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篇
  免费   10篇
临床医学   1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28篇
药学   1篇
中国医学   4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4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目的研究Bcl-2和Caspase-3在他莫昔芬(TAM)诱导ER阴性乳腺癌细胞凋亡中的调控作用。方法在体外培养条件下,用浓度为10μmol/L的TAM作用于雌激素受体(ER)阴性的MDA-MB-231人乳腺癌细胞株12,24,36,48,60h;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率及Bcl-2和Bax的蛋白表达,荧光分光光度仪检测Caspase-3活性,以及加入Caspase-3活性抑制剂Ac—DEVD—CHO后凋亡百分率的变化。结果TAM作用ER阴性乳腺癌细胞后,Bcl-2表达下调,Caspase-3活性增强,细胞凋亡率增加.且有时间依赖性,细胞凋亡在48h达高峰。Bcl-2表达水平与Caspase-3活性变化成负相关(r=-0.921,P〈0.05),但Bax蛋白在药物处理前后无明显变化。加入Ac—DEVD—CHO后,能阻断Caspase-3活化而抑制TAM诱导细胞凋亡。结论TAM通过下调Bcl-2表达而经线粒体途径诱导ER阴性乳腺癌细胞凋亡,Caspase-3的激活在此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骈胝体区胶质瘤的MiRI表现,提高对该类肿瘤的鉴别诊断能力。方法:对8例胼胝体区胶质瘸行MRI平扫及增强扫描,并与手术病理对照。结果:胼胝体区胶质瘤呈长T1长,12异常信号,信号强度均匀或不均匀,有明显占位效应,增强扫描可见不有程度强化,部分胼胝体区胶质瘤向两脑叶侵犯,出现“蝴蝶征”,此征象有助于定位诊断。结论:胼胝体区胶质瘤是脑内特殊部位肿瘤,MRI对其诊断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恒古骨伤愈合剂(osteoking,OK)通过激活Wnt/β-catenin信号通路增加骨形成缓解OP的作用机制。方法:50只雌性树鼩随机分为5组,正常对照组正常喂养,OP模型组去除双侧卵巢每天进行生理盐水灌胃,OK低、中、高剂量组分别给予OK 0.5、1.5、3.0 mL/d灌胃。10周后,检测骨密度(BMD);处死树鼩,取血清和骨骼,ELISA法测定血清雌二醇(E_2)、骨碱性磷酸酶(BALP)、骨钙素(OC)、Ⅰ型原胶原N-端前肽(PINP)、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5b(TRACP-5b)和Ⅰ型胶原交联C-末端肽(CTX)的含量;采用RT-q PCR和Western blot法检测骨组织Wnt1和β-catenin的表达水平。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模型组树鼩血清E2含量和BMD下降明显(P0.05),CTX、TRACP-5b、OC、PINP和BALP的含量均显著上升(P0.05),经OK治疗后上述现象均改善明显,且具有剂量依赖性;RT-q PCR与Western Blotting结果显示Wnt1和β-catenin的表达水平经OK治疗后均明显升高。结论:OK能够通过增加E_2分泌、抑制骨吸收和促进骨形成增加骨密度缓解OP,其作用机制可能是通过激活Wnt/β-catenin信号通路实现的。  相似文献   
4.
目的从细胞素色P450 2E1 (cytochromeP450 2E1,CYP2E1)途径探讨分析甘草甜素对非酒精性脂肪肝(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 NAFLD)大鼠的治疗作用。方法采用高脂高糖饮食构建NAFLD大鼠模型,模型构建成功后,按照体重大小分为模型组、阳性药物多烯磷脂酰胆碱组、甘草甜素低、中和高剂量组,每组10只,另选取10只健康大鼠为正常组,模型构建成功并治疗6周后处死,收集血液和肝脏,使用相应试剂盒测定血清谷丙转氨酶(alanine aminotransferase, ALT)、谷草转氨酶(aspartate aminotransferase, AST)、总胆固醇(total cholesterol, TC)、甘油三酯(triglycerides, 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ow-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LDL-C)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igh-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 HDL-C),肝脏行病理学检测,同时提取肝脏总蛋白检测肝脏组织中丙二醛(ma... 更多  相似文献   
5.
恒古骨伤愈合剂对骨折树鼩血液生理和脏器系数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恒古骨伤愈合剂对去势树鼩骨质疏松性骨折模型的血液生理指标和脏器系数的影响。方法 30只雌性树鼩分为对照组、模型组和治疗组。治疗组和模型组树鼩切除双侧卵巢6个月证实骨质疏松后再造成胫骨骨折。于骨折次日起,治疗组用恒古骨伤愈合剂灌胃,每两天1次;模型组和对照组用等量生理盐水灌胃。灌胃3个月后,检测各组树鼩血液生理指标和脏器系数。结果在16项血液生理指标中,模型组白细胞数、淋巴细胞绝对值和百分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单核细胞百分比和绝对值也降低(P0.05)。与模型组比较,治疗组单核细胞百分比和绝对值显著升高(P0.01),淋巴细胞绝对值和百分率以及白细胞数显著升高(P0.05),且治疗组脾脏系数明显高于模型组(P0.05)。结论恒古骨伤愈合剂提高骨质疏松性骨折树鼩的免疫力。  相似文献   
6.
目的 研究酒精对滇西亚种树血液学指标的影响.方法 实验选择滇西亚种树40只, 雌雄各半, 随机分为酒精组和对照组.树自由采食颗粒饲料, 酒精组每天定时按体重每100 g灌服0.38 mL酒精含量为56%红星二锅头, 对照组按相同剂量灌服蒸馏水.灌服90 d后, 禁食12 h心脏采血0.5 mL EDTA-K2抗凝后采用TEK-II mini全自动血液分析仪测定血液学各项指标, 对测定数据用SPSS软件统计分析.结果 酒精组树的血小板数 (PLT) 、白细胞 (WBC) 、淋巴细胞绝对值 (LY#) 、中间细胞绝对值 (Mid#) 、血小板压积 (PCT) 均高于对照组 (P<0.05) , 酒精组雄性树的白细胞 (WBC) 、淋巴细胞绝对值 (LY#) 、中间细胞绝对值 (Mid#) 均低于雌性 (P<0.05) .结论 酒精能够引起滇西亚种树血液学指标的变化, 并且雌性树的变化较为显著.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索不同饲养空间对骨质疏松树鼩雌二醇和骨代谢指标的影响.方法 骨质疏松树鼩随机分为小笼骨折 (S1) 、小笼未骨折 (S2) 、大笼骨折 (B1) 、大笼未骨折 (B2) 4组.在空间大小不同的笼内饲养90 d, 心脏采血分离血清, 应用ELISA试剂盒检测E2、OC、PINP、CTX、TRACP-5b的含量.结果 在相同的饲养空间下, S1组树血清中E2 (18.90±1.5) 显著低于S2组 (37.53±1.49) (P<0.05) ;B1组的E2 (38.25±3.33) 显著低于B2组 (60.40±2.42) (P<0.05) .S1组、B1组骨形成标志物OC (3 038.98±492.74、2 792.96±387.23) 、PINP (27.39±3.04、28.75±4.05) 和骨吸收标志物CTX (411.39±19.44、324.67±41.32) 、TRACP-5b (2 564.38±213.88、2106.36±322.99) 分别显著高于S2组、B2组 (OC 1 835.00±247.47、1 674.44±273.98, PINP 21.04±2.93、19.65±2.29, CTX 211.95±19.44、176.07±24.95, TRACP-5b 1 394.38±171.15、1 404.10±210.25) (P<0.05) .在不同的饲养空间下, S1组E2 (18.90±1.54) 显著低于B1组 (38.25±3.33) 、B2组 (60.40±2.42) (P<0.05) .S1组CTX (411.39±19.44) 显著高于B1组CTX (324.67±41.32) 、B2组 (176.07±24.95) (P<0.05) , S1组TRACP-5b (2564.38±213.88) 显著高于B1组TRACP-5b (2 106.36±322.99) (P<0.05) .结论 饲养空间的差异能引起骨质疏松树鼩骨折后雌二醇的变化和骨代谢指标的改变.  相似文献   
8.
喘息性支气管炎是小儿常见病,以刺激性干咳并伴有明显喘息声为特征,多发于春秋两季,常反复发作,延绵不愈。笔者采用膏贴法治疗本病,兹介绍如下。治疗方法药物组成:麻黄10g、细辛10g、白豆蔻6g、牙皂6g、桔梗6g、沉香6g、白芥子16g、冰片3g、公丁...  相似文献   
9.
恶性淋巴瘤属于免疫系统的恶性肿瘤,可分为何杰金氏病(以下简称为HD)和非何杰金氏病(以下简称为NHL),其中以NHL病为多见。笔收集了自1995年以来我科CT检查并经病理证实的20例恶性淋巴瘤病例,就其胸部CT表现及诊断价值进行回顾性分析。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测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6rain-derived neurotrophic factor,BDNF)在树鼩中枢神经系统的表达.方法用RT—PCR技术探讨从胎儿、新生到成年过程中,观察树鼩中枢神经系统海马和脑干BDNF的表达变化.结果 BDNF在胎儿、新生和成年树鼩的海马和脑干均有表达,成年树鼩海马中的表达量显著高于胎儿和新生树鼩,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BDNF在成年树鼩仍有较高的表达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