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篇
  免费   0篇
外科学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目的探讨并评价改良颅耳角成形术在全耳再造中的应用及临床效果。方法 2012年9月至2014年6月,对161例先天性小耳畸形患者进行全耳再造。一期术后6个月行二期手术,采用改良颅耳角成形术完成颅耳角重建:人工骨材料作为支撑支架,耳后筋膜包裹支架,耳后枕部刃厚皮片植皮。结果本组患者术后随访6~18个月(平均12个月),151例患者术后颅耳角形态满意;10患者术后颅耳角瘢痕挛缩较明显,影响颅耳角角度。9例患者颅耳角植皮区下部色泽变深或出现表皮坏死,经换药处理后愈合良好。结论改良颅耳角成形术能较好地呈现满意的颅耳角结构。  相似文献   
2.
目的对二期法的肋软骨全耳廓再造术进行改进,以增强再造耳结构的自然性及稳定性。方法自2009起,对234例小耳畸形患者行全耳廓再造,并对肋软骨全耳廓再造法进行了系列改良,措施包括:①供区仅切取第6~8肋软骨;②根据肋软骨厚度不同,采取个性化雕刻;③耳屏对耳屏复合体下方以U型软骨块支撑;④Ⅰ期术后,对耳舟和耳甲腔进行负压管理;⑤Ⅱ期手术时使用特定形状的骨水泥支架进行支撑。结果术后患者均随访6个月以上,在耳廓的位置及三维形态、耳廓皮肤色泽、与健侧耳的对称性等方面多能达到满意效果,再造耳结构及颅耳沟的稳定性获得保证。本方法的术后并发症主要为颅耳角缩小,系由严重瘢痕增生与挛缩引起。结论对肋软骨全耳廓再造术的改良有效、实用,术后效果满意,但不易精确控制。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