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1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2篇
肿瘤学   1篇
  2023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老年患者因生理、心理产生的一系列变化,以及社会结构的变迁所带来的问题,使其沟通方法与年轻人有所不同,为了能更好地满足老年患者的需求,护理人员掌握沟通技巧是必不可少的. 1 形象、举止要适宜 护士举止动作要适度,不停地挤眉弄眼或手舞足蹈,不仅显露了自己的浅薄和轻佻,还会令对方看了产生反感,影响日后的沟通.  相似文献   
2.
3.
上皮细胞-间充质细胞转换(epithelial-mesenchymal transition,EMT)是指通过某种因素刺激,使上皮细胞表型发生改变,表现出间质表型的特定生物学变化,具体表现为上皮细胞标志蛋白减少,如E-钙黏素等,而间充质细胞标志蛋白上调,如N-钙黏素,波形蛋白等.研究表明,EMT在肿瘤的侵袭转移过程中发挥着关键调控作用,EMT是肿瘤细胞侵袭转移的第一步和最重要的影响因素,大约90%的肿瘤患者死亡都源于肿瘤的转移,因此对EMT机制的研究仍是肿瘤研究的热点,了解调控肿瘤EMT的具体分子机制对于肿瘤的防治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血液分析仪光学法血小板(PLT)计数对乙二胺四乙酸依赖性假性血小板减低(EDTA-PTCP)的自解聚效应是否适用于抗凝采血后立即检测时发生的可逆性PLT聚集。方法 选取2021年12月—2022年8月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同仁医院、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南京医院、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徐州市儿童医院门急诊行血常规检测的抗凝静脉血标本201例,混匀后用CDR模式检测采血后第0、5、15、30分钟的PLT;制备这4个时间部分标本的血涂片并染色,观察血涂片两侧、片尾、海岸线处PLT聚集情况。结果 与第30分钟比较,阻抗法第0、5、15分钟的PLT计数均值偏差分别为6.92%、3.28%、1.65%;optical platelet,光学法第0、5、15分钟的PLT计数均值偏差分别为0.76%、0.35%、0.03%。采血后第0、5、15分钟的光学法PLT计数显著高于阻抗法PLT计数(P<0.001);采血后第30分钟,2种方法PLT计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686)。结论 采血后第0 min,阻抗法PLT计数由可逆性聚集导致的假性减低幅度>5%,但可被光学法纠正。  相似文献   
5.
目的 分析孕中晚期16p13.11微缺失/微重复胎儿的超声表现、单核苷酸多态性微阵列(SNP-array)结果、妊娠结局和随访资料,探索产前16p13.11微缺失/微重复综合征的基因组信息与临床表型的关系。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7年10月至2023年2月在深圳市龙岗区妇幼保健院经产前SNP-array诊断为16p13.11微缺失/微重复胎儿的18例孕妇的临床资料。分析这些病例的拷贝数变异(CNVs)片段最小重复区域及相关基因和超声异常情况、妊娠结局和出生后状况的关系。结果 18例16p13.11微缺失/微重复胎儿中2例为微缺失,片段大小分别为1.4 Mb和2.85 Mb,均为致病性CNV;16例为微重复,片段大小为790 kb~2.8 Mb,均为临床意义不明(VOUS)。18例胎儿中17例最小重叠区域为15.5~16.3 Mb,涉及的基因主要包含MARF1、NED1、MYH11、CEP20、ABCC1等。7例(38.9%,7/18)有超声检查异常,以心血管异常为主(71.4%,5/7)。14例进行了亲本来源检测,母源遗传6例,父源遗传3例,新发变异5例。3例病例(16.7%,3/18)...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