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1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2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摘要】目的 探讨分析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euron specific enolase,NSE)、中枢神经特异蛋白(soluble protein-100β,S100β)、白细胞介素-6(IL-6)与烧伤患者脓毒症相关性脑病(sepsis associated encephalopathy,SAE)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2015年4月至2019年6月郑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100例烧伤脓毒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是否发生SAE将其分为SAE组22例与非SAE组78例,对比两组患者血清NSE、S100β、IL-6水平,并分析血清NSE、S100β、IL-6与SAE的相关性。结果 SAE组患者血清NSE、S100β、IL-6水平均显著高于非SAE组(t=5.334、4.111、8.623,P均=0.000);Spearman相关系数分析结果显示,血清NSE、S100β、IL-6水平与SAE均具有显著相关性(r=0.323、0.307、0.246,P=0.001、0.002、0.014)。结论 血清NSE、S100β、IL-6水平与SAE具有相关性,动态监测烧伤脓毒症患者血清NSE、S100β、IL-6水平对降低SAE的发生风险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糖尿病创面是糖尿病患者的常见并发症, 近年来其发病率不断上升, 且临床预后较差, 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 逐渐成为糖尿病治疗的重点和难点。非编码RNA作为调控基因表达的RNA, 可调控许多疾病的病理生理过程, 在糖尿病创面的愈合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该文对3种常见非编码RNA在糖尿病创面愈合过程中的调控作用、诊断价值、治疗潜力进行了综述, 从基因层面和分子水平上为糖尿病创面的诊疗提供了新思路。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危重烧伤患者感染创面病原菌分布、耐药性及感染危险因素,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 选取59例危重烧伤创面感染患者为感染组,59例危重烧伤创面未感染患者设为未感染组,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统计分析感染组感染创面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对创面感染的危险因素进行单因素分析及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1)病原菌分布。59例危重烧伤创面感染患者共检出病原菌72株,其中革兰氏阴性菌47株,占比65.28%,以鲍曼不动杆菌、铜绿假单胞菌、肺炎克雷伯菌为主;革兰氏阳性菌24株,占比33.33%,以金黄色葡萄球菌、表皮葡萄球菌为主;真菌1株,为光滑念珠菌,占比1.39%。(2)耐药性。革兰氏阴性菌中鲍曼不动杆菌对头孢他啶、哌拉西林的耐药率均为100%,对头孢吡肟、哌拉西林/他唑巴坦、环丙沙星的耐药率均为95.00%,对多粘菌素B、美满霉素无耐药性;铜绿假单胞菌对庆大霉素、哌拉西林的耐药率分别为90.00%、80.00%,对多粘菌素B无耐药性;肺炎克雷伯菌对头孢他啶、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头孢哌酮/舒巴坦、庆大霉素、阿米卡星、环丙沙星的耐药率均为100%,对美满霉素无耐药性。革兰氏阳性...  相似文献   
4.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的不断发展,60岁以上的老年人口已经超过2.3亿,老年压疮逐渐成为社会上不可忽视的问题。老年压疮治疗不仅花费高,周期长,而且往往合并多种慢性疾病,不正规及欠缺的治疗往往导致伤口进一步恶化、伤口不愈合等严重的后果。如何预防及治疗压疮是现如今医务工作者及相关护理人员高度关注及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就近年来关于老年压疮的病因、形成机制、易发部位、预防及治疗方案进行研究,将相关研究的新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医用臭氧自体血回输治疗对烧伤脓毒症相关性脑病患者血清炎性因子及脑多普勒血流灌注的影响,观察其临床疗效,初步探讨其治疗机制。方法回顾性收集2015-08-2019-05郑州市第一人民医院烧伤重症监护室接诊的90例烧伤并发脓毒性脑病患者的临床资料。随机分为对照组(46例)和治疗组(44例),2组基础用药为醒脑静,均连续治疗7 d,治疗组加用臭氧自体血回输治疗,1次/d,持续治疗7 d;对照组仅基础治疗。比较2组临床疗效,比较2组治疗前及治疗后第7天APACHE-Ⅱ评分、GCS评分变化,比较2组治疗前及治疗7 d后经颅多普勒血流变化值,第1、3、7天血清IL-1、IL-6、TNF-α、S100β水平。结果治疗7 d后治疗组的治疗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χ2=3.9514,P=0.0468)。治疗前2组APACHE-Ⅱ评分(t=0.0642,P=0.9490)、GCS评分(t=1.8799,P=0.0634)无显著性差异;治疗后2组APACHE-Ⅱ评分(t=3.7972,P=0.0003)、GCS评分(t=4.9342,P=0.0001)均显著改善,治疗组APACHE-Ⅱ评分低于对照组,GCS评分高于对照组。经颅多普勒血流变化值,2组治疗前双侧大脑中动脉平均血流速度(t=0.2289,P=0.8195)、收缩期血流速度(t=0.2232,P=0.8239)、舒张期血流速度(t=1.8682,P=0.0651)、搏动指数(t=1.1441,P=0.2557)、脑血流指数(t=0.7457,P=0.4578)及平均动脉压(t=1.8682,P=0.0651)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治疗7 d后2组双侧大脑中动脉平均血流速度(t=3.9336,P=0.0002)、收缩期血流速度(t=2.0010,P=0.0486)、舒张期血流速度(t=3.4699,P=0.0001)、脑血流指数(t=4.3522,P=0.0001)及平均动脉压(t=2.2081,P=0.0298)均上升,搏动指数(t=3.4277,P=0.0001)均下降,且治疗组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前血清炎症指标IL-1(t=0.8707,P=0.3863)、IL-6(t=0.5069,P=0.6135)、TNF-α(t=0.8504,P=0.3956)、S100β(t=0.4729,P=0.6374)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7 d后均降低;治疗组IL-1(t=11.4263,P=0.0001)、IL-6(t=14.1126,P=0.0001)、TNF-α(t=11.7812,P=0.0001)、S100β(t=5.2239,P=0.0001)下降程度优于对照组。2组均未发生严重不良反应。结论医用臭氧自体血治疗可有效改善烧伤脓毒性脑病患者临床症状,稳定各项生命体征,纠正患者脑部血流灌注不足,降低患者血清炎症因子IL-1β、TNF-α、S100β水平,临床效果可靠。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丁酸钠对严重烫伤大鼠肺血管内皮糖萼层的保护作用及可能机制。 方法将144只成年雄性SD大鼠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成假伤+盐水组(n=24),假伤+丁酸钠组(n=24),烫伤+盐水组(n=48),烫伤+丁酸钠组(n=48)。制作50%总体表面积Ⅲ度烫伤模型:烫伤+盐水组和烫伤+丁酸钠组大鼠麻醉、备皮后置于80 ℃水浴锅中(背部15 s,腹部8 s,双下肢15 s),假伤+盐水组和假伤+丁酸钠组大鼠浸入37 ℃水相同时间。假伤+丁酸钠组和烫伤+丁酸钠组立即皮下注射丁酸钠(300 mg/kg);假伤+盐水组和烫伤+盐水组立即皮下注射0.5 mL 0.9%氯化钠溶液。于伤后3、6 h分别处死动物并取材,测定肺泡灌洗液蛋白(BALF)浓度,肺湿干重比;采用蛋白质印迹法和酶联免疫法检测肺组织多配体蛋白聚糖-1(SDC-1)、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蛋白表达和含量率的变化。数据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和Newman-Kueuls法。 结果(1)伤后3、6 h,烫伤+盐水组BALF蛋白浓度分别为(0.657 5±0.045 5)、(0.684 1±0.076 0) mg/mL,高于假伤+盐水组[(0.476 6±0.065 8) mg/m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q=7.188、8.243,P值均小于0.05);伤后3、6 h,烫伤+盐水组肺湿干重比分别为4.545 1±0.444 4,4.795 1±0.606 6,均高于假伤+盐水组(2.636 0±0.157 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q=10.950、12.380,P值均小于0.05)。伤后3、6 h,烫伤+丁酸钠组BALF蛋白浓度分别为(0.541 0±0.071 )、(0.538 1±0.063 6) mg/mL,均低于烫伤+盐水组[(0.657 5±0.045 5)、(0.684 1±0.076 0) mg/m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q=4.610、5.799,P值均小于0.05);且伤后3、6 h,烫伤+丁酸钠组肺湿干重比值3.626 6±0.446 1、3.477 9±0.510 7,均低于烫伤+盐水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q=5.269、7.555,P值均小于0.05)。(2)蛋白质印迹法检测结果显示,伤后3、6 h,烫伤+盐水组肺组织SDC-1表达水平分别为0.376 1±0.075 7、0.329 8±0.074 9,假伤+盐水组肺组织SDC-1表达水平均为1.000 0±0,2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q=13.280、14.260,P值均小于0.05)。伤后3、6 h,烫伤+丁酸钠组肺组织SDC-1表达水平分别为0.760 5±0.207 1、0.678 3±0.117 9,均高于烫伤+盐水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q=8.180、7.417,P值均小于0.05)。伤后3、6 h,烫伤+盐水组肺组织MMP-9、VEGF表达水平分别为(MMP-9:2.683 4±0.318 8、2.655 6±0.448 9;VEGF:3.806 3±0.703 8、2.850 0±0.396 3),假伤+盐水组MMP-9、VEGF表达水平均为1.000 0±0,烫伤+盐水组均低于假伤+盐水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MMP-9: q=9.356、9.202),(VEGF: q=12.700、8.375); P值均小于0.05 ]。伤后3、6 h,烫伤+丁酸钠组肺组织MMP-9、VEGF表达水平分别为(MMP-9:0.995 2±0.378 5、1.527 1±0.342 8;VEGF:1.574 6±0.216 0、1.721 5±0.341 8),均低于烫伤+盐水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MMP-9: q=9.383、10.100),(VEGF: q=6.272、5.108); P值均小于0.05]。(3)酶联免疫法检测结果显示,伤后3、6 h,烫伤+盐水组与假伤+盐水组比较,肺组织MMP-9、VEGF蛋白含量均显著增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MMP-9: q=8.850、8.436), (VEGF:q=9.090、9.186); P值均小于0.05];SDC-1蛋白含量显著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q=8.296、8.331,P值均小于0.05)。伤后3、6 h,烫伤+丁酸钠组肺组织MMP-9、VEGF蛋白含量均低于烫伤+盐水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MMP-9: q=6.579、6.939),(VEGF:q=7.853、7.768);P值均小于0.05];SDC-1蛋白含量高于烫伤+盐水组(q=6.265、4.456,P值均小于0.05)。 结论丁酸钠能减轻严重烫伤大鼠肺组织水肿,保护肺血管内皮糖萼层,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抑制MMP-9和VEGF通路相关。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脑缺血缺氧性损伤标志物在烧伤脓毒症患者脓毒症相关性脑病(SAE)早期诊断中的价值。方法:采用回顾性病例系列研究方法。2018年10月—2021年5月,郑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41例符合入选标准的烧伤脓毒症患者,其中男23例、女18例,年龄18~65(35±3)岁。按住院期间是否发生SAE,将患者分为SAE组(2...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