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13篇
  免费   84篇
  国内免费   134篇
耳鼻咽喉   20篇
儿科学   4篇
妇产科学   4篇
基础医学   75篇
口腔科学   3篇
临床医学   268篇
内科学   185篇
皮肤病学   6篇
神经病学   40篇
特种医学   156篇
外国民族医学   1篇
外科学   375篇
综合类   482篇
预防医学   210篇
眼科学   7篇
药学   186篇
  3篇
中国医学   146篇
肿瘤学   60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29篇
  2022年   17篇
  2021年   14篇
  2020年   24篇
  2019年   35篇
  2018年   26篇
  2017年   10篇
  2016年   17篇
  2015年   39篇
  2014年   81篇
  2013年   81篇
  2012年   89篇
  2011年   97篇
  2010年   116篇
  2009年   93篇
  2008年   113篇
  2007年   122篇
  2006年   122篇
  2005年   66篇
  2004年   105篇
  2003年   116篇
  2002年   100篇
  2001年   122篇
  2000年   83篇
  1999年   84篇
  1998年   67篇
  1997年   34篇
  1996年   51篇
  1995年   36篇
  1994年   38篇
  1993年   19篇
  1992年   15篇
  1991年   18篇
  1990年   26篇
  1989年   20篇
  1988年   24篇
  1987年   7篇
  1986年   13篇
  1985年   12篇
  1984年   6篇
  1983年   7篇
  1982年   10篇
  1981年   5篇
  1980年   5篇
  1978年   2篇
  1964年   1篇
  1963年   1篇
  1959年   1篇
  195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3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催眠态"与"气功态"脑运动皮质低频活动差异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研究催眠态和气功态下脑运动皮质的低频同步活动,探讨催眠态与气功态对脑功能皮质活动的不同效应。材料和方法:研究对象为1例28岁的健康女性志愿者,右利手。采用气功入静和催眠诱导分别进入气功态和催眠态。研究采用GEsigna VH/i3.0T磁共振扫描机,先后进行无任务(静息态、催眠态和气功态)和运动任务的BOLD序列扫描。图像的处理先以运动任务获得的运动皮质定位作为种子对三种状态的功能图像做交互相关分析,获得脑功能连接的激活图,然后对这些激活的体素采用功率谱分析,获得相应的优势频率和能量。结果:脑功能低频连接激活体素的数量在静息态、催眠态、气功态间没有明显差异,但通过功率谱分析,催眠态主要表现为优势频率能量的升高,而气功态则主要表现为优势频率的增加。结论:气功态和催眠态下脑运动皮质的低频活动存在一定的差异,提示两种状态有通过不同的途径产生效应,但其生理基础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2.
创伤性休克的液体超负荷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创伤性休克患者发生液体超负荷的原因和治疗方法。方法 总结存活时间超过24h的286例创伤性休克患者,对休克纠正后出现全身性水肿患者进行分析,比较存活与死亡患者在伤后第1~8天的液体出入量。结果 286例创伤性休克患者中,出现水肿者262例(91.6%),存活232例(88.5%),死亡30例(11.5%)。死亡组的液体入量明显多于存活组(P〈0.05),液体出量则显著少于存活组(P〈0.05或P〈0.01)。存活组在伤后第4、5天出现液体负平衡即液体出量大于液体入量600~700mL(P〈0.05),而死亡组未出现液体负平衡现象。结论 创伤性休克的抢救过程中容易造成液体超负荷,液体出量增加甚至出现液体负平衡现象,预示着病情好转,此时只要生命体征稳定即可,不宜过分强调出入量平衡而大量补充液体。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丙型肝炎病毒(HCV)核心蛋白6号结合蛋白基因(Hcbp6)序列表达的调控机制。方法根据软件对启动子的预测,选取翻译起始密码子ATG上游3256bp及下游180bp的DNA序列,分成5段活性区域,分别以聚合酶链反应技术(PCR),肝母细胞瘤细胞系HePG2基因组DNA为模板,扩增该启动子DNA片段,将其克隆至PCAT3中,构建PCAT3-Hcbp6-P报告基因表达载体,将该质粒分别转染HePG2,NIH3T3细胞,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报告基因编码产物氯霉素乙酰转移酶(CAT)的表达活性。结果发现质粒pCAT3-Hcbp6-1066p和pCAT3-Hcbp6-240p能够指导CAT的表达,其平均吸光度值(4)是PCAT3-basic对照质粒的3.1倍和6.4倍。结论本研究克隆的启动子DNA序列具有转录活性,这一结果为研究HcbP6的调节机制,进一步阐明HCV核心蛋白的作用机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甲状腺机能亢进时细胞因子TNF及IL -6的浓度变化 ;方法 :采用放射免疫法测定了 1 9例甲亢患者TNF及IL -6的含量与正常人比较 ;结果 :1 9例甲亢患者TNF含量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 ,P <0 .0 0 1 ;而IL -6含量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增高显著 ,P <0 .0 0 1 ;结论 :甲状腺机能亢进存在着免疫功能障碍 ,而TNF和IL-6参与了甲状腺机能亢进的发病过程  相似文献   
5.
我院自1976年至1986年收治创伤性尿道狭窄86例、现报告如下。临床资科一、一般资料:本组86例均为男性;年龄20~49岁69例,占80.23%,其中20~29岁18例,30~39岁26例,40~49岁25例。二、损伤原因及部位:86例中,后尿道损伤19例,均为挤压伤并骨盆骨折;前尿道损伤67例,其中  相似文献   
6.
1.对象与方法 1.1一般资料2002年1月~2006年12月,我科采用显微手术治疗13例脑干血管母细胞瘤,其中男8例,女5例;年龄16~52岁,平均34.5岁。病程14d~33个月,平均12.7个月。临床表现:①颅高压10例;②病灶出血急性起病3例;③神经功能损害:肢体肌力下降、感觉减退7例,吞咽困难5例,  相似文献   
7.
目的:加速组织扩张进程。方法:对25例患者不同部位的扩张器内注射苞叶雪莲浸液,且与常规扩张组织对比。结果:苞叶雪莲浸液能有效提高组织扩张速度;其两次扩张之间的间隔时间平均为(31±5)小时,扩张至总容量所需时间平均为(19±4)天。而对照组分别为(6±2)天和(42±8)天。两组对比P<0.01。此外,药物组扩张区皮表面积即时回缩率也显著降低,为17%,而对照组为26%,P<0.05。结论:用苞叶雪莲浸液加速组织扩张的方法值得在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8.
胰腺癌扩大根治术中的血管处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联合门静脉-肠系膜上静脉切除的胰腺癌扩大根治术的临床意义和手术方法 ,以及术中医源性血管损伤的处理方法 .方法 回顾性分析242例胰腺癌扩大根治术患者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分为三组,A组为门静脉/肠系膜上静脉切除组(n=51),B组为术中发生医源性血管损伤组(n=5),C组为未行血管处理组(n=186),比较三个组的手术时间、术中输血量、血管阻断时间、平均住院天数、术后并发症及术后生存分析.结果 三个组手术时间分别为(442.85±102.32)min、(348.62±92.31)min和(315.00±83.43)min,术中平均输血量为(1430.83±1092.43)ml、(1420.22±794.41 ml)和(928.19±571.57)ml,手术时间和术中输血量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平均住院天数、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合并门静脉/肠系膜上静脉切除的胰腺腺癌患者术后中位生存期18.4个月,不合并门静脉/肠系膜上静脉切除组的胰腺腺癌患者术后中位生存期16.1个月,生存分析两者无明显差异(P 0.05).51例联合血管切除的患者中,行血管壁部分切除7例,行血管节段切除44例,44例血管节段切除患者中38例行端端吻合,6例行间置移植物,血管切除长度平均(2.92±1.35)cm;5例术中医源性动脉损伤的血管分别为肝动脉1例,肠系膜上动脉1例,腹腔干3例,处理方式为4例行端端吻合,1例行局部修补.结论 积极合理的开展联合门静脉/肠系膜上静脉切除的胰腺癌扩大根治术可以提高手术切除率,改善患者生活质量.由于局部的解剖关系复杂,术中较易发生医源性血管损伤,应引起术者重视并加以正确处理.  相似文献   
9.
劈离式肝移植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供肝短缺已成为制约肝移植进一步开展的因素之一,部分肝移植和肝段移植是解决供肝短缺的重要方法,劈离式肝移植(split liver transplantation,SLT)最初应用于儿童肝移植,现已成为解决供肝短缺的手术方式之一。我院于2002年7月19日采用劈离式肝移植技术对2例患者进行了肝移植,现结合病例资料对SLT技术进行讨论。  相似文献   
10.
(一) 引言早在70年代初期,国际上许多癌研究中心都希望建立一个关于进行中研究项目的国际性情报交换所。建立在法国里昂的国际癌研究机构(IARC-International Agency for Research on Cancer,简称IARlG)首先决定,按照已成功建立的“吸烟与健康情报交换所”模式,创建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