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8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2篇
基础医学   4篇
临床医学   9篇
内科学   2篇
特种医学   2篇
外科学   7篇
综合类   27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2篇
  1篇
中国医学   14篇
肿瘤学   4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4篇
  2006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3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3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4 毫秒
1.
对近年来中医药辨治艾滋病的临床研究概况进行综述。目前中医临床根据艾滋病患者的不同临床表现辨证主要分为气血双亏、热毒郁结、气阴两伤、瘀血内阻4型;临床上使用次数较多且临床效果较明显的治疗艾滋病的中药复方制剂有益艾康胶囊、五味灵芪胶囊、唐草片、复方三黄散、艾宁颗粒等;甘草、黄芪、黄芩、金银花、丹参、柴胡、白花蛇舌草、紫花地丁等8味中药皆已经被证实具有高效抗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活性的作用;清热解毒中药中的紫花地丁、穿心莲、牛蒡子、紫草、金银花、苦参、夏枯草、贯仲、狗脊、黄连、淫羊藿、蟛蜞菊已经被证明具有抑制HIV病毒复制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不同浓度磨损颗粒对单核细胞表达细胞外基质金属蛋白酶诱导剂(CD147/EMMPRIN)的影响。方法根据颗粒/细胞比值实验分为0、1、10、100、500、1000共6组,将不同浓度的超高分子聚乙烯(UHMWPE)颗粒与人单核细胞株THP-1共培养24h,台盼蓝染色检测THP-1细胞存活率,利用流式细胞术、Real-time PCR和Western blot检测THP-1细胞CD147/EMMPRIN的表达。结果加入UHMWPE颗粒前及共培养24h后THP-1细胞存活率均大于90%。流式细胞术、Real-timePCR和Westernblot结果均显示加入UHMWPE颗粒后,CD147/EMMPRIN表达较对照组(即颗粒/细胞比值为0)增加,当颗粒/细胞比值在1-100范围时,CD147/EMMPRIN表达与颗粒浓度正相关,颗粒/细胞比值大于或等于100时,CD147/EMMPRIN稳定保持在高表达水平,不随颗粒浓度升高而变化。结论 UHMWPE颗粒刺激单核细胞高表达CD147/EMMPRIN,并呈浓度依赖性。  相似文献   
3.
李亮平 《癌症》1995,14(1):64-66
肿瘤的基因治疗途径李亮平广州中山医科大学肿瘤研究所(·510060)近十多年来对肿瘤分子生物学的大量研究已确定肿瘤的发生主要是由于癌基因表达失控或抑癌基因失活所致。癌基因和抑癌基因原本是机体正常基因组的一部分,能把生理生化信号从细胞外传入细胞内,在控...  相似文献   
4.
本文通过小鼠胃内灌注灵芝提取液,检测小鼠脾细胞白细胞介素-2(IL-2)分泌活性和淋巴细胞增殖反应,表明灵芝能提高脾细胞分泌白细胞介素-2(IL-2)并对淋巴细胞增殖具有促进作用,提示灵芝提取液经胃内给药途经能增强小鼠细胞免疫功能。  相似文献   
5.
本文通过小鼠胃内灌注灵芝提取液,检测小鼠脾细胞白细胞-2(IL-2)分泌活性和淋巴细胞增殖反应,表明灵芝能提高脾细胞分泌自细胞介素-2(IL-2)并对淋巴细胞增殖具有促进作用,提示灵芝提取液经胃内给药速经能增强小鼠细胞免疫功能。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数字化术前计划在提高全髋关节翻修中髋臼旋转中心精确重建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人工髋关节翻修髋臼旋转中心重建病例进行数字化术前计划。患者男3例,女4例,年龄平均72.1岁(56~83岁)。以非手术正常侧髋臼旋转中心为标准,以双侧骨盆泪滴下缘连线及骨盆中垂线为参照基准线设定翻修侧髋关节旋转中心水平及垂直位置距离,制定重建方案。比较计划与手术实际间髋臼中心的吻合程度。结果术前做计划与术后真实情况的差值间无明显差异(t水平=0.416,P水平=0.692;t垂直=0.399,P垂直=0.704)。结论数字化术前计划可为术中内植物及骨重建的组合选择提供更多有用信息,使因骨缺损所致移位的髋臼旋转中心恢复解剖位置,有利于患肢的长度及偏心距的恢复。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贲门癌的CT表现,探讨CT检查在贲门癌临床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46例经手术病理或胃镜活检证实的贲门癌患者的CT表现及手术病理资料。结果 46例贲门癌患者CT表现:贲门区管壁增厚46例,腔内肿块25例,邻近组织浸润19例,淋巴结肿大16例,远处转移7例。结论 CT能显示贲门癌的形态、大小,判定有无周围浸润、淋巴结及远处脏器转移,对疾病的评估和治疗方案的选择具有重要的价值。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16层螺旋CT在诊断左肾静脉压迫综合征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43例经临床诊断为左肾静脉压迫综合征的患者(病变组)与50例正常肾血管者(对照组)的16层螺旋CT影像学资料,测量肠系膜上动脉(superior mesenteric artery,SMA)与腹主动脉(abdominal aorta,AA)的夹角(a)、左肾静脉(left renal vein,LRV)夹角受压处的截面积(s1)及近肾端LRV最宽处的截面积(s2),并计算s2/s1的比值(q)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病变组SMA与AA的夹角明显变小,两组比较a、s1、s2、s2/s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16层螺旋CT检查能清晰显示LRV的形态、测量各数值,评估LRV的受压变窄程度,对临床诊断、治疗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9.
目的通过总结CT、MRI所见脊髓终丝纤维部分或全部脂肪变影像学表现,让初学影像工作者更好地认识少见的脊髓终丝纤维部分或全部脂肪变的影像学表现,更好地掌握与一些髓外肿瘤的鉴别。方法对十多年来CT、MRI检查中所发现的部分经手术病理证实或部分经追踪复查参考有关文献及请资深影像教授阅片会诊。结果通过归纳总结、图片展示、对照比较,41例诊断为脊髓终丝纤维部分或全部脂肪变。结论脊髓终丝纤维部分或全部脂肪变是少见的影像学表现,正确认识有助于与一些髓外肿瘤(如脂肪瘤、室管膜瘤、神经纤维瘤等)相鉴别。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低剂量胸部CT扫描的优点。方法利用螺旋CT具有的低剂量胸部扫描功能,筛选2年来所查的肥胖、中等、瘦体型具有代表意义的120例常规剂量初查、低剂量复查的肺疾病患者,记录常规扫描与低剂量扫描所受射线毫安剂量值;请资深主治以上医师对常规与低剂量CT图片质量进行分析评价。结果低剂量(管电流7~10mA)胸部扫描剂量约是常规扫描的1/5,而图像质量对中、瘦体型几乎没有什么区别,即不影响诊断;肥胖患者图像有一定影响。结论低剂量(管电流7~10mA)胸部扫描非常适合中、瘦体型肺病初查及复查,能够大大减少对患者的损害,可推广运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