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篇
  免费   0篇
外科学   11篇
综合类   8篇
药学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2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2篇
  1966年   1篇
  1965年   1篇
  1960年   1篇
  195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1978年9月我院获得了由上海注射针一厂制造的连续硬膜外阻滞(简称连硬)细针,由上海注射器一厂制成相应的周长2.0毫米的细塑料管,至1979年2月,短短的半年时间里,已积有305人次作连硬的经验。 连硬细针周长3.8毫米,针尖锐利,可直接穿刺皮肤,无需用引针。细导管周长2.0毫米,开口于顶端。细针用加压透热法消毒,细导管冷消毒,浸泡在0.2%新洁尔灭水溶液内12小时以上。  相似文献   
2.
应用身体下部体外加压的装置来对抗低血容量、心源性休克病人和飞行员的低血压,已有将近一个世纪的历史。近年来,抗休克服如改良G服(G-Suit)、军用抗休克裤(MAST)和充气抗休克服(PASG)等已用于创伤后低血压病人的转运和急症室抢救。这一施敦被认为具有“可供应有限的自体血”、“可提高血压”和“可挽救生命”等作用。尽管如此,学者们对此仍有分歧。 Mattox等对创伤后低血压应用MAST者作前瞻性随机评价。18个月期间,在送入Ben Taub综合医院急症科的35000例创伤病人中  相似文献   
3.
为了观察早期高动力脓毒性休克时纳洛酮治疗是否有效,作者设计了一个对照随机研究。选22例性别不论、年满18岁的脓毒性休克病人,收缩期血压(SBP)都在90mm Hg以下,已持续45分钟,并伴有感染(发热>101°F、白细胞增多或经细菌培养证实)。将病人随机安排入纳洛酮组和安慰剂组,每组各11例。纳洛酮组病人在3~5分钟内静脉注射纳洛酮30μg/kg和10mlD5W,接着在60分钟内输注  相似文献   
4.
战时外科手术的进行,由于受到战地环境的影响,不同于平时外科手术。在战时,短时间内可能出现大量伤员,且伤情复杂严重,往往需紧急手术抢救;更兼没有完善的医疗设备,也不能对伤员作过多的术前准备,因此,要保证手术的顺利进行,要完成救死扶伤的任务,麻醉工作也必需因地制宜,设法将平时麻醉处理的原则灵活地掌握应用。一、伤情的了解:伤员的全身情况必须在麻醉前充分了解,这样才能正确估计伤员是否  相似文献   
5.
低温治疗出血性休克的作用一直存有争议。本文旨在探讨低温加严重出血性休克时中度低温对心血管功能、局部血流量与氧耗量的影响,以评价其在治疗严重出血性休克中可能具有的保护和治疗作用。取18条16~28kg的犬。在以硫贲妥钠诱导和α-三氯醛糖维持的麻醉下,作股动脉与肱动脉插管直达降主动脉以便放血、  相似文献   
6.
通常用作麻醉拮抗药的纳洛酮目前已被试用于处理各种与内源性阿片样肽有牵连的病理生理情况。曾有报道,纳洛酮能提升脓毒性休克病人血压。本文研究纳洛酮在脓毒性休克病人中的药代动力学。  相似文献   
7.
呼吸兴奋药及回苏药——吗苯哌酮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1962年,ward 等报道了盐酸吗苯哌酮(Doxapram,Dopram 或 AHR619的药理作用,起初主要作为呼吸兴奋药,随着对该药研究的逐渐深化,近年来在临床麻醉和药物中毒的处理中,应用日趋广泛,本文介绍吗苯哌酮的药理和临床。[理化性质] 吗苯哌酮是一种2%澄清无色的水溶液,内加0.5%氯丁醇(Chlo-  相似文献   
8.
作者等报导了应用体外循环深低温为69例先天性和后天性心脏病患者进行心内直视手术时麻醉的经过。麻醉一般用硫贲妥钠静脉或肌内注射,琥珀醯胆硷或 Imbretil 插管,而后吸入乙醚或氟烷。先用体表冰水浸浴降温(32°~30℃),再用转碟式人工心肺机与变温器进行体外循环降温。体表降温时,除少数心脏机能代偿3~4级患者外,血压和心搏节律无显著改变。体外循环血液降温时食管内温度降达到预计的深低温,平均需时7′15″(范围3′~19′45″),首5℃下降较快而后则慢。食管内温度下降愈  相似文献   
9.
连续硬膜外阻滞下手术225例,术后保留导管。在麻醉作用消失后,经导管注入麻醉性镇痛药(吗啡、哌替啶、酚哌啶、芬太尼)或生理盐水(对照组)观察镇痛效果。其中以吗啡组效果最好,镇痛持续时间为21.58±3.69小时,≥24小时者占70%。225例中除发生7例尿潴留、9例恶心及6例呕吐外,无其他不良反应,对血压、呼吸及脉搏均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10.
已有报道,采用机械通气与呼气末正压(PEEP)作治疗,能使淡水淹溺濒死犬的动脉氧分压(PaO_2)增加,肺内分流(Qsp/Qt)减少,但心输出量明显下降。心输出量的下降影响到氧的输送(DO_2)。作者重点探讨在连续正压通气治疗过程中肺与心血管功能的影响,观察静脉注射多巴胺或输液何者较能改善心输出量和DO_2。以15条经戊巴比妥钠麻醉的犬作实验。所有犬都插上带套囊的气管插管,经皮插入股动脉导管和带测温头的四孔肺动脉导管,静注乳酸林格氏液约8ml/kg/h。根据实验的不同阶段,测定平均股动脉压(MA-P)、中心静脉压(CVP)、平均肺动脉压(MPAP)、肺动脉楔嵌压(WP)、心率(HR)、心输出量(CO)、血pH、PCO_2、PO_2以及呼吸次数等,并从中计算出Qsp/Qt、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