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3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6篇
基础医学   5篇
临床医学   11篇
内科学   8篇
神经病学   2篇
特种医学   5篇
外科学   4篇
综合类   27篇
预防医学   5篇
药学   9篇
中国医学   2篇
肿瘤学   1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3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中药五苓散加减联合前列地尔预防冠心病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后造影剂肾病发生率的影响。方法将本院2017年1月—2018年1月期间收治的100例冠状动脉介入手术治疗患者采用随机数字法将其分为研究组(50例)和对照组(50例)。给予对照组前列地尔及水化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之上加用五苓散煎剂口服。术前、术后24 h、术后72 h分别比较两组接受冠状动脉介入手术治疗的肾功能包括血肌酐、尿素氮、肾小球滤过率的情况,造影剂肾病发生情况和不良反应情况。结果术前两组患者血肌酐(Scr)、尿素氮(BUN)、肾小球滤过率(e GFR)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患者治疗后24 h,两组血肌酐、尿素氮水平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治疗后72 h,肾小球滤过率水平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研究组患者术后发生造影剂肾病1例,发生率为2%(1/50);对照组患者术后发生造影剂肾病7例,发生率为14%(7/50),经统计分析,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研究组发生肝酶异常2例、腹痛1例、恶心1例,共5例;对照组研究组发生肝酶异常5例、腹泻2例、腹痛8例、恶心3例,总共14例,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临床中应用五苓散加减联合前列地尔对可以对于冠状动脉介入手术之后患者肾功能起到较为理想的保护作用,能有效预防患者造影剂肾病的发病,可进行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3.
目的 建立一种逆转录PCR-核酸探针杂交法对柯萨奇B组病毒(CVB1~6)进行分型诊断。方法 一对通用PCR引物,它能有效扩增所有CVB1-6型的特异性DNA片段;另选取6条各型特异性寡核苷酸探针,将它们分别共价结合在不同的微孔板上。经过一次PCR扩增,扩增后的产物分别与包被有不同探针的微孔板进行杂交检测,从而有效鉴别CVB各型。结果 本法与ELISA法的分型比较显示它们具有很好的一致性,无错误分型。对152例IgM抗体阳性标本的检测,该方法阳性率为71.7%。结论 本法可准确对CVB进行分型,为CVB的临床诊断及流行病学调查提供了一种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4.
目的 建立一种快速、特异、灵敏的SARS冠状病毒(SARS CoV)核酸检测方法。方法 根据GenBank中SARS CoV基因序列,自行设计引物、荧光探针,在PE 770 0扩增仪上探讨工作参数,形成试剂盒,并用研制的试剂检测76份临床SARS样本。结果 简套式荧光RT PCR方法对血清样本、漱口液样本、正常人样本检出率分别为33.3% (12 36 )、6 7.5 % (2 7 4 0 )、0 (0 / 16 0 ) ,与经典套式检测结果一致。而传统一步法荧光RT PCR对样本的检出率分别为13 9% (5 36 )、5 2 5 % (2 1 4 0 )、0 (0 / 80 )。结论 简套式荧光RT PCR核酸检测法是SARS临床早期诊断快速、特异、灵敏的方法。  相似文献   
5.
手术后经T 管窦道或经皮下胆肠吻合盲袢,应用纤维胆道镜检查胆道的技术称为手术后胆道镜检查术。目前,临床应用纤维胆道镜治疗手术后胆道残余结石已取得显著成功,山川达郎报告应用纤维胆道镜治疗115例术后残石,治愈率为97%。北京医学院附属一院普外科自1979年8月至1981年7月,术后治疗残余结石60例,成功58例,治愈率达96.7%。我院自1984年6月30日至1985年11月30日共施行纤维胆道镜检查术166例次,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
我院 1996~ 1998年以经尿道前列腺汽化 (TUVP)加电切 (TURP)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症 (BPH) 4 3例 ,效果良好。现报告如下。对象与方法1 对象 本组 43例 ,年龄 5 8~ 85岁 ,平均 71 9岁。病史1~ 2 0年 ,平均 6 5 2年。夜尿次数 1~ 10次 ,平均 5 6次。残余尿量 10~ 175ml,平均 6 4 3ml。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I PSS) 2 9~ 35分 ,平均 31 6分。生活质量评分 4~ 6分 ,平均 4 9分。最大尿流率测定 (MFR) 5 3~ 11 9ml/s ,平均8 4ml/s。急性尿潴留者 16例 ,同时伴有冠心病 2 7例 ,慢性支气管炎 2 7例 ,高血压 …  相似文献   
7.
CT扫描中离子型与非离子型造影剂副反应的对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离子型与非离子型造影剂的选择和造影剂副反应的预防。方法 将进行CT增强扫描检查的3136例患者分为两组,其中1850例应用离子型造影剂(76%泛影葡胺),1286例应用非离子型造影剂(欧乃派克),观察给药后的副反应发生率及其程度。结果 离子型造影剂组副反应的发生率为10.7%,非离子型造影剂组为1.0%,前者副反应的发生率明显高于后者(P〈0.01)。离子型造影剂组4例出现重度副反应,表现为全身抽搐或休克,经抢救均获得成功。非离子型造影剂组仅2例出现中度副反应,表现为局部荨麻疹。结论 应用非离子型造影剂组的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应用离子型造影剂组。如果属于高危病例,应选择非离子型造影剂进行CT增强扫描检查。应用造影剂的过程中应严密观察有无副反应的发生,并及时做出相应的处理。  相似文献   
8.
经尿道等离子电切术是近年来腔道泌尿外科创新改良的一种新技术,我院于2004年7月~2008年10月采用经尿道等离子电切术+羟基喜树碱膀胱灌注方法治疗腺性膀胱炎患者30例,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用核酸扩增(PCR)-液相杂交法检测沙眼衣原体DNA的效果。方法:用PCR-液相杂交法对616份临床标本进行了沙眼衣原体检测,并与培养法比较,对与培养法结果不相符合的标本及部分阴性标本进行连接酶链反应(LCR)复检。结果:PCR-液相杂交相法检测沙眼衣原体特异性良好。灵敏度达到0.1fg,临床标本沙眼衣原体DNA阳性检出率为27.6%,显著高于培养法的6.3%(P<0.001)。以培养法为标准,此法的灵敏度为100%。以LCR法为标准,此法的灵敏度为97.2%,特异度为80.7%,2者具有较好的相符性。结论:PCR-液相杂交法检测沙眼衣原体DNA操作简便,特异性强,灵敏度高,适合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10.
临床核酸定量方法简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临床医学和临床分子生物学检验的发展,核酸定量检测作为一项重要指标显得越来越重要,试验结果可靠与否,直接影响临床的治疗,因此,了解各个方法的原理、优缺点是非常必要的。下面介绍一下关于核酸定量检测的几种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