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0篇
外科学   4篇
预防医学   3篇
  2018年   2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1篇
  200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正随着微创外科的迅猛发展,设备、器械更新升级,技术不断提高,微创外科领域新技术新方法层出不穷,操作技巧的技术改进更是各有所长,从传统开腹手术到腹腔镜手术,从三孔到两孔、单孔到经脐或经自然腔道手术和机器人辅助手术,一些以往的禁忌证在一定条件下逐渐变为适应证。新技术的报道可以为国内或国际首例[1~3](需要省级以上单位的  相似文献   
2.
应用中国知网(CNKI)学术文献总库中的中国引文数据库、中国学术期刊网络出版总库对《中国微创外科杂志》2001~2010年发表的81篇被引频次≥20的高被引论文进行统计分析,分析高被引论文的发表时间、栏目、作者、作者单位,为编辑策划、选题组稿、组织专题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3.
由《中国微创外科杂志》(Chinese Journal of Minimally Invasive Surgery,CJMIS)编辑部/编辑委员会、美国腹腔镜内镜外科医师协会(The Society of Laparoendoscopic Surgeons,SLS)、美国腹腔镜内镜外科医师协会杂志(Journal of the Society of Laparoendoscopic Surgeons,JSLS)、  相似文献   
4.
21世纪是微创外科迅猛发展的时代.随着新器械、新材料、新技术的进步以及临床经验的积累,微创外科将向新的高度发展.微创外科是传统外科的延伸和发展,其疗效必须达到与传统外科相似、等同或更佳[1],因此,比较微创手术与传统或常规手术疗效的对照研究在微创外科论文中占很大比重.但是在审稿过程中,我们发现微创外科对照研究论文存在的问题较多,如缺少对照组、对照组不恰当、对照研究未采用随机、设立对照但未进行可比性分析等,这样的论文很难谈及结果的可靠性、结论的可信性和临床应用价值.本文旨在分析微创外科对照研究论文的常见错误,引起作者与读者对该问题的重视,提高微创外科对照研究论文的科学性.  相似文献   
5.
以2011年版《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核心版)》外科学类影响因子排名前10名的期刊为样本,对2010年发表的2129篇论文的出版时滞进行调查统计,结果显示10种期刊2010年的出版时滞为(148.1±87.4)d,比刘雪立2003年报道的2002年我国58种中文医学期刊的出版时滞(8.605±4.597)个月明显缩短。出版时滞最短的期刊是《中国美容整形外科杂志》,为(95.7±34.0)d,最长的期刊是《中国微创外科杂志》,为(267.7±145.7)d,二者相差172 d;出版时滞最短的论文仅为4 d,最长的论文为646 d,二者相差642 d。按2007年朱晓东等学术类期刊年平均报道时差标准,<90 d为5分,90~<120 d为4分,120~<180 d为3分,180~<210 d为2分,≥210 d为0分,10种外科学类期刊年平均报道时差评分平均3.1分,其中《临床骨科杂志》、《中国美容整形外科杂志》、《中国实用外科杂志》、《腹腔镜外科杂志》评分为4分,《中国微创外科杂志》评分为0分,其余5种杂志评分为3分;2129篇论文中,504篇(23.7%)评分为5分,474篇(22.3%)评分为4分,622篇(29.2%)评分为3分,191篇(9.0%)评分为2分,338篇(15.9%)评分为0分。由此得出结论,2010年外科学类影响因子排名前10名期刊的平均出版时滞比2002年58种中文医学期刊明显缩短,但10种期刊的出版时滞差别较大,4种期刊年平均报道时差评分较高。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10种外科学综合类期刊零被引论文的特征。方法选择《2016年版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核心板)》10种外科学综合类期刊,在中国知网CNKI中检索2011年发表的零被引论文,分析10种期刊零被引论文的作者数量、第一作者所属机构、基金资助情况、论文篇幅和类型。结果零被引论文共435篇,零被引率为7.0%~20.0%,其中《中国实用外科杂志》居首位,影响因子排第2位,最低的是《中国微创外科杂志》。署名2~5位作者的零被引论文比例最高,占75.9%(330/435),1位作者零被引论文比例最低,占8.5%(37/435)。零被引论文第一作者所属机构中,省部级医院/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所占比例最高(49.0%),其次为市级医院/医学院附属医院(42.3%)。零被引论文无基金所占比例最高,达87.1%(379/435),国家级基金所占比例最低,为3.9%(17/435)。435篇零被引论文的平均篇幅是2.3页。零被引论文类型临床研究所占比例最高,占57.9%(252/435),其次为病例报告,占22.8%(99/435)。结论 10种外科学综合类期刊2011年零被引率与影响因子关系不大。零被引论文中,署名2~5位作者占大多数,第一作者所属机构以省市级医院为主。零被引论文无基金资助占大多数,论文类型以临床研究和病例报告为主。  相似文献   
7.
通过2006~2010年《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核心版)》对我国2006~2010年48种外科学类期刊自引率进行分析,结果显示2006~2010年48种外科学类期刊自引率[用中位数(最小值~最大值)表示]分别为0.06(0.01~0.49),0.05(0.01~0.44),0.065(0.01~0.43),0.06(0.02~0.42),0.06(0.02~0.39),各年度自引率无显著性差异(χ2=1.367,P=0.850)。以自引率≥0.2为过度自引,2006~2010年过度自引的期刊分别为4种(8.3%)、4种(8.3%)5种(10.4%)、5种(10.4%)、5种(10.4%)。2009、2010年影响因子排名前十名的期刊自引率明显高于其余38种期刊[0.11(0.04~0.40) vs. 0.06(0.02~0.42),Z=-2.103,P=0.035;0.09(0.05~0.28) vs. 0.06(0.02~0.39),Z=-2.254,P=0.012]。2006、2007、2010年总被引频次排名前十名的期刊自引率均明显高于其余38种期刊[0.085(0.05~0.49) vs. 0.065(0.01~0.29),Z=-2.206,P=0.027;0.07(0.05~0.44) vs. 0.05(0.01~0.32),Z=-2.221,P=0.026;0.10(0.04~0.26) vs. 0.06(0.02~0.39),Z=-2.052,P=0.040]。2006~2010年48种外科学类期刊的自引率与影响因子呈正相关(r=0.547,P=0.000; r=0.562,P=0.000;r=0.510,P=0.000;r=0.458,P=0.001;r=0.489,P=0.000),自引率与总被引频次呈正相关(r=0.524,P=0.000;r=0.562,P=0.000;r=0.399,P=0.005;r=0.357,P=0.013;r=0.335,P=0.020)。由此得出结论,2006~2010年48种外科学类期刊自引率参差不齐,差别较大,少数期刊存在过度自引现象;2006~2010年48种外科学类期刊自引率与影响因子和总被引频次呈正相关性。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