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1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4篇
  202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
目的 探索在电视胸腔镜手术单肺通气时,患侧持续供氧,预防低氧血症,延长单肺通气时间,减少单肺通气并发复张性肺水肿的可行性.方法 选择胸腔镜手术病人50例,男43例,女7例,随机分成两组,试验组n=28例,术中单肺通气时.患侧支气管开放并持续低压供氧,(2-3L/min);对照组n=22例,单肺通气时,患侧导管常规封闭停止通气.术中持续监测ECG,BP,HR,SpO2,PETCO2及持续单肺通气时间,(SPO2下降<93%为双肺通气指标).结果 胸腔镜手术操作时,SpO2,PETCO2,及连续单肺通气时间,复张性肺水肿发生率,两组呈统计学差异,(P<0.01).结论 胸腔镜手术中单肺通气时,患侧低压持续吸氧有助于维持正常SpO2,PETCO2,延长单肺通气时间,减少单肺通气并发症,利于手术的连续性,是一举多得的电视胸腔镜手术麻醉管理方法.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索在电视胸腔镜手术单肺通气时,患侧持续供氧,预防低氧血症,延长单肺通气时间,减少单肺通气并发复张性肺水肿的可行性.方法 选择胸腔镜手术病人50例,男43例,女7例,随机分成两组,试验组n=28例,术中单肺通气时.患侧支气管开放并持续低压供氧,(2-3L/min);对照组n=22例,单肺通气时,患侧导管常规封闭停止通气.术中持续监测ECG,BP,HR,SpO2,PETCO2及持续单肺通气时间,(SPO2下降<93%为双肺通气指标).结果 胸腔镜手术操作时,SpO2,PETCO2,及连续单肺通气时间,复张性肺水肿发生率,两组呈统计学差异,(P<0.01).结论 胸腔镜手术中单肺通气时,患侧低压持续吸氧有助于维持正常SpO2,PETCO2,延长单肺通气时间,减少单肺通气并发症,利于手术的连续性,是一举多得的电视胸腔镜手术麻醉管理方法.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单腔气管插管低潮气量用于胸腔镜下胸交感神经链切断术的麻醉可行性及安全性。方法:选择手汗症行胸腔镜下胸交感神经链切断术的患者26例,全部采用单腔气管插管全麻,术中予丙泊酚TCI、舒芬太尼静脉麻醉,以3~5mL/kg低潮气量维持双侧通气,麻醉中行血流动力学及呼吸监测。结果:手术时间35~75min,单侧手术时低潮气量通气时间7~18min,术中维持SpO2≥95%,PETCO2存在一过性升高,超过正常范围,血流动力学稳定。结论:单腔气管插管低潮气量用于胸交感神经链切断术安全可行。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右美托咪定(Dex)在纤维光导喉镜引导清醒气管插管中的镇痛、镇静效果以及对循环和呼吸功能的影响。方法困难气管插管患者40例(ASAⅠ~Ⅱ级),分为Dex组(D组,n=20)和咪达唑仑+舒芬太尼组(S组,n=20),所有患者均以1%丁卡因表面麻醉后纤维光导喉镜引导经口清醒气管插管,于用药前(T0)、用药后5 min(T1)和气管插管后即刻(T2),记录循环功能和呼吸参数应激反应的变化、镇静Ramsay评分及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等。结果所有病例均顺利完成气管内插管。两组镇静程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T0比较,两组患者T1时HR和MAP均显著下降(P<0.05),但S组有6例(33%)注药5 min后出现以呼吸频率减慢为主的呼吸抑制。结论在表面麻醉下,采用Dex 1μg/kg静脉注射能产生有效的唤醒镇静,可以减轻困难气道处理带来的心血管反应,呼吸抑制作用低于舒芬太尼,其适合应用于保留呼吸的慢诱导气管内插管。  相似文献   
5.
目的:比较低浓度罗哌卡因、布比卡因用于乳腺癌根治术硬膜外麻醉时对呼吸、循环的影响。方法:将35例择期硬膜外麻醉下行乳腺癌根治术的病人随机分成两组,0.25%布比卡因组Ⅰ(n=17)和0.25%罗哌卡因组Ⅱ(n=18)。观察两组用药后对MAP、HR、SpO2的影响。结果:Ⅰ组注药后10min、20min时MAP、HR都有不同程度的下降;Ⅱ组10min、20min、40min时MAP都有下降,但HR变化不明显,SpO2两组都变化不大。结论:低浓度罗哌卡因、布比卡因用于乳腺癌根治术都可达到满意麻醉效果.对呼吸功能影响小,但对循环功能影响应引起重视。  相似文献   
6.
目的 分析七氟醚吸入麻醉和艾司氯胺酮静脉麻醉方法用于手术中对患者麻醉的临床价值。方法 方便选取2020年8月—2021年8月期间江门市人民医院收治的行手术治疗的患者56例为研究对象,用随机数字法分为A组和B组,各28例。A组采用七氟吸入麻醉,B组采用艾司氯胺酮静脉麻醉。对比两组间的麻醉效果。结果 B组中患者睁眼时间为(16.34±3.15)min,拔管时间为(10.58±1.87)min,优于A组的(27.45±6.05)、(15.29±2.05)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8.619、8.982,P<0.001)。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269,P>0.05)。B组患者在术后即刻、术后1 d、术后3 d的认知功能评分为(26.98±0.32)分、(27.85±0.51)分、(28.33±0.55)分,均优于A组(26.38±0.47)分、(27.11±0.30)分、(27.54±0.48)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584、6.618、5.726,P<0.001),术后7 d两组患者的术后认知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