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0篇
外科学   1篇
中国医学   2篇
  2022年   1篇
  201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1.
目的评价全膝关节置换术中局部应用富血小板血浆的临床效果。 方法检索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WANFANG)、维普资讯中文期刊服务平台(VIP)4个中文数据库和PubMed、Web of Science、荷兰医学文摘数据库(Embase)、循证医学数据库(Cochrane Library)4个外文数据库中公开发表的关于全膝关节置换术中应用富血小板血浆临床疗效的相关文献,按照只纳入随机对照临床试验不纳入综述、非随机试验及动物实验等标准筛选文献,根据文献质量评估标准评价文献,采用标准格式收集数据,运用RevMan 5.3软件对4个结局指标即估计总失血量、膝关节活动度(ROM)、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进行荟萃分析。 结果共纳入7篇随机对照试验,分析结果显示:富血小板血浆(PRP)组估计总失血量比对照组少[均数差(MD)=-132.32,95%置信区间(CI)(-231.24,-33.40),P=0.009];PRP组住院时间比对照组短[MD =-2.12,95% CI(-3.47,-0.76),P=0.002];PRP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对照组低[比值比(OR)=0.45,95% CI(0.22,0.91),P=0.03]; PRP组膝关节ROM与对照组差异不大[术后2 d:MD =0.80,95% CI(-2.87,4.46),P=0.67;术后3 d:MD =1.23,95% CI (-4.12,6.58),P=0.65;术后5 d:MD =2.93,95% CI(-0.60,6.46),P=0.10;术后7 d:MD =2.09,95% CI(-4.63,8.82), P=0.54;术后2周:MD =-0.88, 95% CI(-3.70,1.94),P=0.54;术后6周:MD =3.93,95% CI(-5.17,13.02),P=0.40;术后3个月:MD =1.00, 95% CI(-4.15,6.15),P=0.70]。 结论全膝关节置换术中应用富血小板血浆时,估计总失血量减少、住院时间缩短、术后并发症发生率降低,但膝关节活动度无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补阳还五汤加减口服对髋关节置换术后气虚血瘀证患者血栓前状态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骨科2015年4月至2017年2月80例髋关节置换术后气虚血瘀证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0例,两组均术日开始给予低分子肝素钙皮下注射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补阳还五汤加减口服治疗,治疗至术后第14天观察凝血指标、血液流变学指标和深静脉血栓发生率。结果:治疗第14天后,两组在纤维蛋白原、D-二聚体、血浆粘度、血小板电泳时间和红细胞变形指数等指标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深静脉血栓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补阳还五汤加减口服治疗可改善髋关节置换术后气虚血瘀证患者血栓前状态,降低深静脉血栓发生率。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应用经皮穴位电刺激预防髋膝关节置换术后深静脉血栓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本院骨科2013年3月至2016年4月行髋膝关节置换术后气虚血瘀证患者9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5例。对照组采用低分子肝素钙皮下注射,治疗组采用经皮穴位电刺激,治疗14d后观察凝血功能、血流动力学指标变化情况和深静脉血栓发生情况,评定临床疗效。结果:治疗14d后,两组PT和APTT较治疗前明显延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FIB和Ddimer较治疗前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下降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股总静脉血管内径较治疗前明显增宽,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股总静脉血流速度较治疗前明显增快,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增快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DVT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皮穴位电刺激可改善髋膝关节置换术后(气虚血瘀证)患者血液高凝状态,降低深静脉血栓发生率。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