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0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4篇
预防医学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0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目的比较经皮椎弓根钉内固定并伤椎骨水泥强化与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KP)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13-01—2016-01诊治的47例老年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骨折,采用经皮椎弓根钉复位内固定并伤椎骨水泥强化治疗22例(联合组),采用单侧椎弓根穿刺PKP治疗25例(PKP组)。结果 47例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平均13.2(12~26)个月。所有患者均未发生医源性神经损伤、内固定物异常、椎管内骨水泥渗漏等并发症。PKP组在切口长度、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X线暴露次数方面均明显优于联合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 d联合组在伤椎前缘高度比值、伤椎后缘高度比值、伤椎Cobb角方面均优于PKP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末次随访时联合组在JOA评分、腰痛VAS评分、伤椎Cobb角矫正丢失方面均优于PKP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皮椎弓根钉内固定并伤椎骨水泥强化与PKP均为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骨折理想的微创手术治疗方法,PKP手术创伤更小,止痛效果确切,但就矫正脊柱后凸畸形及恢复伤椎高度效果而言,经皮椎弓根钉内固定并伤椎骨水泥强化术优势明显。  相似文献   
2.
周昌俊  肖杰  邹伟  杜玉辉 《药物与人》2014,(10):126-127
目的:对比不同类型钢板治疗糖尿病合并锁骨远端骨折疗效。方法:收集锁骨远端骨折合并糖尿病35例,随机分为A、B两组并对其手术疗效进行评估。结果:A组切口长度、VAS积分变化、术后3天肩关节外展活动度、优良率明显高于B组,A组手术时间、骨折愈合时间低于B组;两组术中出血量、并发症发生率无统计学差异。结论:对于糖尿病合并锁骨远端骨折,锁骨远端解剖型锁定钢板明显优于锁骨钩钢板。  相似文献   
3.
病历档案属于法律证据范畴中的书面证据,其详细记载了医疗过程中的信息,是最直接、最客观的主要法律事实,具备法律效力。实践证明,在处理医疗活动中出现的问题和纠纷时,病历档案是医患双方共同依赖的重要事实证据,因此,病历的规范书写和病历档案的科学管理,日益引起专家学者和社会广泛重视。从病历证据属性和法律效力角度,探讨病历书写和病历档案管理问题,可有效地提高广大医务人员的法律意识和依法规范病历档案的自觉性。积极开展病历档案的证据属性和效力以及病历档案管理相关问题研究,充分发挥病历档案的证据作用,是医疗机构,也是广大医生和患者的共同期盼。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治疗骨质疏松性胸腰椎骨折的微创手术治疗方法及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14-06—2015-12诊治的86例骨质疏松性胸腰椎骨折,采用经皮椎体成形术(PVP)治疗43例(50椎,PVP组),采用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KP)治疗15例(17椎,PKP组),采用经皮椎弓根钉固定并伤椎骨水泥强化术治疗22例(22椎,固定强化组),采用经皮椎弓根钉固定并Quadrant通道下椎管减压治疗6例(6椎,固定减压组)。结果 85例获得随访3~14个月,平均5.2个月。PVP组及PKP组患者年龄较大,伤后至手术时间较长,但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量极少、术后3 d疼痛缓解明显。固定强化组及固定减压组术后伤椎高度恢复、后凸角矫正明显,末次随访时未出现明显椎体高度丢失,术后3个月ODI指数更低。结论微创技术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的疗效取决于选择合适的方案,严格适应证的选择,同时术后正规抗骨质疏松治疗和功能锻炼也是手术取得满意疗效的保证。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 PVP 与保守方法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收集来我院治疗的40例骨质疏松性椎骨压缩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将患者分为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0例,观察组行 PVP 进行治疗,对照组行保守方法治疗,治疗后观察两组患者 VAS、ODI 评分。结果:经过治疗,观察组 VAS 评分和 ODI 评分均比对照组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采用 PVP 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患者,能有效改善患者的疼痛情况,从而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萎缩性胆囊炎行腹腔镜切除术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03年5月~2007年5月腹腔镜处理的68例萎缩性胆囊炎的临床资料。根据术中胆囊三角的疤痕化程度,采用常规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胆囊大部分切除术和逆行胆囊切除术。结果:常规胆囊全切术41例,胆囊大部分切除术10例,逆行胆囊切除术17例,无一例中转开腹:手术时间为40~110min,平均55min,平均住院时间为5.7d;术后未出现胆漏、胆管损伤等并发症.无一例死亡。结论:采用适当的手术技术可安全地完成萎缩性胆囊炎的腹腔镜切除术。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腹腔镜阑尾切除术(LA)与传统阑尾切除术(CA)的优缺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003年4月~2007年4月,按意愿随机进行LA和CA的120例阑尾炎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两组手术时间无差异(P〉0.05),住院费用相似(P〉0.05),腹腔镜组住院时间短(P〈0.05),术后并发症少。结论:与CA比较,LA具有创伤小、恢复快、并发症少等优点,是一种安全、理想的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