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16篇
  免费   29篇
  国内免费   32篇
耳鼻咽喉   1篇
儿科学   1篇
妇产科学   2篇
基础医学   33篇
口腔科学   23篇
临床医学   54篇
内科学   46篇
神经病学   3篇
特种医学   14篇
外科学   24篇
综合类   142篇
预防医学   34篇
眼科学   17篇
药学   48篇
中国医学   111篇
肿瘤学   24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24篇
  2022年   29篇
  2021年   18篇
  2020年   26篇
  2019年   19篇
  2018年   21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11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29篇
  2013年   25篇
  2012年   23篇
  2011年   40篇
  2010年   33篇
  2009年   29篇
  2008年   21篇
  2007年   20篇
  2006年   30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19篇
  2003年   22篇
  2002年   15篇
  2001年   15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11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8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7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中医药防治肿瘤有数千年历史,且疗效确切。中医药防治肿瘤,以中医理论为指导,采用辨证论治,通过中药复方,在干预癌前病变、提高肿瘤患者生活质量、预防转移复发、抗肿瘤多药耐药、减毒增效、带瘤生存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充分体现了整体调节的优势和特色。本文结合中医药防治肿瘤的优势与特色,提出中医药防治肿瘤面临新的发展契机;基于本学科特点和学术研究方向,界定中医肿瘤学科的内涵与外延,提出以"融合、创新"为中医肿瘤学科发展的切入点,加强中医理论研究和临床应用研究为中医肿瘤学科发展和复兴的前提。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究翁连解毒汤治疗浊毒内蕴型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临床疗效及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选取2016年2月至2018年12月在攀枝花学院附属医院收治的浊毒内蕴型UC患者13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入院先后顺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65例。对照组常规西医治疗,观察组加用翁连解毒汤,观察2组治疗前、完成治疗后T细胞、NK细胞、炎性反应因子、凝血功能、生命质量变化,完成治疗后总结疗效。结果:观察组患者在NK细胞、T淋巴细胞组成、CR、TNF-α、IL-1 β、ESR、内毒素、IL-10、FIB、PLT、APTT改善方面的效果较对照组更优,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完成治疗后的生命质量量表各维度评分及总评分改善效果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且临床总有效率和组织病理学疗效率均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翁连解毒汤能抑制浊毒内蕴型UC炎性反应,改善高凝状态,提高机体免疫功能,从而提高疗效和生命质量。  相似文献   
3.
目的 观察表皮生长因子受体抑制剂AG1478和内分泌治疗联合应用对乳腺癌荷瘤裸鼠移植瘤生长的影响.方法 应用MCF-7乳腺癌细胞建立裸鼠动物模型,当肿瘤体积在100~200 mm3时,按肿瘤体积大小将裸鼠随机分成溶剂对照组、AG1478组、三苯氧胺(TAM)组、AG1478+TAM组,分别给予空白溶剂、AG1478腹腔注射、TAM灌胃、AG1478腹腔注射和TAM灌胃.同时给药6周,动态观察移植瘤生长,用药结束后2d处死裸鼠,取肿瘤称重、计算肿瘤体积(V=长径×短径2×π/6)、抑瘤率([(V对照组-V实验组)/V对照组]×100%).结果 各组裸鼠体重和肿瘤体积在治疗前具有均衡性.用药期间,溶剂对照组肿瘤生长最快,AGl478组次之,TAM组肿瘤生长较缓慢,而AGl478+TAM组肿瘤有缩小趋势.用药结束后,各组的抑瘤率分别为AG1478组30.4%,TAM组62%,AG1478+TAM组84.8%,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AG1478对乳腺癌裸鼠移植瘤具有抑制作用,也可以加强三苯氧胺的抑瘤效果,两者有明显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4.
听觉器官是人类获取外界信息的重要感官,我们依赖听觉与这个有声的世界相互联系,同时也获得社会的融人感和自身的安全感。但有些人的听力由于各种原因出现问题,听力下降患者无法与周围世界建立有效联系,生活质量也会随之下降。随着3月3日全国爱耳日的到来,希望全社会的人都能重视听力的保护。  相似文献   
5.
双侧乳腺癌术后恶性神经鞘瘤1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1 病例报告 女,44岁.1995-03发现右乳腺无痛性肿块,1995-07再次发现左乳腺无痛性肿块,病理:双侧乳腺浸润性导管癌,腋窝淋巴结均未见癌.于1995-09-28行双侧乳腺癌改良根治术,术后行6周期CMF方案化疗和外放疗1个疗程.2001年开始自扪及左大腿内侧有1 cm×1 cm的无痛性肿块,拟诊为脂肪瘤未行治疗,2003年以来肿块增大明显,伴左下肢麻木不适.查体:浅表淋巴结未扪及,左右乳腺缺如,左大腿内侧扪及3 cm×5 cm肿块,质硬,无压痛.2003-07-25行左大腿内侧肿块切除术,病理:大体灰白色结节,5 cm×2.5 cm×1.5 cm,有包膜,切面有编织状结构.光镜:肿物由梭形细胞构成,呈编织状结构,部分区域可见明显栅栏结构,其中有少数瘤细胞细胞核异型性明显,可见少数核分裂相,间质有水肿和粘液变性,免疫组化及特染:S-100( ),Actin( /-),Vim(-).诊断:恶性神经鞘瘤.  相似文献   
6.
肠系膜静脉血栓的影像诊断和溶栓治疗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目的 报告肠系膜静脉血栓(MVT)血管造影的基本征象和留置导管溶栓治疗的初步经验。资料与方法 4例患者,男3例,女1例,平均年龄42岁。原发疾患分别是肾病综合征、肝细胞性肝癌、胰腺炎和剖宫术后。2例有腹部超声检查。4例均经肠系膜上动脉(SMA)插管造影诊断为MVT。随后留置导管,直接实施尿激酶灌注溶栓及抗凝。结果 MVT血管造影的基本征象是:(1)SMA及其分支痉挛和显影时间延长。(2)肠系膜上静脉(SMV)延迟显影或几乎不显影。(3)SMV主干或较大分支内的充盈缺损。(4)肠壁增厚,肠腔内对比剂存留和网膜静脉迂曲扩张。尿激酶(或组织溶栓剂)和肝素治疗后3~10天复查,上述征象消失,SMV显影时间正常,血流通畅。患者临床症状亦改善,免去了手术治疗。结论 选择性SMA造影为临床怀疑MVT时直接观察SMV血流状态的准确诊断手段,并可同时实施经SMA导管尿激酶灌注溶栓及观察疗效。  相似文献   
7.
本文采用三维位移测量方法,测试10例离体人膝标本的胫股关节三维运动特性。发现屈膝过程中,胫股运动也具有典型的三维运动特点。其中在屈膝初期的30°内,胫骨内旋最明显并伴有胫骨内翻现象,平均内旋8°,内翻6-7mm,膝关节完全伸直时胫股扣锁使膝关节稳定,屈曲时胫股“解锁”使膝关节松弛,具重要的临床意义,同时提示,在解释传统的胫股扣锁现象时不应遗漏伴随发生的胫骨内/外翻现象。  相似文献   
8.
聚氯乙烯尘肺一例报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有关聚氯乙烯粉尘对肺脏危害程度的报道,各家评价意见不一。1970年由法国报道了确诊的第一倒[1];1978年Arnaud报道了第二例[2]。我所1986年经现场调查和临床检查确诊一例,报道如下: 卫××,男,55岁,上海籍。因咳嗽4年进行  相似文献   
9.
膝关节 Q 角变化规律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研究利用精密三维位移测读仪,研究分析了Q角的变化趋势,以及对髌股关节运动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Q角是一空间夹角,随屈膝角的增大而增大。力线在平面上的投影所呈的平面夹角Qp也就是通常所指的Q角,在屈膝15°左右达最大,而在90°左右达最小。整个屈膝过程中,QP在5°-15°之间变化,变化幅度达10°左右。  相似文献   
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