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2篇
特种医学   2篇
外科学   10篇
综合类   8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1篇
中国医学   3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3篇
  1994年   3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74 毫秒
1.
李明祚 《上海医学》1994,17(5):285-286
股骨干骨折梅花型髓内钉固定术的并发症及处理上海市第八人民医院骨科李明祚梅花型髓内钉固定术治疗股骨干骨折具有手术简单,内固定坚强,能早期功能锻练,固定物易取出等优点,临床上广泛应用。但由于适应证选择不当、术中技术失误,钉的机械性能欠佳和术后护理等问题,...  相似文献   
2.
李明祚 《中国骨伤》1998,11(6):50-51
作者自1994年5月~1995年4月用可吸收内固定棒(PGA棒)和可吸收线(PGA线,商品名DEXON)作关节内骨折张力带内固定术共8例,疗效满意,报道如下。临床资料本组8例中男5例,女3例;年龄32~58岁;骸骨骨折4例,尺骨鹰嘴骨折2例,双踝骨折2例;除2例骸骨骨折为粉碎骨折外,余均为横型或短斜型骨折;8例均为新鲜骨折。治疗方法1.横型及短斜型骨折:将骨折部位正确复位并用巾钳夹紧,以与PGA棒直径相同的钻头平行地钻2个孔道,孔道尽量与骨折线垂直,用特制的助进器将2枚长度合适的PGA棒分别击入二个孔道。对骸骨骨折及外踝骨折,PGA…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健肾壮骨汤(JSZGT)治疗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的疗效。方法130例患者分为健肾壮骨汤治疗组90例,钙尔奇D治疗组40例。观察两组治疗前后临床症状和体征以及骨密度的改善情况。结果治疗后临床症状和体征的改善及BMD的增加值,JSZGT组优于钙尔奇D组,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健肾壮骨汤是治疗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的有效药物。  相似文献   
4.
急性上胫腓关节脱位临床上较罕见,一直未引起重视,故易漏诊.国内文献未见有报告,我们近几年来仅遇见7例,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
肠道气囊肿是一种少见的继发疾患,术前能明确诊断的不多,多于剖腹术中或尸检时发现[1、4]。作者就近年剖腹术中发现的4例作一临床分析。临床资料本组男性3例,女性1例。年龄:4例均为31~40岁之壮年。原发疾病:十二指肠球部溃疡并发幽门梗阻3例,结核性肠梗阻1例。症状及体征:除原发疾病的症状体征外,肠道气囊肿本身无特殊表现。其中1例十二指肠球部溃疡并  相似文献   
6.
7.
李明祚 《上海医学》1994,17(2):114-115
急性上胫腓关节脱位(附4例报告)上海市第八人民医院骨科李明祚急性上胫腓关节脱位临床上较罕见,常易漏诊。作者12年来遇见4例,报告如下。临床资料男性3例,女性1例。年龄17~32岁,平均22.5岁。单纯上胫腓关节脱位1例,合并同侧胫骨骨折3例。按Ogd...  相似文献   
8.
肩关节周围炎的综合疗法:102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83年至1991年对102例肩凝期肩周炎患者采用麻醉下手法松解+地塞米松溶液关节腔内注射+骨膜外敷及肩关节功能操练的综合治疗。轻型10例,中型43例,重型49例。98例得到随访,其中优58例(59,2%),良22例(22,5%),进步16例(16.3%),无效2例(2.0%)。分析了综合疗法的作用机理,指出骨膜对肩周炎有肯定疗效。积极主动的功能锻练是巩固疗效,防止再度粘连的重要步骤。  相似文献   
9.
患者男性,33岁,因腓总神经瘫痪于1984年5月10日入院。半年前,患者感左膝关节后外侧胀痛,无放射痛,无小腿感觉异常和肌力改变,无外伤史。经外院拟诊为肌纤维组织炎。入院前2个月曾在当地医院作左腓骨头后外侧强的松龙封闭,次日即出现左足下垂,踝背屈障碍伴左足背麻木。入院检查:左小腿外侧和左足背内侧感觉减退,左足下垂,左胫前肌,伸(足母)伸趾肌肌力均为O度,腓骨长短肌肌力Ⅱ°。肌电图检查提示左腓深神经支配肌呈完全失神经改变,腓浅神经支配肌呈部分失神经改变。术中所见:在持续硬膜外麻醉下作腓总神经探  相似文献   
10.
李明祚 《中国骨伤》1997,10(2):55-55
跟痛症是老年人的常见疾患,严重者可影响患者的生活和工作。作者自1992年5月~1994年3月应用上海交通大学高分子研究所研制的高分子薄膜驻极体──骨刺膜治疗跟癌症146例,疗效显著。临床资料男性69例,女性77例;年龄47~68岁.发病年限2周~1年,临床表现:跟底痛126例,跟底肿胀48例,全部病例均有按压痛。146例治疗前均作跟骨正侧位X片检查,其中102例跟骨有明显骨刺形成,44例未见明显骨质增生。治疗方法将骨刺膜敷贴于跟底疼痛处,并以同状弹力带固定使骨刺膜与跟底皮肤紧贴,每二天更换一张(夏天出汗较多,宜每天更换一次),2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