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1篇
特种医学   2篇
外科学   4篇
综合类   3篇
药学   2篇
  2017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002年2月至2009年4月,我科对44例新鲜性闭合性腱性锤状指畸形的患者,采用闭合远指间关节略过伸位穿针固定的手术方法,取得了较满意的疗效. 1.一般资料:本组共44例,男32例,女12例;年龄17岁~52岁,平均29岁.均为单手指新鲜闭合性损伤,其中打球时撞击伤9例,日常生活损伤8例,工作时挫伤9例,机器卷伤6例,其他伤12例.指别:示指11例,中指4例,环指6例,小指22例.伤后患指远指间关节呈屈曲畸形,屈曲20°~30°8例、31°~40°18例、41°~50°14例、51°~60°4例;各指伸直欠伸度数为20°~60°,平均39°.受伤至手术时间为1 h至7 d,平均10 h.手术时间为5~12 min,平均8 min.所有患者术前常规拍摄手部x线片,其中40例未见指骨骨折征象,4例有末节小片撕脱骨折(未超过1/3关节面).  相似文献   
2.
目的 对比微型钢板固定与螺钉固定治疗掌指骨斜形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4年1月至2016年1月该院收治的90例掌指骨斜形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将患者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A组和B组,各45例.A组患者采用微型钢板内固定治疗,B组患者采用螺钉内固定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骨折愈合时间、住院时间、恢复工作时间、手指关节总体活动度、握力相比健侧丢失度、指功能优良率.结果 A组患者的手术时间长于B组患者,恢复工作时间短于B组患者(P<0.05).两组患者的骨折愈合时间和住院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患者的手指关节总体活动度优于A组患者,握力相比健侧丢失度低于A组患者(P<0.05).A组和B组患者的TAFS(关节总活动度)评估结果分别为84.44%和97.78%(P<0.05).结论 采用微型钢板内固定治疗掌指骨斜形骨折患者术后握力恢复较好,采用螺钉内固定治疗术后手指关节总体活动度、指功能较佳.  相似文献   
3.
目的对手指骨关节缺损部位的修复进行研究和分析。方法使用尺动脉腕上皮支游离皮瓣的方法来对缺损的手指进行修复。结果所有的皮瓣都成活,没有出现瘫痕化和萎缩的现象,但是有2例患者出现供区瘫痕情况,有4例患者出现尺背侧神经支配区处的短暂麻木情况,在对患者进行完手术以后,患者手指恢复到正常情况并能够正常活动。结论目前临床上对于患者手指部位缺损治疗方法虽然多样,但是治疗的效果并不理想,探索采用骨关节的移植来对缺损的手指进行治疗在临床医学上前景广阔。  相似文献   
4.
目的介绍逆行腓肠神经皮瓣修复足踝部软组织缺损及足跟肿瘤切除术后皮肤缺损的手术方法。方法1997年8月至2006年12月,对29例患者用逆行腓肠神经皮瓣,分别修复胫骨远端踝关前侧外侧足背部软组织缺损及足跟肿瘤切除术后皮肤缺损。皮瓣设计在小腿后外侧,以腓肠神经为轴线,其蒂部部转折点在软组织缺损区以近1~5cm出,皮瓣面积最大5.1cm×4.2cm,最小2.5cm×2cm。结果29例的皮瓣中28例全部成活,1例皮瓣部分坏死经换药后愈合,术后随访6~12个月,皮瓣外形比较满意,质地柔软,皮肤感觉恢复良好。结论逆行腓肠神经皮瓣具有操作简单,质地良好,血运可靠等优点,是修复胫骨远端,踝关节前侧、外侧足背部软组织缺损的较好方法。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专家型胫骨交锁髓内钉(ETN)及锁定加压钢板(LCP)在治疗胫骨远端骨折中的疗效。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5年2月诊治的73例胫骨远端骨折患者,按就诊顺序编号后用随机数字法分为ETN组(n=36)和LCP组(n=37),ETN组给予ETN内固定治疗而LCP组给予LCP内固定,观察两组术前准备时间、手术及住院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肿胀消退时间、完全负重时间、临床骨折愈合时间,并观察两组术后3、12个月胫骨骨折疗效(Johner-Wruhs)及踝关节评分(Baird-Jackson系统),记录两组术后1年以内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ETN组术前准备时间(4.2±0.6)d、术中出血量(118.4±22.6)mL、术后肿胀消退时间(4.1±0.6)d,均少于LCP组[(5.1±0.7)d、(147.4±25.2)mL、(6.3±0.7)d];但ETN组手术时间(142.5±21.3)min却多于LCP组(118.9±19.6)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ETN组Baird-Jackson评分[(84.8±5.5)分]及治疗的有效率均高于LCP组[(80.2±5.2)分],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术后12个月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年ETN组并发症发生率5.6%,与LCP组24.3%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ETN和LCP治疗胫骨远端骨折各有优劣,但近期疗效ETN优于LCP,治疗时需要根据患者具体情况个体化选择内固定方式。  相似文献   
6.
股骨粗隆间骨折是老年人常见的损伤。治疗可采用牵引疗法、钉板类内固定、ENDE钉内固定等方法。但都存在着卧床时间长、易合并肺部感染、褥疮、手术创伤大等问题。我科近几年采用闭合复位,外固定支架固定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取得了较为满意的疗效。现将一些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应用一期自体骨植入治疗四肢粉碎性骨折防止骨不连接的临床应用研究。方法:2004年6月~2010年1月,对我科住院并手术治疗的28例四肢粉碎性骨折病人,在内固定的同时进行自体骨植入,手术后定期摄X线片,与传统的治疗方法通过术后随访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本组28例病人全部骨愈合,一期自体骨植入组骨折的愈合时间比不植骨组的短,没有发生骨不连,且两组间具有显著差异。结论:一期自体骨植入加内固定治疗四肢粉碎性骨折可有效防止骨不愈合的发生率,是一种值得推广的方法。  相似文献   
8.
2002年2月至2009年4月,我科对44例新鲜性闭合性腱性锤状指畸形的患者,采用闭合远指间关节略过伸位穿针固定的手术方法,取得了较满意的疗效. 1.一般资料:本组共44例,男32例,女12例;年龄17岁~52岁,平均29岁.均为单手指新鲜闭合性损伤,其中打球时撞击伤9例,日常生活损伤8例,工作时挫伤9例,机器卷伤6例,其他伤12例.指别:示指11例,中指4例,环指6例,小指22例.伤后患指远指间关节呈屈曲畸形,屈曲20°~30°8例、31°~40°18例、41°~50°14例、51°~60°4例;各指伸直欠伸度数为20°~60°,平均39°.受伤至手术时间为1 h至7 d,平均10 h.手术时间为5~12 min,平均8 min.所有患者术前常规拍摄手部x线片,其中40例未见指骨骨折征象,4例有末节小片撕脱骨折(未超过1/3关节面).  相似文献   
9.
微型钛板内固定治疗掌指骨骨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手部掌指骨骨折的治疗,尤其是手指关节内骨折的治疗是手外科医师常遇见的难题之一,对骨折要求解剖复位,牢固的固定,早期活动及功能锻炼,是手部骨折的治疗原则。既往多采用克氏针固定,但常可导致手指关节功能恢复欠佳。2003年6月~2006年6月,我院应用微型钛板螺钉内固定治疗掌指骨骨折38例54指,术后获得了良好的治疗效果。并将该组病例与以往克氏针固定组进行了疗效的比较。  相似文献   
10.
2002年2月至2009年4月,我科对44例新鲜性闭合性腱性锤状指畸形的患者,采用闭合远指间关节略过伸位穿针固定的手术方法,取得了较满意的疗效. 1.一般资料:本组共44例,男32例,女12例;年龄17岁~52岁,平均29岁.均为单手指新鲜闭合性损伤,其中打球时撞击伤9例,日常生活损伤8例,工作时挫伤9例,机器卷伤6例,其他伤12例.指别:示指11例,中指4例,环指6例,小指22例.伤后患指远指间关节呈屈曲畸形,屈曲20°~30°8例、31°~40°18例、41°~50°14例、51°~60°4例;各指伸直欠伸度数为20°~60°,平均39°.受伤至手术时间为1 h至7 d,平均10 h.手术时间为5~12 min,平均8 min.所有患者术前常规拍摄手部x线片,其中40例未见指骨骨折征象,4例有末节小片撕脱骨折(未超过1/3关节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