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篇
  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1篇
外科学   4篇
综合类   6篇
预防医学   2篇
中国医学   3篇
  2024年   2篇
  2022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3篇
  2005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目的:比较利伐沙班、依诺肝素分别联合气压治疗仪预防髋关节置换后静脉血栓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虞城县人民医院2019年12月-2021年3月收治的90例髋关节置换术患者进行前瞻性对照研究,以随机数字表达法随机分为两组(研究组与对照组,各为45例).两组均在术前、后使用气压仪治疗,研究组术后口服利伐沙班,对照组术后皮下注射依诺肝素,观察两组术后静脉血栓发生情况、凝血功能指标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等.结果:研究组术后静脉血栓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研究组活化部分凝血酶时间(APTT)、D-二聚体(D-D)、凝血酶原时间(PT)及血小板计数(PLT)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术后皮下瘀斑、膝关节肿胀等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利伐沙班联合气压治疗仪在预防髋关节置换术后静脉血栓中效果优于依诺肝素,能够改善凝血指标,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2.
扁平疣是一种常见病毒引起的表皮增生性皮肤病,好发于青少年.笔者自2001年3月至2003年采用折疣汤内服并白附硫磺散外用治疗扁平疣20例取得良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
自2001年1月~2005年6月采用闭合复位空心螺纹钉固定髌骨骨折37例,经6个月~3年的临床观察,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
2001年2月至2006年2月,我科使用AF钉内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36例,取得了较好的临床效果,现总结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
眩是眼花,晕是头晕,因二者在临床上常兼见,故统称眩晕。其轻者闭目自止;重者如坐舟车中,旋转不定,甚至不能站立而仆倒,或可伴有恶心呕吐、汗出等证。本病多为阴虚、血少、精亏等原因引起,如阴虚则易引起肝风内动,血少则脑失所养,精亏则易形成髓海不足。或因痰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2022—2023年华北地区住院患者鼻咽部携带肺炎克雷伯菌的耐药特征。方法于2022 年11月至2023年7月, 采集华北理工大学附属医院100例住院患者的鼻咽拭子并进行肺炎克雷伯菌分离培养。同时收集患者的临床资料, 包括性别、年龄、科室、临床诊断的疾病类型等。使用全自动细菌药敏系统检测菌株的最低抑菌浓度, 通过全基因组测序和数据分析对菌株的耐药基因、ST型、荚膜血清型以及种群结构进行分析。结果 100例住院患者中, 共计从55名住院患者鼻咽拭子中分离出肺炎克雷伯菌, 占比55.00%。55名鼻咽部携带肺炎克雷伯菌的住院患者中以男性患者为主(70.91%, 39/55), 年龄分布集中在61~80岁(58.18%, 32/55), 科室分布集中在重症监护室(50.91%, 28/55), 患者基础疾病类型以神经系统疾病为主(49.09%, 27/55)。药敏结果显示55株肺炎克雷伯菌对头孢菌素类、喹诺酮类、氨曲南、呋喃妥因的不敏感率均>80.00%;共检出碳青霉烯类耐药肺炎克雷伯菌28株(50.91%), 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47株(85.45%), 多重耐药菌48株(8...  相似文献   
7.
8.
目的:以四氯化碳(CCl4)诱导的肝纤维化大鼠为模型,探讨叶下珠对CCl4诱导的肝纤维化大鼠的保护作用及机制。方法:将60只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秋水仙碱(0. 12 mg/kg)组和叶下珠(16 g/kg、8 g/kg、4 g/kg,生药量)组,每组10只。除正常组外,其余各组大鼠均腹腔注射40%CCl4花生油溶液(1 ml/kg),每周2次,连续8周,建立大鼠肝纤维化模型。从第一次注射CCl4花生油溶液开始,各治疗组分别灌胃给予相应药物,正常组和模型组给予等体积的生理盐水,每天1次,连续8周,8周末摘除眼球取血,收集肝脏。生化法检测血清中谷氨酸转氨酶(ALT)和门冬氨酸转氨酶(AST)活性;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测定血清中透明质酸(HA)、层黏连蛋白(LN)、Ⅲ型前胶原(PCⅢ)及Ⅳ型胶原(Ⅳ-C)表达水平;生化法检测肝组织中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水平; ELISA法检测肝组织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6(IL-6)和白介素-1β(IL-1β)含量;蛋白质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测定肝组织中α-SMA、TGF-β1相对表达量;通过苏木精-伊红(HE)染色和Masson染色,显微镜下观察比较肝组织病理学变化。结果:与模型组比较,叶下珠各剂量组能明显降低大鼠血清中ALT、AST、LN、HA、PCⅢ和Ⅳ-C含量;并显著降低肝组织中MDA、TNF-α、IL-6及IL-1β水平,升高GSH-Px和SOD活性;下调肝组织纤维化相关蛋白TGF-β1、α-SMA表达;病理切片显示肝组织炎症坏死程度和肝纤维化病变程度明显改善。结论:叶下珠对CCl4诱导的肝纤维化大鼠具有明显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抑制氧化应激、炎症反应,调控α-SMA、TGF-β1蛋白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Pilon骨折手术治疗方法及疗效。方法对2001年2月至2006年4月接受手术治疗的46例Pilon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按Ruedi-Allgower骨折类型和软组织损伤程度将46例分成两组,A组17例,为Ⅰ型及Ⅱ型软组织损伤较轻者,采用切开复位解剖接骨板内固定治疗;B组29例为Ⅱ型及Ⅲ型软组织损伤严重者,行两阶段分步治疗。结果46例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8~60个月,平均30个月。46例均骨性愈合。A组Ⅰ型、Ⅱ型优良率分别为85.7%、80%,B组Ⅱ型、Ⅲ型优良率分别为78.6%、60%。结论根据骨折情况及软组织损伤程度选择适宜的治疗及手术时机是Pilon骨折取得良好治疗效果的关键。  相似文献   
10.
李跃龙 《现代保健》2009,(22):74-75
目的评价跟骨解剖型接骨板治疗跟骨骨折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4月至2008年6月收治的采用切开复位解剖形接骨板内固定治疗严重跟骨骨折26例(30足),按Sanders分型:Ⅱ型8足,Ⅲ型20足,Ⅳ型2足。结果所有患者均得随访,平均随访15个月(10~20个月)。根据Maryland足部评分系统评价术后疗效:优17足(56.7%),良8足(26.7%),可5足(16.6%),优良率83.4%。结论切开复位跟骨解剖型接骨板是治疗严重跟骨骨折的一种有效可靠的方法,固定稳定,可早期功能锻炼,减少骨折关发症,治疗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