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15篇
内科学   2篇
外科学   1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4篇
  2020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2篇
  2011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5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索医院药房管理模式的演变。方法传统医院药房管理模式改革后,门诊西药房、中药房以及住院药房成为一个综合性的药房,对传统医院药房管理模式的改革和演变进行探索分析。结果整合后的综合药房降低了药品储藏空间,节约药房工作人员,简化了药房管理程序,提高了药房管理效率。结论医院药房管理模式演变为综合药房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能有效提高药房管理水平和质量。  相似文献   
2.
目的评估门诊静脉血栓栓塞症(venous thromboembolism,VTE)患者抗凝手册的建立及其临床可行性、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前瞻性分析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2018年10月至2019年3月采用门诊VTE抗凝手册的门诊VTE患者随访资料,主要研究终点为规范性抗凝的依从性,次要研究终点包括出血并发症发生率和症状性血栓复发率和失访率。结果门诊VTE患者规范性抗凝依从性为89.4%,其中口服利伐沙班和皮下注射低分子量肝素患者的依从性分别为92.9%和100%,口服华法林患者的依从性为77.8%。出血并发症发生率为5.3%,均为轻微出血。症状性血栓复发率为2.1%,均发生于口服华法林患者。患者总失访率为4.3%。结论建立门诊VTE患者抗凝手册可以有效提高患者治疗依从性,降低失访率,且具有较低的并发症发生率和血栓复发率。  相似文献   
3.
成咏 《中国实用医药》2014,(21):179-179
目的观察奥曲肽预防内镜下逆行胰胆管造影术(ERCP)术后胰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66例行ECRP手术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33例和预防组33例,对照组术前、术后均未给予奥曲肽治疗,预防组术前30 min以及术后24 h内皮下注射奥曲肽,对照两组患者临床效果。结果对照组6例并发胰腺炎,预防组1例并发胰腺炎,两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奥曲肽预防ERCP术后胰腺炎效果确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激光治疗下肢静脉曲张的围手术期护理措施。方法:选择我院应用静脉曲张激光(EVLT)联合手术治疗下肢静脉曲张患者408例,术前术后给予精心护理。结果:患者均一期愈合,无下肢静脉血栓等并发症发生。结论:EVLT技术具有安全、有效、微创、操作简便和不遗留手术疤痕等优点,做好手术前后的护理是保证手术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5.
<正>血管畸形是一种良性的先天性血管病变,人群发病率约为1.5%[1]。该病好发于肢体,多表现为肢体软组织肿块,病变累及关节和神经等重要组织时可导致肢体运动障碍。传统的治疗多依靠外科手术切除,但血管畸形手术特别是弥漫性血管畸形,不仅手术难度大,而且病变常常累及重要肌肉、神经和血管等组织,无法彻底根治。随着微创技术的发展和革新,部分学者尝试采用介入栓塞和腔内激光等微创方法治疗肢体血管畸形,但临床疗效褒贬不一,护理措施上也没有  相似文献   
6.
正所谓主动脉夹层,指的是因为主动脉内膜的破裂,该腔体内的血液流向动脉中膜,使得动脉中膜产生了分离,进而引发了主动脉真腔及假腔分离这样的病理性改变~([1])。主动脉夹层或者动脉瘤累及弓部分支的腔内治疗一直是血管外科的热门话题。因为这一技术有关人体颈动脉以及锁骨下动脉这两个位置血管中的血流重建,无论是在解剖学、血流动力学、手术设计及器材上均面临极大的风险与挑战,一旦出现意外,患者可能因脑部缺血引起脑梗塞,严重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免费抗结核药品专项管理对肺结核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收集抗结核药品专项管理前后患者取药延迟情况资料,分析比较两组间取药延迟原因、完成治疗率、总体规则治疗率。结果抗结核药品专项管理前分析患者1222例,专项管理后分析患者910例;专项管理前与后取药延迟率分别为20.05%和4.35%,完成治疗率分别为85.11%和91.10%;总体规则治疗率分别为79.95%和88.02%(P〈0.01)。结论通过抗痨药品专项管理,患者的取药延迟率、完成治疗率、总体规则治疗率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8.
成咏 《中国实用医药》2014,(18):193-194
目的探讨硝苯地平缓释剂治疗轻中度高血压的疗效,并探讨药理。方法选取88例轻中度高血压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44例给予拉西地平治疗,治疗组44例给予硝苯地平缓释剂治疗,对比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患者降压效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水肿发生率高于对照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硝苯地平缓释剂治疗轻中度高血压与拉西地平效果相当,值得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9.
摘要:目的 探讨髂静脉受压综合征合并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的腔内治疗与护理体会。方法 回顾分析2008年3月至2014年5月共45例髂静脉受压综合征合并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在DSA下行下肢深静脉内导管溶栓术(catheter directed thrombolysis,CDT),37例同时行球囊扩张并支架置入治疗,8例3~6个月后行球囊扩张并支架置入治疗。以健、患肢周径差及深静脉通畅度来评价疗效。结果 45例患者溶栓过程中无肺梗死、导管滑出、药物过敏反应、内脏出血等并发症出现,仅有9例发生一般出血现象包括:5例患者切口部位有少量皮下血肿未处理自行吸收、2例患者穿刺处渗血、2例患者尿路出血,因早期发现及时,经过对症处理后未进一步出血。腔内治疗后经顺行静脉造影确认所有患肢深静脉通畅率较前明显改善,患肢症状明显好转。结论 静脉腔内导管溶栓结合球囊扩张及支架置入术是治疗髂静脉受压综合征合并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有效手段。术前做好患者的心理护理、完善各项术前准备,术后密切观察病情、加强并发症的观察及处理是确保腔内手术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导管溶栓术(catheter directed thrombolysis,CDT)治疗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的效果和护理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6月至2011年3月43例行导管溶栓术治疗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髂静脉血栓6条、髂股静脉血栓10条、全肢型血栓27条,均采用Unifuse溶栓导管,经小隐静脉途径28例、胫后静脉7例、大隐静脉6例、大隐静脉-交通静脉2例,插入血栓内用尿激酶、肝素进行抗凝、溶栓治疗,并观察疗效及总结护理体会。结果经顺行静脉造影确认所有患肢静脉通畅度均明显改善,患肢症状明显好转。43例患者均未发生严重并发症,仅6例患者发生一般性出血现象,包括穿刺处渗血3例、尿路出血2例、眼底出血1例,经对症处理后出血缓解。结论 CDT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早期疗效显著。术前做好心理护理、完善各项准备,术后密切观察病情、加强并发症的观察及处理是确保导管溶栓术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