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免费   3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小儿蛛网膜下腔阻滞(腰麻)在20世纪初首次引入临床,因能降低与全麻相关的发病率和死亡率,而被广泛应用于小儿腹部以下手术。近年来,凭借较小的循环呼吸功能干扰和围术期麻醉监测技术的发展,小儿腰麻再次受到关注,相关研究日益增多。本文着重围绕小儿腰麻的优势、局麻药物用法、辅助用药、超声在小儿腰麻中的应用、现存问题等五个方面进行综述,通过总结国内外应用现状,探讨其在小儿部分手术中的优势,以期为小儿腰麻的临床实践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我国人口老龄化趋势日益突出,老年患者在手术人群中所占比例逐年增长,因手术需求而产生的椎管内麻醉实施量也随之增加.由于脊柱退行性变等因素,老年患者的椎管内麻醉穿刺常面临一定困难.超声检查作为一种可视化技术,应用于此类人群的麻醉具有明显优势.本文对超声检查在麻醉穿刺前、穿刺过程中、降低椎管内血肿发生率、脊柱解剖异常...  相似文献   
3.

区域神经阻滞是多模式镇痛的基础方案。与静脉镇痛比较,区域神经阻滞具有更强的针对性和有效性,神经阻滞麻醉镇痛可有效减少阿片类药物使用带来的不良反应。联合应用超声引导技术,能够提高神经阻滞的安全性和精确性。患儿腹部神经阻滞解剖结构以及局麻药物扩散途径、临床应用以及并发症的报道较少,药物浓度与剂量缺乏统一标准,需要进一步的临床研究。本文分别从患儿腰方肌阻滞(QLB)、腹横肌平面阻滞(TAPB)、腹直肌鞘阻滞(RSB)、竖脊肌平面阻滞(ESPB)和椎旁阻滞(PVB)的局麻药物扩散途径、浓度剂量、临床应用及相关并发症等方面进行综述,以期为患儿术后镇痛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