效性及安全性的系统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系统评价多虑平治疗原发性失眠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计算机检索Cochrane图书馆(2009年第4期)、PubMed(1966~2009.12)、EMbase(1974~2009.12)、ISI(1961~2009.12)、CBM(1978~2009.12)、CNKI(1979~2009.12)、VIP(1989~2009.12)和万方(1998~2009.12)数据库,并补充查找相关会议文献及在研文献,由2名评价者独立选择研究、评价质量、提取资料并交叉核对,而后采用RevMan 5.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共纳入4篇文献,共171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表明:与安慰剂相比,中低剂量多虑平(1~25 mg)对原发性失眠患者的总睡眠时间、睡眠后觉醒时间、睡眠期间觉醒时间、睡眠有效率等睡眠质量指标的改善作用明显,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相反,高剂量多虑平(50 mg)对绝大多数睡眠质量指标的改善与安慰剂相比并无统计学意义。而中高剂量多虑平(25~50 mg)对原发性患者的快速眼动睡眠、二期睡眠、快速眼动睡眠潜伏时间等睡眠结构指标的改善与安慰剂相比,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中低剂量多虑平(1~25 mg)可有效改善原发性失眠患者的睡眠质量,但使用中等剂量多虑平治疗原发性失眠时需关注副作用及对睡眠结构的影响;尚不推荐使用高剂量多虑平(50 mg)治疗原发性失眠。由于纳入研究质量与例数有限,上述结论尚需开展更多高质量大样本的研究加以验证。  相似文献   
4.
目的:通过Meta分析探讨TGFβ1与输卵管梗阻性不孕症的相关性。方法:应用Cochrane系统评价方法计算机检索Cochrane Library、PubMed、Medline、中国生物医学数据库(CBM)、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维普数据库(VIP)及万方数据库,收集评估TGFβ1与输卵管梗阻性不孕症相关性的病例对照研究。用RevMan5.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最终纳入4个病例对照研究,323名试验者。2个研究Meta分析结果显示,输卵管梗阻性不孕症患者输卵管内膜组织中TGFβ1阳性表达结果高于正常人群,此表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RR=4.06,95%C(I2.56,6.46)]。其他研究亦得出相似结论。结论:目前证据表明,TGFβ1高表达与输卵管梗阻性不孕症存在相关性。  相似文献   
5.
膝骨关节炎应用脉冲电磁场治疗的系统评价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系统评价脉冲电磁场治疗膝骨关节炎的临床效果。方法:应用Cochrane系统评价方法计算机检索Cochrane Library(2012年第2期)、PubMed(1966~2012.2)、EMBASE(1974~2012.2)、中国生物医学数据库(CBM,1978~2012.2)、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1979~2012.2)和维普数据库(VIP,1989~2012.2),同时在Google学术搜索引擎进行检索,并追查纳入研究参考文献,收集以脉冲电磁场治疗膝骨关节炎的所有随机对照试验。根据Cochrane协作网推荐的"风险评估工具"进行偏倚风险评估,用RevMan5.1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最终纳入5个随机对照试验,共331例患者。研究结果显示:与安慰剂相比,脉冲电磁场治疗膝骨关节炎在缓解疼痛[WMD=0.12,95%CI(-0.46,0.69)]、减少晨僵时间[WMD=0.08,95%CI(-0.05,0.21)]和改善膝关节功能[WMD=-1.16,95%CI(-4.36,2.05)]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脉冲电磁场治疗膝骨关节炎的疗效需更多有力的证据。由于纳入研究质量和病例数量的局限,上述结论尚需更多高质量的随机对照试验进一步验证。  相似文献   
6.
目的评价流脑疫苗预防接种不良反应(adverse events following immunization,AEFI),以了解流脑疫苗AEFI发生的情况,为AEFI的鉴定和处理提供参考。方法全面检索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1978~2010.4)、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1979~2010.4)、维普数据库(1989~2010.4)和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1988~2010.4),并追索纳入研究的参考文献,由两位评价员独立筛选合格文献并提取相关信息进行分析。结果共纳入52篇文献,合计61例患者。其所发生的流脑疫苗AEFI中,72.13%为过敏反应,包括过敏性紫癜(合并或不合并肾炎)、过敏性休克、过敏性皮疹、血管性水肿、局部过敏性反应等。结论本研究结果提示,虽然流脑疫苗预防接种可能发生AEFI,但其大多为一过性损害,经及时抢救和适当治疗后可恢复或痊愈。流脑疫苗的免疫接种总体上较为安全,但需加强对AEFI的监测及处理。  相似文献   
7.
随机对照试验质量评价标准的比较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系统收集并分析随机对照试验质量评价的相关标准并初步探究其演进规律,为标准的使用者提供参考与指导。方法计算机检索Cochrane Library、PubMed、EMBASE、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等数据库,并用Google等搜索引擎在互联网上查找相关资料。由两位评价员独立筛选文献,提取资料。遴选出具有代表性的标准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初检出3282篇文献,筛选相关随机对照试验质量评价标准31个,对遴选出的具有代表性的21个标准进行对比分析。其中,10个标准适用于所有类型的随机对照试验,11个标准针对药物、针灸等特定领域。标准主要从方法学质量和报告质量两个方面对随机对照试验进行评价。本研究对随机对照试验质量评价标准的发展历程进行了初步探究。结论目前随机对照试验的质量评价标准较多,评价内容、条目不一致。建议使用者根据研究内容和目的针对性地选用随机对照试验的质量评价标准。  相似文献   
8.
背景:皮肤移植和创面覆盖是创伤、烧伤治疗的重要措施。目前,同种异体皮仍然是可利用的最佳创面覆盖物。目的:通过检测转化生长因子β在深低温冻存后的大鼠同种异体皮肤移植后的表达,评估深低温贮存同种异体皮在创面上的应用。方法:取大鼠皮肤保存于低温-20℃(低温保存组)及80℃深低温(深低温保存组),冻存1周、1,2个月后,皮片分组移植于同种大鼠背部进行实验,并以自体移植大鼠作为对照组。结果与结论:同低温保存组相比,深低温保存组转化生长因子β的表达被抑制,移植皮肤排斥反应出现时间延迟及存活时间延长,排斥反应评分也较低。同低温冻存相比,深低温冷冻保存能使同种异体移植物的转化生长因子β抗原表达降低。提示深低温冻存的异体皮作为一种创面临时覆盖物,在存在皮肤组织缺失或皮源不足的情况下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9.
10.
正在结肠肿瘤诊治过程发现小肠、结肠异位1例,为解剖学资料的收集与积累,以期临床疾病的诊治提供参考,现针对其解剖变异,报道如下。患者蔡某,男,68岁,反复腹部胀痛3个月,发作时上腹部可扪及约拳头大小肿物,自行揉搓后肿物可消退,伴大便量减少,排便不畅。外院腹部CT提示结肠肝曲占位合并不全性肠梗阻;盲肠及回肠末段转位。肠镜进镜至乙状结肠降结肠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