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3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17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3篇
综合类   21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4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2篇
  2000年   3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3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小儿急性阑尾炎,虽然年龄越小发病率越低,可是婴幼儿发病时症状却不典型,临床体征不明显,诊断困难,穿孔率高,死亡率高达2.1%~3.5,因此有必要将婴幼儿急性阑尾炎做为一种特殊类型加以探讨。  相似文献   
2.
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的CT和MRI诊断及鉴别诊断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CT和MRI对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的诊断及鉴别诊断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的13例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的影像资料。CT扫描12例, MRI扫描4例。结果:11例位于胰腺边缘,瘤体呈类圆形或椭圆形囊实性团块影。肿块边缘清楚。CT平扫呈低密度,7例显示了瘤体钙化。MRI扫描4例,在T1WI、T2WI上呈高、低混杂信号,实性部分在T1WI呈稍低信号,T2WI呈等或稍高信号;囊性部分T1WI呈低信号,T2WI呈高信号。CT与MRI增强扫描显示实性部分均有强化,最大肿块实质-胰腺强化对比差,在动脉期,到门静脉期和平衡期与正常胰腺强化基本一致;囊性部分各期均无强化。结论: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CT和MRI影像具有一定特征性,结合临床特点可以做出诊断及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3.
抗血管生成药物反应停抑制乳腺癌转移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人乳腺癌原位异种移植的免疫缺陷小鼠,经具有抗血管生成作用的药物反应停处理后,是否对自发性肺转移形成有所影响。方法人乳腺癌细胞系,原位移植于严重联合免疫缺陷小鼠乳腺,建成乳腺癌转移模型,分为对照组及实验组,细胞移植后第10天起实验组给予反应停每天灌胃,至第60天全部处死。观察移植瘤生长及自发性肺转移情况,并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肿瘤组织内微血管密度(MVD)及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的表达。结果反应停在剂量为100mg/kg时能显著减少肺转移灶数,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12.6±13.9)个对(46.1±35.9)个,P<0.05]。实验组MVD值为(14.5±3.4)个/cm2,与对照组(26.3±11.9)个/cm2相比显著减少(P<0.05)。二组原发瘤的PCNA表达差异无显著性。结论本实验研究初步结果表明反应停能通过抑制肿瘤血管生成抑制转移。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受体(IGF-IR)、环氧化酶-2(COX-2)在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及其相互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Envision两步法对50例乳腺癌组织、20例乳腺良性疾病组织中IGF-IR和COX-2的表达进行检测及分析.结果:IGF-IR在乳腺癌和乳腺良性疾病表达率分别为80.00 %、50.00 %,乳腺癌组织中IGF-IR的表达率高于乳腺良性疾病组织(P<0.05).有淋巴结转移组IGF-IR的表达率为92.59 %(25/27),无淋巴结转移组IGF-IR的表达率为65.22 %(15/2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IGF-IR的表达与患者的病理类型、临床分期、肿块大小和ER、PR、HER-2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COX-2在乳腺癌和乳腺良性疾病表达率分别为98.00 %、65.00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IGF-IR、COX-2在乳腺癌中的表达成正相关.结论:IGF-IR、COX-2的高表达可能与乳腺癌的发生、发展有关.IGF-IR、COX-2表达呈正相关,可能在乳腺癌发生发展过程中起到协同作用.IGF-IR可能参与了乳腺癌的转移过程.  相似文献   
5.
6.
患者男,49岁,因"尿频、尿急、尿痛2个月,肉眼血尿1个月"就诊.查体未见异常.超声检查:膀胱前壁见一个大小约1.7 cm×0.6 cm的条状强回声,其后伴声影,一端悬挂游离于膀胱(图1),另一端镶嵌于膀胱壁外(图2),不随体位移动.超声诊断:膀胱前壁条状强回声后伴声影,考虑脐尿管结石可能.腹部平片示膀胱区高密度影,考虑膀胱结石可能.下腹部CT诊断:膀胱异物.  相似文献   
7.
患者女,因"右腹胀痛"10天入院。10天前无明显诱因出现持续性右腰部胀痛,伴背部及右侧腹股沟放射痛,伴恶心、呕吐。查体:右肾区叩击痛明显。超声:右肾大小正常,形态规  相似文献   
8.
皮下积液为乳腺癌根治性手术术后一种常见的并发症.整理1999-2005年在两家医院行乳腺癌根治性手术患者94例,现针对该手术术后较易发生的并发症-皮下积液,作一回顾性总结分析.  相似文献   
9.
我院从2004年1月~2004年11月共以手术方法一次性根治Ⅱ~Ⅲ期肛裂30例,术后无1例复发,现报告如下。 一、材料与方法 1.临床资料:全部病例均为门诊和住院患者,男性9例,女性21例;年龄为16~65岁;其中Ⅱ期肛裂12例,主要表现为:创缘隆起,有硬结,创面肉芽组织不新鲜,有明显溃疡,肛门括约肌紧张。Ⅲ期肛裂18例,表现为除上述特征外,可合并肛管狭窄、肛乳头肥大,哨兵痔及皮下瘘等。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利用血管回声跟踪技术(echo tracking,ET)评价2型糖尿病外周血管功能及其检测参数的影响因素,为临床早期防治糖尿病患者外周血管病变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选取确诊2型糖尿病患者128例,并随机选择健康志愿者120例,应用ET技术检测糖尿病组和正常对照组患者压力-应变弹性系数(pressure-strain elasticity coefficients,Ep)、硬化参数β(stiff-ness parameter β,SPβ)、动脉顺应性(arterial compliance,AC)、脉搏波传导速度β(pulse wave velocity β,PWVβ)、管径增大指数(augmentation index,AI)以及血管功能指标收缩期内径(systolic diameter,Ds)、舒张期内径(diastolic diameter,Dd)和内中膜厚度(intima media thickness,IMT)的变化情况,并定量评价2型糖尿病患者的外周颈、股和肱动脉的血管功能,同时利用病例基本信息对E-tracking参数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糖尿病组颈、股和肱动脉的Ep、SPβ和PWVβ值均高于对照组(P<0.05);颈、股动脉的AC值却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在年龄、病程、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甘油三酯、总胆固醇等因素中,影响ET参数的主要因素包括年龄、病程及总胆固醇。其中,Ep、SPβ和PWVβ均与年龄和病程呈正相关(P<0.05),而AC则与年龄、病程呈负相关(P<0.05),与总胆固醇呈正相关(P<0.05),AI与年龄呈正相关(P<0.05)。结论:ET技术检测可用于评价2型糖尿病患者外周血管粥样硬化程度,且其检测指标的主要影响因素是患者年龄和病程。该技术能准确评价糖尿病患者外周血管的功能性或病理学改变,对疾病的早期防治和临床疗效的评估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