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篇
  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3篇
内科学   3篇
外科学   10篇
综合类   5篇
药学   1篇
肿瘤学   6篇
  2023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4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199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乳晕小切口治疗乳腺良性肿瘤:附548例报告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目的探讨手术治疗乳腺良性肿瘤的最佳切口选择。方法回顾性分析7年间采用乳晕小切口治疗乳腺良性肿瘤548例的临床资料。结果全部患者通过手术切除了乳房肿瘤,对手术切口的选择均表示满意。结论乳晕小切口乳房肿块切除术不仅能切除良性肿瘤,而且无明显瘢痕,满足了相当部分患者对美学的要求。  相似文献   
2.
3.
李瑞青  杜稼苓  路选 《中国医刊》2023,(10):1111-1114
目的 探讨双平面乳房重建在早期乳腺癌术后即刻假体乳房重建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3年6月至2018年6月在扬州大学附属医院甲乳外科接受保留乳头-乳晕复合体或保留皮肤的乳房切除术并进行即刻乳房重建(immediate breast reconstruction,IBR)的60例早期乳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采用双平面乳房重建(以胸大肌-胸外侧融合筋膜系统覆盖假体)进行IBR的患者作为观察组(30例,33侧乳房),采用部分背阔肌覆盖假体进行IBR的患者作为对照组(30例,33侧乳房)。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相关指标,二次手术和假体丢失情况,局部复发率、远处转移率和患者满意度,以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的假体体积大于对照组,手术时间及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术中失血量及术区引流量少于对照组,拔管时间长于对照组,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观察组的二次手术率(6.06%)、假体丢失率(9.09%)、局部复发率(10.00%)、远处转移率(6.67%)与对照组(分别为9.09%、6.06%、6.67%、3.33%)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而患者满意度(9...  相似文献   
4.
可手术乳腺癌的新辅助化疗,在临床上已得到普遍的运用,明显提高乳腺癌患者的治愈率[1]。作者从1995年4月一1997年4月采用术前化疗加较大剂量三苯氧胺作为可手术乳腺癌的术前常规用药,经临床初步观察,取得较好的疗效。材料与方法本组可手术乳腺癌共36例,均为女性患者,年龄从32岁一77岁,中位年龄48.5岁。用药方法:采用CMF方案或CAF方案,每周一次,共3—4周。三苯氧胺20mg,每日二次,口服3—4周。术后1周内继续上述方案治疗。结果:CR3例(占8.3%),PR25例,(占69.4%),SD8例(占22.2%)。所有患者均行手术治疗,并得…  相似文献   
5.
目的应用荧光定量RT-PCR检测乳腺癌外周血中的表达情况,并评价其表达的临床意义。方法用荧光定量RT-PCR方法检测49例乳腺癌患者外周血CK19mRNA表达。结果49例乳腺癌患者外周血中CK19mRNA检测阳性28例,阳性率57.1%,统计结果显示乳腺癌患者外周血CK19mRNA的表达阳性率在患者不同年龄、病理类别、临床分期、ER、PR状态的各组差异无显著性(P>0.05),在淋巴结转移状态间有显著差异。结论CK19mRNA可作为RT-PCR法检测乳腺癌患者外周血微转移的分子标志物,有助于早期预测乳腺癌发生血道微转移,指导临床治疗。  相似文献   
6.
皮瓣坏死和皮下积液是乳腺癌根治术后常见的并发症。作者通过对手术中、手术后创面处理方法上的改进,以及改用自制的术后引流装置,取得了满意的效果,使患者的皮下积液率由17.8%降为5.5%。皮瓣坏死率由42%降至11%,术后需植皮者由32%降至0_o。  相似文献   
7.
肉芽肿性乳腺炎13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杜稼苓 《肿瘤学杂志》2001,7(4):248-248
通过对13例肉芽肿性乳腺炎的临床特点分析。认为此病虽属良性,但易误诊为乳腺癌,最终诊断依赖病理结果。  相似文献   
8.
彩色B超对乳腺肿块诊断的价值:附600例报告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目的 探讨彩色B超对乳腺肿瘤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近 3年来收治的住院手术治疗的 60 0例乳腺肿瘤的临床资料 ,所有患者术前均行彩超检查。结果 彩超检查发现未触及的小肿块 163例 (2 7.2 %) ;发现乳房多发性肿瘤 3 0 7例 (5 1.2 %) ;疑为恶性肿瘤 75例 (病理检查证实 72例 ) ,诊断符合率为 96.0 %。结论 彩色B超能发现手检不能发现的乳腺小肿块 ,且有助于分辨手检时发现的肿块是否为肿瘤 ,对判断是否有多发性肿瘤存在及对早期乳腺癌的诊断均具有明显的优势。该检查具有无创、易行、可重复等优点 ,可显著提高乳腺肿块的术前诊断符合率。  相似文献   
9.
作者1997年1月~2009年6月应用双环法乳房整形缩小术,治疗巨乳症伴不同程度乳房下垂患者32例,术后患者乳房外形良好,疤痕不明显,乳头乳晕感觉存在,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在乳腺皮下腺体切除术中,采用乳晕延长切口与乳头乳晕坏死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86例乳晕上延长切口与82例乳晕下延长切口,乳头乳晕坏死情况。结果乳晕上延长切口无1例出现乳头乳晕坏死,乳晕下延长切口11例出现不同程度的乳头乳晕坏死。结论选择乳晕上延长切口可避免乳头乳晕坏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