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0篇
口腔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2篇
外科学   1篇
  2020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目的:探讨不同管径二氧化钛纳米管的抗菌性能。方法:通过电化学阳极氧化法,在10、30和60 V三组电压下,于纯钛表面制备了3组二氧化钛纳米管NT10、NT30和NT60。扫描电镜观察试样的表面形貌,X射线衍射仪检测其晶体结构,接触角测试仪测量其接触角,原子力显微镜观察试样的表面形貌并比较表面粗糙度。将金黄色葡萄球菌和牙龈卟啉单胞菌接种到不同材料表面,扫描电镜观察菌落形态,活细菌平板计数活菌数。结果:3组二氧化钛纳米管的管径分别约为30 nm(NT10)、100 nm(NT30)和200 nm(NT60),X射线衍射结果显示3种二氧纳米管均出现了锐钛矿的衍射峰,接触角检测结果显示3种二氧化钛纳米管的接触角随着管径的增加而减小,原子力显微镜检测结果显示3组纳米管的粗糙度值均明显变小(其中NT30展示出最小的粗糙度值)。3种不同管径纳米管的表面活细菌数均明显减少,其中表面粘附金黄色葡萄球菌最少的是NT60,表面粘附牙龈卟啉单胞菌最少的是NT30。结论:纯钛表面纳米化制备二氧化钛纳米管后均不同程度地抑制了细菌的粘附。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术中异物进入术野的成因及其改进措施。方法 随机将169例白内障病人分为旧方法组和新方法组,总结对采取不同使用材料和器械准备方法的169例白内障病人的观察比较。结果 旧方法组发现棉丝9例,前次手术残留物3例;新方法组为0例。结论 选择合适的材料、正确的器械处理、密切的护士配合是防止异物形成的关键。  相似文献   
3.
靶控输注舒芬太尼及芬太尼对丙泊酚药效学的影响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目的探讨靶控输注(TCI)舒芬太尼及芬太尼对丙泊酚药效学的影响.方法30例择期全麻下行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随机均分为两组:与丙泊酚复合应用的舒芬太尼TCI为0.5 ng/ml(SF组);芬太尼为2.5 ng/ml(F组).观察麻醉期血液动力学改变、泵注丙泊酚的入睡时间、BIS降至60的时间、停药后患者的拔管时间、睁眼时间、定向力恢复时间、OAA/S评分及术后24 h并发症.结果(1)F组麻醉诱导时的SBP、DBP低于SF组(P<0.05);两组在麻醉诱导时HR比麻醉前均显著降低(P<0.05);F组在手术开始时的SBP、DBP、MAP高于SF组(P<0.05);F组拔管期的SBP、DBP均高于SF组(P<0.05);(2)SF组的入睡时间明显短于F组(P<0.05);停止丙泊酚后30、60 min SF组的OAA/S评分低于F组(P<0.05);(3)SF组术后24 h躁动发生率、主诉需要阿片类药物少于F组(P<0.05).结论舒芬太尼丙泊酚TCI入睡快,围术期血液动力学更加平稳.  相似文献   
4.
倍他乐克复合硝酸甘油控制性降压在鼻内镜手术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比较倍他乐克复合硝酸甘油降压与单纯硝酸甘油降压的效果。方法30例ASAⅠ、Ⅱ级的择期鼻内镜手术病人随机分为两组:倍他乐克复合硝酸甘油组(Ⅰ组,n=15);单纯硝酸甘油组(Ⅱ组,n=15)。观察两组控制性降压时血流动力学及动脉血气变化。结果Ⅰ组降压开始后HR能保持相对稳定(P>0.05);Ⅱ组降压开始后HR逐渐增快,与降压前及Ⅰ组同期比较差异显著(P<0.05);RPP值与降压前比较,Ⅰ组降压期间明显降低(P<0.01);Ⅱ组仅稍为降低(P>0.05)。Ⅰ组降压中动脉血气各参数值无明显变化(P>0.05)。Ⅱ组降压中PaCO2明显升高(P<0.01),PaO2明显下降(P<0.01),BE在降压中、后明显下降(P<0.01)。Ⅱ组降压中PETCO2明显降低(P<0.01),降压中Pa-ETCO2Ⅱ组较降压前、后明显升高(P<0.01)。结论倍他乐克复合硝酸甘油控制性降压有协同作用,对动脉血气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