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1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7篇
肿瘤学   7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5年   3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局部晚期肺癌非手术治疗的进展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对于不能手术的局部晚期肺癌 ,多为肺癌Ⅲ期 ,其主要治疗方法为化疗和胸部放射治疗的联合应用。小细胞癌与非小细胞癌的治疗区别主要在两种方法的应用次序与组合等。最近 ,化学药物 放射治疗 (chemoradiotherapy ,放化综合治疗 )作为新的标准治疗方法已经在世界各国广泛采用 ,并获得了较好的效果。笔者重点介绍局部晚期肺癌放化综合治疗的进展。1 综合治疗理论与标准治疗方案  放化综合治疗之间的相互作用机制目前尚未完全清楚 ,可能是癌细胞DNA的放射损伤和抗癌药物引起的损伤在分子水平相互作用 ,导致细胞死亡的…  相似文献   
2.
直肠癌是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全球范同内的发病率在逐年增加,每年新发病例数约14万.近年来在我国的发病率也呈上升的趋势,目前已占结直肠癌总数的70%[1]手术切除是目前直肠癌治疗的主要手段.也是唯一可根治的方法.但是根治术后的局部复发.尤其是T3及有淋巴结转移的患者,其局部复发是直肠癌治疗失败的主要原因[2].选择术前还是术后放疗是专家学者长期争论的问题.本文就近年来直肠癌术前放疗的研究成果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3.
4例皮肤T—细胞淋巴瘤的电子线全身照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90-1992年,对4例皮肤T-细胞淋巴瘤的患进行了全身电子线照射。4例均为全身性病变,分期为Ⅰb1例1Ⅱb2例、Ⅳb1例。治疗用直线加速器产生的4MeV电子线及我科设计的爷卧和俯卧治疗方式。  相似文献   
4.
全身加温治疗的现状与展望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全身加温治疗的历史可追溯到100多年以前[1]。从60年代开始,临床应用报道逐渐增多,加温方法也不断创新。对此技术研究较多的是德国、美国、意大利、英国、日本等发达国家。最新研究资料表明全身加温治疗不仅可治疗晚期肿瘤,而且可杀死艾滋病病毒,缓解患者的症状和延长其生命。1 基础研究  41.5℃以上温度可以杀伤肿瘤细胞的作用机制,已经被现代热生物医学所解释。研究表明高温对肿瘤细胞的S期损伤最大,且乏氧细胞对热的敏感性高,与放射治疗或化疗达成互补协同的作用。肿瘤外周环境的低pH值和营养贫乏,也是其对热高度敏感的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5.
1990~1992年,对4例皮肤T-细胞淋巴瘤的患者进行了全身电子线照射。4例均为全身性病变,分期为Ⅰb1例、Ⅱb2例、Ⅳb1例。治疗用直线加速器产生的4MeV电子线及我科设计的仰卧和俯卧治疗方式。全程6~7周,DT24~29Gy。本组除1例治疗中死于其它疾病外,其余3例治疗后均得到完全缓解。全身反应轻微,4例均可耐受治疗。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放射性粒子永久性植入治疗晚期肿瘤的可行性.方法:自2002年7月~2003年10月,18例晚期肿瘤患者在中日友好医院放射肿瘤科接受了放射性粒子125I永久性植入治疗.18例患者中,在手术中植入10例,经皮肤植入8例.结果:中位随访时间为8个月(2~15个月),肿瘤完全缓解率为33.3%,部分缓解率为26.7%,无变化率为20.0%,肿瘤进展率为20.0%.总有效率为60.0%.没有严重的并发症发生.结论:早期临床结果显示放射性粒子永久植入治疗对局部晚期肿瘤有一定的疗效,并发症发生率低.  相似文献   
7.
CT在食管癌放射治疗中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CT在食管癌放射治疗中的临床意义朱京丽,佟芮我们对60例食管癌患者放射治疗前的CT和食管X片做了回顾性的研究,以探讨CT在食管放射治疗中的临床价值。1材料和方法60例食管癌患者中55例经病理证实为食管恶性肿瘤,5例经食管X片确诊为食管癌。患者在放射治...  相似文献   
8.
目的:初步评价外放疗联合碘-125(125I)粒子植入治疗头颈癌患者的局部控制率和放射性损伤的有关结果。方法:选择2008年2月至2010年7月在北京大学口腔医院口腔颌面外科就诊的头颈癌患者10例,其中鳞状细胞癌8例,低分化腺癌2例,均因全身疾病或局部晚期而不能手术治疗。所有患者均先接受常规分割外放疗,然后再行125I粒子植入增量放疗。外放疗总照射剂量(total dose,DT)为50 Gy(鳞癌)或70 Gy(低分化腺癌);125I粒子植入治疗的匹配周缘剂量(matched peripheral dose, MPD)为60 Gy (TNM分期为Ⅰ~Ⅱ) 或80 Gy (TNM分期为Ⅲ~Ⅳ)。125I粒子活度为25.9~29.6 MBq/个。对患者进行随访,分析急性放射性损伤、晚期放射性损伤、局部控制和生存情况。结果: 平均随访12个月(2~28个月),有1例出现软组织坏死,1例出现吞咽困难和局部大出血,余未见其他严重副作用。所有病灶均在6个月内完全消退,1例出现颈淋巴结转移,1例出现远处转移,余未见复发和转移。10例患者中有7例存活。结论:外放疗联合125I粒子植入是治疗不能根治手术头颈癌患者的一种安全、有效的选择方法。  相似文献   
9.
患者女性 23岁未婚病案号100193 因阴道不规则出血3月余,量多,持续不断,伴腹痛、腰痛和乏力,于1986年10月16日以“多发性子宮肌瘤”诊断收入院。患者初潮17岁,周期4~6/28天,量中等,无痛经。查子宮如孕10周大小,较硬,表面结节状凹凸不平,双附件(一)。B超提示子宮增大,双附件未见异常。Hb 7.6g/d!,WBC 7.8×10~9~(-1)。行全子宫及双附件切除术。术中见子宫约10×8×7cm大  相似文献   
10.
目的 :分析不能手术切除的晚期胰腺癌术中放射 (IORT)和体外放射 (EBRT)治疗的疗效。方法 :回顾我院 1987- 1999年 75例不能手术切除的晚期胰腺癌患者进行单纯IORT、单纯EBRT和IORT加EBRT治疗的临床资料。结果 :单纯IORT、单纯EBRT和IORT加EBRT治疗的 1年生存率分别为15 2 %、14 3%和 31 8% ,IORT加EBRT治疗的结果优于前两者 ,P <0 0 5。结论 :IORT加EBRT治疗可以延长晚期胰腺癌患者的生存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