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8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0篇
基础医学   3篇
临床医学   13篇
神经病学   4篇
特种医学   3篇
外科学   12篇
综合类   8篇
预防医学   13篇
药学   5篇
中国医学   8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腰痹舒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疗效分析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用中药腰痹舒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 3 1例 ,治愈 2 8例 ,有效 3例。治疗后随访 6~ 1 8个月 ,无 1例复发。与牵引、按摩、秋水仙碱内服对照组比较 ,中药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 (P<0 .0 5 )。经 CT检查 ,腰痹舒治愈后椎间盘的后突压迫、粘连均有不同程度的解除。提出可根据症状、体征将腰椎间盘出症的腰腿痛分为 1 0级。作为判断病情和疗程的主要指标。其治疗宜通经、化瘀散寒为主。  相似文献   
2.
膝关节是全身最易受损伤的关节。我国有关调查显示 ,正常人群中 ,患膝痛患者 30岁以下占30 .3% ,51~60岁组为 53 .4%。膝关节骨关节炎患膝痛率在 40岁以后明显增加 ,50岁以后增加更显著 ,一般人群患痛率 9.6 %。我国优秀运动员的运动损伤调查结果表明 ,膝关节损伤占全身总伤率的1 9 .2 5% ,为各种创伤之首[1 ] 。随着关节镜设备和操作技术的日趋完善 ,对膝关节损伤的诊断和治疗开始出现突破性进展 ,同时也开启了深入了解膝关节疾病本质的重要途径 ,开创了对膝关节治疗的新概念、新方法。1 膝关节镜外科技术的发展第一台膝关节镜于 1 92 0…  相似文献   
3.
临床治疗中,不少患者在进行关节置换后会发生术后感染。术后感染不仅对患者的恢复造成一定的阻碍,同时也会给患者带来延续治疗的痛苦。有相关报道指出,初次关节置换术后的感染率最高可达16%,需引起患者及医护人员的高度重视[1]。在此次调查中,笔者就关节置换术后感染的诊断与治疗进展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4.
梁潇  王靖  李晓声 《中国骨伤》2020,33(12):1106-1110
目的:评估肩关节镜下Double-pulley双排锚钉技术治疗IdebergⅠ型肩胛盂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2017年7月至2019年3月收治的8例接受肩关节镜下Double-pulley双排锚钉技术治疗的IdebergⅠ型肩胛盂骨折患者,男7例,女1例;左肩5例,右肩3例;年龄22~56岁,受伤至手术时间3~10 d。术前和术后拍摄肩关节X线片和行CT检查评估骨折严重程度和骨折愈合情况。运动功能评价采用美国肩肘外科(American Shoulder and Elbow Surgeons,ASES)评分和Constant-Murley评分。结果:所有患者获得随访,时间12~24个月,骨折愈合时间3~5个月。患者均未出现手术部位感染,术后肩关节CT显示骨折复位满意,未出现移位。肩关节运动功能恢复好,术后末次随访ASES评分85~97分,均较术前提高;Constant-Murley评分83~96分,均较术前提高。结论:肩关节镜下采用Double-pulley双排锚钉技术可以有效固定IdebergⅠ型肩胛盂骨折,对软组织损伤小,关节功能恢复好。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膝痛灵颗粒治疗膝关节骨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符合诊断标准的144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口服膝痛灵颗粒治疗;对照组口服筋骨痛消丸治疗,对比两组的综合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达92.6%,治愈率为56.4%;对照组分别为74.0%,40.0%;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膝痛灵颗粒,能明显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提高综合疗效,但其治疗机制有待进一步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关节镜技术治疗创伤性伸直型膝关节僵硬的可行性及效果。方法 关节镜下行膝关节粘连松解术治疗膝关节僵硬 18例 ,术中松解髌骨支持带 ,离断关节内粘连 ,在股中间肌与股骨干之间作切割分离 ,用骨刀、刨削器等清除硬化股中间肌及其粘连组织。术后应用CPM及主动锻炼股四头肌。结果 随访 3个月~ 2年 ,膝关节活动度均较术前显著改善 ,屈膝活动均达到 10 0°~ 12 0°;股四头肌肌力均恢复到 5级 ;未发现严重并发症。结论 关节镜技术松解膝关节粘连创伤小 ,功能锻炼早 ,恢复快 ,发生再粘连机会少 ,术后效果好 ,且可同时检查和治疗关节内其他病变  相似文献   
7.
羧甲基壳聚糖(carboxymethyl chitosan,CMCS)是由壳聚糖(chitosan)在适当条件下与氯乙酸反应制成的新型衍生物,是目前已知的天然多糖中唯一的碱性多糖,其化学名为聚(1,4)-2-乙酰氨基-2-脱氧-β-D葡萄糖。最先由法国人C.Rouget于1859年首先发现。近年来,CMCS在医药领域越来越受到青睐,本文就CMCS在医药领域方面的作用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8.
骨膜、软骨膜游离移植重建手指关节软骨的临床体会大连市第二人民医院(116011)隋云先李晓声林春荣我院应用骨膜、软骨膜游离移植重建手指关节软骨8例,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本组8例均为男性。陈旧性手指关节骨折脱位4例;外伤性手指关节强直4例(6个关节)...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80岁以上高龄患者人工关节置换手术治疗的疗效以及并发症的发生情况。方法对80岁以上高龄患者行人工关节置换手术,21例为全髋关节置换,18例为全膝关节置换。研究两组患者人工关节置换手术的疗效以及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全髋关节置换手术的生化指标TP、ALB降低;指标在治疗前后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全膝关节置换手术前后的TP、ALB差别不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GLB增高、A/G减小,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BMD和CRP在术前和出院时变化不大(P>0.05)。疼痛、功能、下肢畸形于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前,术后1、6个月评分逐渐增加,总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疼痛、关节功能、活动度、肌力状态、屈膝畸形、稳定性于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前,术后1、6个月评分逐渐增加,总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发症:全髋关节置换术切口皮肤坏死1例;全膝关节置换术深静脉栓塞1例;假体周围骨折2例;无死亡病例。结论 80岁以上人工关节置换手术在严格掌握适应证的情况下可以有效地避免术后并发症发生。  相似文献   
10.
内观疗法在精神科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膝关节半月板为纤维软骨组织,呈周缘厚、内缘薄的楔形,从平面上看为半月形,称为半月板。其填充于股骨髁与胫骨髁之间,有增强膝关节稳定性的作用。半月板结构和功能的特点决定了它是膝关节内最易受损伤的组织之一。在从事剧烈运动和特殊职业的人群中,半月板损伤的几率更高。半月板损伤的治疗包括手术治疗和非手术治疗,[第一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