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篇
  免费   3篇
临床医学   2篇
神经病学   1篇
外科学   4篇
综合类   4篇
预防医学   3篇
药学   3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4年   2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3 毫秒
1.
目的分析和研究交锁髓内钉与外固定支架治疗GustiloⅠ型至Ⅲa型胫腓骨开放性骨折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7月至2013年9月收治Ⅰ型至Ⅲa型胫腓骨开放性骨折患者86例,进行回顾性分析、对比。分两组:应用交锁髓内钉47例(试验组),外固定支架39例(对照组)。将两组患者治疗效果进行对比。结果试验组患者治疗优良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患者骨折愈合时间、住院治疗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均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交锁髓内钉固定应用于GustiloⅠ至Ⅲa型胫腓骨开放性骨折者治疗中,疗效明显,术后并发症少,治疗时间短,对促进骨折早期愈合及减轻患者负担均有重要作用;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环状混合痔的手术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300例一次性分段结扎切除治疗环状混合痔临床资料。结果全部病例经1-10年随访,7例内痔复发,4例中轻度肛门狭窄,15例再次行“修剪术”,治愈率为97.7%,近远期效果良好。结论一次性分段结扎切除治疗环状混合痔,解决了直肠黏膜外翻、肛门狭窄及感染性失禁,且手术一次性完成,避免采用2~3次分期手术结扎或肛门镜下吻合器痔上黏膜切除术(PPH)术,缩短了治疗周期和病程,减轻了患者的痛苦和经济负担。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使用膨胀式椎体成形器治疗椎体压缩骨折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10例(14椎)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患者,使用Sky膨胀式椎体成形器进行经皮后凸成形术,比较手术前后的疼痛程度(VAS评铆、椎体前缘高度与Cobb’s角的变化。结果所有患者术后疼痛明显缓解,椎体前缘高度和Cobb’s角有显著改善,无严重并发症。结论使用Sky的后凸成形术止痛效果良好,能纠正后突畸形,有效恢复并保持椎体高度。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小儿阑尾炎误诊为肠系膜淋巴结炎的原因及鉴别诊断。方法对我院外科自T997年9月以来36例小儿阑尾炎误诊为肠系膜淋巴结炎的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36例均误诊,误诊时间1~13d(平均6.5d);22例阑尾穿孔行阑尾切除术;14例形成阑尾周围脓肿,其中6例保守治疗成功,5例脓肿溃破行腹腔引流术,3例脓肿进行性增大行脓肿引流术。结论早期小儿阑尾炎与肠系膜淋巴结炎临床状态相似,对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应积极观察,不能过分依赖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结果,且对临床上酷似阑尾炎的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均应积极剖腹探查。  相似文献   
5.
小肝癌的临床处理体会(附60例报告)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总结小肝癌治疗的经验,为肝癌的三早处理提供临床策略。方法回顾性分析20年60例小肝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45例合并肝硬化,47例HBsAg阳性;AFP〈20pg/L12例,20~400μg/L31例,〉400μg/L17例;肝功能Child PughA级41例,B级19例。42例予不规则肝切除(7例病人同时行脾切除加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3例予不规则肝切除加无水酒精注射,15例予肝左外叶切除。结果术后1,3.5年生存率依次85.1%,67.8%,39.7%。结论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的“三早原则”是提高肝癌生存率的关键;预防小肝癌术后转移复发是提高肝癌疗效的保障。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人工膝关节置换术后早期无痛性康复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55例患者(90膝)为本次研究对象,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27例(46膝)和观察组28例(44膝)。对照组患者术后均不接受镇痛处理,并按照常规模式展开关节功能训练,持续2~3周;观察组则在上述基础上接受镇痛护理。术后对2组患者无痛性恢复效果进行观察和评估,评分标准参照美国特种外科医院膝关节评分标准(HSS)。结果对照组5例行走正常,观察组16例行走正常;对照组3例关节稳定性正常,观察组51例关节稳定性正常;对照组4例肌力优,观察组28例肌力优。与对照组患者相比,观察组疼痛程度更低、关节稳定性、活动度、患肢肌力以及行走功能均明显更优(P〈0.05)。结论接受人工膝关节置换术的患者实施早期无痛康复可有效缓解疼痛,并有利于术后患者关节功能的顺利恢复,应在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 观察氢气吸入治疗是否能减轻无痛纤维支气管镜检查的应激反应。方法 选取2021年6月至2023年6月南京医科大学附属江宁医院呼吸科ASA分级I~III级择期行无痛纤维支气管镜检查术的患者。分为氢气组和氧气组,分别于无痛纤维支气管镜检查前3天持续鼻导管吸入氢氧混合气体(H2/O2:66.6%/33.3%)和低浓度氧气(O2:30%)6 h,观察纤支镜检查20 min内患者呛咳和体动情况,记录麻醉前(T1)、纤支镜达声门即刻(T2)、纤支镜达气管隆突即刻(T3)、检查完毕即刻(T4)、检查完毕10 min(T5)的生命体征(BP、HR、RR、SpO2),比较术中两组的麻醉药用量和不良反应发生率,术后随访两组的检查舒适满意度。结果 氢气组患者纤支镜检查术中呛咳和体动情况明显少于氧气组(P<0.05)。在T2和T3时间点,氢气组MAP、HR和RR上升的均值低于氧气组(P<0.05)。氢气组患者发生咳嗽和体动的次数低于氧气组(P<0.05),丙泊酚用量少于氧气组,拔除喉罩恢复自主呼吸的时...  相似文献   
8.
目的 观察早期腰大池脑脊液持续外引流对外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的疗效,探讨出早期外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的最佳治疗途径.方法 回顾性分析32例外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治疗方法分为持续外引流组与传统治疗组,每组各16例,分别采用早期行腰大池脑脊液持续外引流与隔天行腰穿术放脑脊液,对两组的疗效及各项观察指标进行比较并作统计学分析.结果 持续外引流组与传统治疗组在颅内压恢复正常时间、意识障碍持续时间、脑脊液检验恢复正常时间、头痛持续时间及并发症的发生上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持续外引流组效果显著优于传统治疗组.结论 外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行早期腰大池持续外引流治疗,脑脊液转清快,能尽早清除血性脑脊液对脑的损害,同时达到平稳降低颅内压,缓解头痛症状,且避免了常规腰穿引流量有限,反复操作导致感染、局部红肿等缺陷,提高治疗效果,减少并发症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上肢骨折包括肩关节脱位、肘关节脱位、锁骨骨折、肱骨外髁颈骨折、肱骨干骨折、前臂双骨折等,常伴有组织损伤,表现为局部疼痛、肿胀及活动障碍.临床对上肢骨折治疗采用冰敷、小夹板固定及前臂悬吊等方法,其中前臂悬吊治疗有利于抬高固定上肢于治疗体位、维持于功能位,临床研究证明将患肢固定于心脏水平体位或高于心脏水平体位能促进肢体静脉回流和动脉供血,可明显促进肢体肿胀的消退[1 -3 ].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氢气对内毒素(LPS)诱导的急性肺损伤的影响及机制。方法 选择SPF级雄性ICR小鼠12只,6~8周龄,体质量25~35 g。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小鼠分为四组:对照组(C组)、吸入氢气组(H组)、肺损伤模型组(L组)和肺损伤模型+吸入氢气组(LH组),每组3只。C组不做处理;H组仅吸入4%氢气,持续12 h; L组和LH组采用腹腔注射LPS 10 mg/kg建立肺损伤模型,LH组在建立肺损伤模型后即刻吸入4%氢气。于建模后12 h行肺超声检测肺水肿,超声检测完成后迅速处死小鼠,开胸取双肺组织,左肺组织采用Western blot法检测p-AMPK、p-ERK和p-p38蛋白含量,右肺组织采用HE染色行肺损伤评分并观察肺组织病理学改变。结果 与C组比较,L组和LH组B线面积明显增大,p-AMPK、p-ERK和p-p38蛋白含量明显升高(P<0.05);H组p-AMPK蛋白含量明显升高(P<0.05);L组肺损伤评分明显升高(P<0.05)。与L组比较,LH组B线的面积明显减小,p-ERK、p-ERK和p-p38蛋白含量、肺损伤评分明显降低(P<0.0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