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5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4篇
妇产科学   24篇
基础医学   31篇
临床医学   6篇
内科学   2篇
皮肤病学   1篇
神经病学   1篇
外科学   8篇
综合类   29篇
预防医学   15篇
中国医学   3篇
肿瘤学   9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2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15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13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3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胆固醇酯转运蛋白(CETP)在PCOS患者中的基因多态性和血脂、性激素的关系,以进一步认识PCOS脂代谢的特点。方法:应用PCR酶切方法检测108例PCOS患者及60例对照组的CETPTaqIB位点基因多态性。结果:CETPTaqIB基因频率及基因型分布在两组间分布差异无显著性。结论:CETPTaqIB基因多态性影响PCOS患者的HDLC水平,该基因在PCOS患者分布与正常人群分布无差异性。  相似文献   
2.
我们对采用PCR和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鉴别出的37例DNA完全来自父方的遗传学完全性葡萄胎(g-CHM)进行基因组中CTTtriplex系统各基因座位(CSF1PO、TPOX和TH01)等位基因分布的分析,并初步研究了这些等位基因分布与临床预后的关系。结果显示,在37例g-CHM中,CSF1PO座位中3个等位基因(11,12和14)和TPOX座位中的1个等位基因(11)的出现率与它们在北京地区人群中的基因频率差异显著;g-CHM中CSF1PO、TPOX和TH01基因座位杂合度显著低于北京地区人群的杂合度(P值均远小于0.01);在23例良性g-CHM和10例侵袭性g-CHM中:CSF1PO座位的等位基因10、11在良性中的出现率高于在侵袭性g-CHM中(P=0.026148),等位基因12在良性中的出现率低于在侵袭性g-CHM中(P=0.023879);TPOX座位的等位基因8在良性中的出现率高于在侵袭性g-CHM中(P=0.004322),而等位基因11在良性中的出现率低于其在侵袭性g-CHM中(P=0.008671)。上述结果提示,葡萄胎基因组中存在某些等位基因分布与在人群中的分布不同,而且葡萄胎是否具有侵袭性也和某些等位基因的出现率过高或过低有相关性,这些与侵袭性有关的等位基因可能成为预测葡萄胎是否具有侵袭性的标志物。  相似文献   
3.
目的 :了解促排卵治疗对黄体中期子宫内膜雌激素受体 (estrogenreceptor,ER)、孕激素受体 (progesteronereceptor,PR)及其mRNA表达的影响。方法 :应用光学显微镜检测着床窗口子宫内膜、采用免疫组化及原位杂交方法检测正常及多囊卵巢综合征 (polycysticovariansyndrome ,PCOS)妇女促排卵治疗后子宫内膜黄体中期ER、PR及其mRNA的表达 ,放射免疫法测定同期血中雌激素 (estradiol,E2 )及孕激素 (progesterone,P)水平。 结果 :正常妇女黄体中期子宫内膜组织形态 2 2例中有 2 0例为分泌中期改变 ,2例为分泌早期改变。ER、PR弱表达 ,ERmR NA及PRmRNA的表达也较弱 ,而PCOS妇女治疗后黄体中期氯米芬 9/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组及氯米芬 /绝经期促性腺激素 /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组各 15例分别有 8/ 15及 7/ 15光镜下为分泌中期改变 ,其它为分泌早期改变。ER、PR的表达增强 ,其基因的表达也明显增强 ,血清P的水平相对较低。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 /绝经期促性腺激素 /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组共 10例 ,E2 、P及P/E2 接近对照组 ,上述标志物的表达与对照组相似。但 3组PCOS分泌中期子宫内膜均有不同程度的间质增生、致密 ,腺体与间质发育不同步 ,且间质致密处ER、PR及其mR NA表达均下降。结论 :氯米芬 /人绒毛膜促性腺  相似文献   
4.
复方口服避孕药治疗痤疮与多毛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口服避孕药自 2 0世纪 6 0年代问世以来 ,受益的妇女已过数亿 ,已经成为一种可靠、简便、经济的避孕方法。 4 0年来 ,国内外对其药理作用、临床有效性及长期使用的安全性进行了广泛深入的研究。随着新一代复方口服避孕药的出现 ,其安全性得到进一步提高 ,而且在女性非避孕方面的临床应用也越来越广泛。目前复方口服避孕药除了避孕之外 ,在调节月经周期、治疗高雄激素血症等疾病时也常常将其作为首选药。本文将介绍复方口服避孕药在治疗高雄激素血症所致的痤疮、多毛中的应用。1 痤疮、多毛的发病机理1.1 痤疮的致病因素 痤疮的致病因素较…  相似文献   
5.
两种冷冻保护剂玻璃化冷冻小鼠卵巢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两种玻璃化冷冻保护剂对小鼠卵巢组织学和功能的影响。方法:将23只4周龄ICR雌鼠随机分为新鲜卵巢移植组(6只)、去势组(5只)、EG40组(6只)和ED20组(6只)。EG40组和ED20组分别应用乙二醇(EG)和联合应用EG与二甲基亚砜(DMSO)玻璃化冷冻小鼠卵巢组织,一周后解冻,将一部分复苏卵巢组织自体移植入小鼠肾被膜下,另一部分组织行组织学观察。移植术后5d开始观察所有小鼠的动情周期,一个月后处死小鼠,对存活的卵巢组织行组织学观察。结果:EG40组、ED20组和新鲜卵巢移植组小鼠动情周期出现率均为100%,出现动情周期的天数分别为10.2±1.2d、8.0±0.9d和6.8±1.0d,EG40组动情周期出现天数明显多于新鲜卵巢移植组(P<0.01);ED20组与新鲜卵巢移植组差异无显著性(P>0.05)。移植存活的卵巢组织内可见不同发育阶段的卵泡,形态正常,但冻融卵巢组织内卵泡数量比新鲜组织少。结论:联合应用玻璃化冷冻保护剂EG和DMSO对小鼠卵巢组织学和功能的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葡萄胎受精类型与恶变的关系。方法应用激光捕获显微切割技术(LCM)获取150例病理学诊断为葡萄胎的病理蜡块组织中的滋养细胞,提取DNA;用16个位点复合微卫星序列PCR方法对DNA进行分析,明确受精类型;通过追踪患者刮宫后血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变化判断葡萄胎是否恶变。对受精类型和恶变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成功提取126例葡萄胎标本DNA液。其中86例DNA完全来自父方的遗传学完全性葡萄胎中恶变15例,DNA来自双亲的单倍体卵子双精子受精的遗传学部分性葡萄胎40例中恶变1例,二者恶变率相比P<0.05。遗传学完全性葡萄胎中空卵单精子受精的纯合性葡萄胎56例,恶变11例,空卵双精子受精的杂合性葡萄胎30例,恶变4例。纯合、杂合葡萄胎恶变率相比P>0.05。结论 DNA完全来自父方的遗传学完全性葡萄胎与DNA来自双亲的遗传学部分性葡萄胎相比易于恶变,前者恶变发生与其纯、杂合性无关。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究超脉冲二氧化碳点阵激光治疗稳定期白癜风的临床效果。方法 以我院2019年1月-2020年10月收治的80例稳定期白癜风患者为研究对象,通过简单随机化法分为对照组(n=40)和试验组(n=40),对照组采用常规药物治疗,试验组则在对照组基础实施超脉冲二氧化碳点阵激光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生活质量评分、炎性因子水平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试验组的总有效率为90.00%,高于对照组的70.00%(P<0.05);两组治疗后生活质量评分均高于治疗前,且试验组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炎性因子水平均低于治疗前,且试验组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与常规药物治疗相比,超脉冲二氧化碳点阵激光治疗效果更佳,可有效改善患者生活质量,降低炎性因子水平,且不会增加不良反应,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胆固醇酯转运蛋白(CETP)在绝经后妇女中的基因多态性表达及其和血脂代谢的关系。 方法 采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方法检测 59 例绝经后妇女、40 例月经正常的健康志愿者CETP基因第1内含子174位点TaqI B的基因型。 结果 2种等位基因和3种基因型在两组之间的分布比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05),B2 B2 基因型的血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的浓度显著高于B1B1及B1B2基因型,分别为(1 .46±0. 20)、(0 .90±0 .21)和(1. 25±0. 22)mmol/L,各基因型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1)。采用二维 logist回归分析发现,B2B2基因型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相关(P<0 .01)。 结论 CETP基因第1内含子的 174 位点多态性可影响绝经后妇女的脂代谢,是血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的重要相关因素。  相似文献   
9.
庆典仪式纪要 2011年5月7日下午,《中国微创外科杂志》编辑部在北京友谊宾馆隆重举办了《中国微创外科杂志》创刊十周年庆典暨第四届编委会第一次全体委员会议。黄志强院士、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缺氧诱导因子-1α(hypoxia-inducible factor 1α,HIF-1α)及其靶基因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和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受体-1(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1,VEGFR-1)在双胎输血综合征(twin-to-twin transfusion syndrome,TTTS)患者胎盘组织中的表达。方法:双胎分娩后,取20例单绒毛膜双胎妊娠(其中TTTS 10例,未发生TTTS的对照组10例)两胎儿脐带下方胎盘组织,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对胎盘组织中HIF-1α及其靶基因VEGF和VEGFR-1蛋白进行定位检测;采用蛋白免疫印迹及RT-PCR方法对其蛋白及mRNA进行定量检测。结果:HIF-1α主要定位于滋养层细胞及绒毛内毛细血管的内皮细胞中;VEGF主要定位于滋养细胞、血管内皮细胞及绒毛间质细胞内;VEGFR-1主要定位在绒毛滋养细胞及血管内皮细胞内;TTTS胎盘组织中供血儿HIF-1α及其靶基因VEGF、VEGFR-1的蛋白及mRNA表达水平显著高于受血儿及对照组(P<0.001),而受血儿表达与对照组相比无明显变化(P>0.05),对照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单绒毛膜双胎胎盘形成早期,局部HIF-1α、VEGF和VEGFR-1表达增高,可能影响胎盘血管生成并致TTTS的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