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篇
  免费   6篇
神经病学   14篇
外科学   4篇
  2022年   3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3 毫秒
1.
目的探讨颅脑损伤大鼠伤后不同时间下丘脑前部和延髓内脏带脑组织突触膨体素(SYN)和突触蛋白I(SYN-I)表达的变化,以及致应激性胃溃疡的变化。方法将40只成年SD大鼠按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四组:对照组(C组,n=10)、颅脑损伤后1 h组(T1组,n=10)、颅脑损伤后6 h组(T1组,n=10)、颅脑损伤后12 h组(T1组,n=10)。利用液压装置以1.8个标准大气压的压力打击致大鼠颅脑损伤。应用胃溃疡指数评估应激性胃溃疡,利用免疫印迹法观察各组下丘脑前部和延髓内脏带脑组织SYN和SYN-I的表达变化。结果 C组、T1组、T6组、T12组胃溃疡指数分别为0、7.2±0.6、13.8±1.4、29.1±3.0,两两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与C组相比,下丘脑前部脑组织SYN和SYN-Ia伤后6 h内无明显变化(P〉0.05),伤后12 h SYN和SYN-Ia明显升高(P〈0.05);SYN-Ib伤后1 h即明显升高(P〈0.05)。与C组相比,延髓内脏带脑组织SYN伤后1 h即明显升高(P〈0.05),而SYN-Ⅰb明显降低(P〈0.05);SYN-Ⅰa伤后1 h显著增高(P〈0.05),伤后6 h达高峰,伤后12 h逐渐降低,但仍显著高于C组(P〈0.05)。结论颅脑损伤导致的应激性胃溃疡随时间延长逐渐加重;还可导致下丘脑前部和延髓内脏中枢发生突触可塑性的改变,其引起的突触传递效率的改变可能与应激性胃溃疡有关。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儿童弥漫性轴索损伤(DAI)的早期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0年10月至2015年10月收治的31例儿童DAI的临床资料,其中手术治疗5例,保守治疗26例。结果 出院后随访12个月后,按GOS评分评估预后,恢复良好19例,中残2例,重残3例,植物生存2例,死亡5例。结论 儿童重型颅脑损伤中DAI常见,病情危重,以意识障碍、继发性癫痫为重要临床特征;儿童神经系统修复能力较强,早期诊断、正确治疗可降低病死率、致残率。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重型颅脑损伤(TBI)合并高血糖标准大骨瓣减压术后胰岛素强化治疗的效果。方法 2018年1月至2019年12月收治重型TBI合并高血糖66例,均行标准大骨瓣减压术治疗。术后按照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观察组(胰岛素强化治疗)和对照组(胰岛素常规治疗),每组33例。两组均给予胰岛素持续静脉泵入治疗1周,观察组空腹血糖控制在3.9~6.1 mmol/L,对照组控制在8~10 mmol/L。比较分析两组治疗前及治疗后1周胰岛β细胞功能指标[胰岛素敏感指数(ISI)、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血清炎性因子[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8(IL-8)、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以及并发症。结果 治疗1周,两组ISI、HOMA-IR以及血清CRP、IL-6、IL-8、TNF-α水平均较治疗前均明显改善(P<0.05);而且,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感染发生率(21.21%,7/33)明显低于对照组(54.55%,18/33;P<0.05)。结论 对重型TBI高血糖,术后短期胰岛素强化治疗有利于胰岛功能恢复,减轻炎性反应,降低感染发生率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血糖水皮对创伤性重型、特重型颅脑损伤手术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九〇医院2017-01—2019-06收治的创伤性重型、特重型颅脑损伤手术患者54例,根据28 d预后分为生存组(n=40)、死亡组(n=14)。分析患者入院72 h内平均血糖(GluAve)、血糖标准差(GluSD)、血糖变异系数(GluCV),比较组间差异。将GluAve、GluCV分为不同亚组,比较不同亚组见的病死率。结果死亡组GCS评分低于生存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生存组APACHEⅡ评分高于死亡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生存组GluAve、GluSD、GluCV均较死亡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平均血糖区间的上升,死亡病例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糖变异度越高,病死率越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GluAve的上升,死亡病例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GluCV越高,病死率越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创伤性重型、特重型颅脑损伤手术患者的应激性高血糖与不良预后具有相关性,是临床治疗策略的重要部分。临床上,我们不仅要采取必要的强化胰岛素治疗,将血糖水平控制在合理的区间,更要关注血糖的变异性,将血糖波动控制在合理水平。  相似文献   
5.
正常规头颅CT和MRI对鉴别脑震荡、弥漫性轴索损伤和微出血灶不够敏感,而这些损伤又可能发展为震荡后综合征、慢性创伤性脑病。研究表明CT扫描只可以检测到10%的轻型颅脑损伤(traumaticbrain injury,TBI)异常~([1]),常规MRI仅检测到轻型TBI中约32%弥漫性的轴索血管损伤~([2])。脑爆震伤后影  相似文献   
6.
正据报道,美国颅脑损伤(traumatic brain injury,TBI)最近每年发生约140万次,占外伤性死亡的1/3。美军在伊拉克和阿富汗战争中穿戴先进的盔甲,大大提高了生存率,不可避免地增加了非致命损伤~([1])。2000~2006年,美军有26万余人遭受TBI,约5万人属于中重度TBI,大约70%参战回国的TBI人员是由爆炸所引起~([2])。美军部署到伊拉克和阿富汗军人中,有10%~20%人受到脑爆震伤(blast TBI,bTBI)的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尖吻蝮蛇血凝酶联合奥美拉唑治疗重型颅脑损伤继发的应激性胃粘膜病变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继发应激性胃粘膜病变的60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30例,单纯应用奥美拉唑)和观察组(30例,联合应用尖吻蝮蛇血凝酶和奥美拉唑)。24 h内消化道出血停止为显效,24~72 h出血停止为有效,72 h以上仍有出血为无效;总有效率=(显效+有效)/总例数。结果 观察组显效20例(66.7%),有效8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为93.3%。对照组显效9例(30.0%),有效16例,无效5例;总有效率为83.3%。两组显效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但总有效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联合应用奥美拉唑和尖吻蝮蛇血凝酶可明显缩短重型颅脑损伤继发的应激性胃粘膜病变患者消化道出血持续时间,从而减少质子泵抑制剂使用时间。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咪达唑仑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应激性胃粘膜病变(SGML)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2年7月至2013年10月收治的114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按治疗方法分为常规组和咪达唑仑组(持续静脉泵入咪达唑仑),每组57例。结果 常规组并发SGML 30例(52.6%),咪达唑仑组并发SGML 19例(33.3%);两组SGML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咪达唑仑持续输注可降低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应激性溃疡出血发生率。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创伤性颅脑损伤急性期垂体前叶激素及甲状腺激素水平变化。方法选择2018-06—2019-08间收治的90例颅脑损伤患者,按照GCS评分分为轻型组36例、中型组29例、重型组25例。记录3组患者伤后第1天的垂体前叶激素(GH、ATCH、PRL、FSH、LH、TSH)和甲状腺激素(TT3、FT3、TT4、FT4)水平,探讨严重程度与两种激素变化的相关性。结果中型、重型组GH、ATCH、PRL、FSH较轻型组增高, TT3、FT3较轻型组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重型组GH、ATCH、PRL、FSH较中型组增高,TT3、FT3较中型组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神经内分泌激素水平变化对于评估颅脑损伤患者的损伤程度具有重要的价值,检测颅脑损伤患者垂体前叶激素水平和靶腺之一的甲状腺相关激素水平的变化,可评估患者的损伤严重程度。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控制性减压技术在老年重型、特重型颅脑损伤(TBI)去骨瓣减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6年12月至2019年12月收治的96例老年重型、特重型TBI的临床资料。均采用大骨瓣减压术治疗,其中48例术中采用控制性减压技术(观察组),48例未采用(对照组)。结果 去骨瓣前,观察组颅内压[(35.37±2.07)mmHg]与对照组[(35.24±1.72)mmHg]无统计学差异(P>0.05);去骨瓣后,观察组颅内压[(20.87±1.40)mmHg]与对照组颅内压[(28.75±1.53)mmHg]较去骨瓣前均明显降低(P<0.05),而且,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1 d,观察组GCS评分[(6.28±0.73)分]明显高于对照组[(4.12±0.69)分;P<0.05];术后1个月,观察组Barthel指数[(76.81±5.54)分]明显高于对照组[(68.17±6.02)分;P<0.05]。术后观察组并发症总发生率(16.7%,8/48)明显低于对照组(47.9%,23/48;P<0.05)。结论 对于老年重型、特重型TBI,去骨瓣减压术是有效的,术中运用控制性减压技术可明显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改善病人预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