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篇
  免费   0篇
外科学   14篇
综合类   5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1篇
肿瘤学   2篇
  2018年   3篇
  2016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目的 对供者肝脏等器官的联合获取、修整和保存方法进行研究。方法 采用原位腹主动脉和门静脉插管、低温灌注,快速多器官联合获取、低温保存技术及体外修整获得可供移植的肝移植物。结果 获取122例供者的移植物,平均热缺血时间为4min30s,平均获取时间为20min,平均冷缺血时间为10h。均采用4℃的HCA液(高渗枸橼酸盐腺嘌呤溶液)和UW液灌注和保存。118例修整成适用于临床用的肝的移植物,76例供肝在移植前留取了病理活检标本,病理检查提示供肝结构正常。移植术后,无原发性肝无功能发生。结论 该方法适合于供者肝脏等器官的快速联合获取、修整和保存。  相似文献   
2.
早期肠内营养在肝移植术后的应用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目的:探讨肝移植术后的营养支持处理。方法:为2例肝移植术后病人提供早期肠内营养。结果:2例病人现已分别术后9个月和10个月,未发生排斥反应,生活质量和移植物功能良好。结论:肝移植术后早期肠内营养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3.
肝移植中血管异常时的血管重建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目的:探讨肝移植过程中血管异常时血管重建的方式和方法.方法:对16例肝移植的供肝动脉变异、受体肝动脉异常和受体门静脉血栓形成采用了多种方法进行重建,术后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的方法监测重建血管的通畅情况.结果:肝移植术后,14例重建的血管通畅良好,生存正常;1例术后7d发生门静脉血栓形成,并于术后4周死于消化道大出血;1例术后7d死于药物引起的严重的血管内溶血,但重建血管通畅良好.结论:根据各种血管异常时血管重建的原则和选择适当的血管重建方式是保证肝移植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4.
改良型脾肾静脉分流术25例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戴雪明  徐传德 《上海医学》1999,22(4):252-253
脾肾静脉分流术在降低门静脉压的同时并纠正脾功能亢进,术后脑病发生率底,但因吻合口偏小、血管易扭曲及栓形成,降压效果差[1].我院自1974年开始进行改良型脾肾静脉分流术,即将脾静脉中央段经胰腺背面与左肾静脉作端侧或侧侧吻合.本文作者通过对 1985~1996年间25例良良型脾肾静脉分流术病例分析,对改良型脾肾静脉分流术的手术方法、术中注意点、优点及适应证等作了介绍.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高迁移率族蛋白A2(high mobility group AT-hook 2, HMGA2)和基质金属蛋白酶-11(matrix metalloproteinase-1, MMP-11)在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 收集173例女性乳腺癌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对乳腺癌组织和癌旁组织中的HMGA2和MMP-11进行检测,分析两者表达与乳腺癌病理参数之间的关系,并评价两者表达与乳腺癌预后的关系。结果 乳腺癌组织中HMGA2和MMP-11阳性表达率分别为74.6%(129/173)、59.0%(102/173),明显高于癌旁组织(P<0.001);HMGA2阳性表达与患者年龄>40岁(P=0.044)、绝经后(P=0.046)、组织学分级Ⅲ级(P=0.024)、腋窝淋巴结转移(P<0.001)、雌激素受体(estrogen receptor, ER)阴性表达(P=0.017)、HER-2阳性表达(P<0.001)和TNM分期Ⅲ~Ⅳ期(P=0.013)显著相关;MMP-11阳性表达与腋窝淋巴结转移(P=0.001)、ER阴性表达(P<0.001)、HER-2阳性表达(P=0.021)和TNM分期Ⅲ~Ⅳ期(P=0.001)显著相关;HMGA2阳性表达与MMP-11阳性表达呈正相关(r=0.772,P<0.01)。单因素分析显示,HMGA2和MMP-11表达阳性者的无病生存时间(disease free survival, DFS)和总生存时间(overall survival, OS)均较HMGA2和/或MMP-11表达阴性组差(DFS: P=0.001; OS: P<0.001)。多因素Cox分析表明,HMGA2(P=0.002)和MMP-11(P=0.022)是影响乳腺癌患者DFS的独立预后因素;HMGA2情况是影响乳腺癌患者OS的独立预后因素(P=0.001)。结论 HMGA2和MMP-11在乳腺癌组织中表达上调并存在相关性,HMGA2和MMP-11表达阳性提示患者预后不良,两者可能成为潜在的判断乳腺癌预后的分子标志物。  相似文献   
6.
宋耀君  戴雪明 《上海医学》1996,19(7):422-423
门静脉高压症术后引流的作用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外科宋耀君,戴雪明在上腹部手术中,门静脉高压症手术是引起膈下脓肿发生率最高的手术之一[1]。选择恰当的引流方式及术后对引流管的正确管理,对预防膈下脓肿的发生至关重要。临床资料一、一般资料我科自1982年1月...  相似文献   
7.
TSGF对消化道恶性肿瘤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目的 研究TSGF对消化道恶性肿瘤的早期诊断价值。方法 选择胃癌30例,结肠癌25例,肝癌10例。胃癌、结肠癌病例均在术前测定血清CEA和TSGF含量,肝癌病例在术前测定血清AFP和TSGF含量,检测结果以阴性和阳性表示。结果 TSGF检测灵敏度明显高于CEA和AFP(P<0.05)。结论 TSGF作为一个新的肿瘤血清标志物具有较大价值。  相似文献   
8.
1 病例报告例 1 男 ,6 7岁。排便困难 ,下腹肿块 4个月 ,无腹痛及黑便。血红蛋白 5 4g L ,大便隐血阳性。钡剂灌肠示结肠未见病变。诊断为小肠肿瘤 ,剖腹探查 ,距回盲部约 40cm ,5 0cm ,70cm及 10 0cm处发现 4个肿块 ,大小为蚕豆样至 6cm× 5cm× 3 .5cm ,小肠系膜有融合成团淋巴结 ,无色素沉着。行小肠部分切除 ,淋巴结清扫。病理报告 :肿块及肠系膜结节切面呈灰黑色 ,肿块内含棕色颗粒。免疫组化染色 :HMB 45阳性 ,S 10 0蛋白阳性。诊断 :多发性小肠黑色素瘤。未见明显全身皮肤病变。术后 10个月因腹腔内淋巴结转移…  相似文献   
9.
胃肠道黑色素瘤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探讨胃肠道恶性黑色素瘤(CIMM)的病因,临床特征及治疗。方法 复习相关文献并作综述性报告。结果 GIMM多为转移性的,原发必邮,迷路能找到原发皮肤病变,但有4%~12%无原发病灶。早期可引起区域淋巴结及血源性转移。临床特点;胃肠道出血,肿块有黑色素沉着。手术治疗为卢性,以解除出血及梗阻症状。未经治疗的转移性CIMM预后很差。结论 胃肠道GIMM术前诊断困难,转移早,外科治疗为姑息性,预的,  相似文献   
10.
门静脉高压症消化道出血及术后再出血的序贯治疗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消化道出血是门静脉高压症的严重并发症和主要死亡原因之一。内科治疗仅部分病例可以暂时控制出血。外科施行分流、断流手术长期以来一直是其主要的治疗手段 ,并发展出多种术式。尽管如此 ,目前所施行的各种手术均有一定的再出血率。门静脉高压症术后再出血的发生率 ,各种手术术式和各家的报告不一 ,大约在 10 %左右。术后再出血一旦发生往往可反复发作 ,处理十分棘手。因此 ,对门静脉高压症术后再出血的处理已成为治疗门静脉高压症的重要课题之一。在我国 ,门静脉高压症的主要病因是肝炎后肝硬化。肝功能衰竭、消化道出血和肝癌是肝硬化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