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3篇
内科学   3篇
外科学   7篇
综合类   5篇
眼科学   1篇
  2007年   3篇
  2005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外科治疗门静脉高压症术中肝功能再评价对术式选择及其疗效的意义。方法:回顾性总结10年间手术治疗门静脉高压症146例。其中肝炎后肝硬化l18例,血吸虫性肝硬化6例,酒精性肝硬化l例,混合性肝硬化5例,其它原因16例。按Chind分级标准,术前肝功能评价A级45例,B级92例,C级9例。术中肝功能再评价(腹水量,肝脏萎缩程度):A级33例,B级78例,C级35例。本组断流术89例(61.0%),各种分流术57例(39.0%);其中包括预防性手术27例(18.5%),急诊断流术2例(1.4%)。结果:手术死亡l例(0.7%),死亡原因为上消化道出血。术后早期出血9例(6.1%)。断流术5例,分流术4例;术后早期脑病2例(1.4%),断流术、分流术各l例。随访98例,随访率67.6%。其中分流术37例,断流术6l例。随访时间6月~9年。远期再出血12例(12.2%);其中分流术3例,断流术9例,发生时间平均在术后17月(4~41月);远期脑病6例(6.1%),均是分流术病例,发生时间平均在术后19月(3~40月)。分流术组与断流术组的远期再出血率分别为8.1%(3/37),14.9%(9/61),P>0.05;脑病发生率分别为16.2%(6/37),0%(0/61),P<0.0l。死亡8例(5.5%),死亡原因:上消化道出血2例,肝功能衰竭3例,肝癌2例,直肠癌1例。结论:肝功能储备与门静脉高压症的手术成败及其治疗效果直接相关,术中肝功能再评价对治疗门静脉高压症的术式选择有指导意义。根据病人的肝功能储备、解剖条件以及术者的经验,合理地选择术式,有助于提高手术疗效。  相似文献   
2.
肝硬化门静脉高压彩超测量临床意义探讨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本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彩超)对20例正常人、42例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PHT)患者进行血流动力学观察。材料与方法一、仪器美国ACUSON-128型彩超,探头频率3.SMHZ,取样g积Zm”“二、对象20例正常对照,平均年龄436土14.13岁。实验组42例,平均48.24i12.27岁。肝炎后肝硬化41例,酒精性肝硬化1例,伴胃底食管静脉曲张33例,痔静脉曲张1例,上消化道出血19例37次.肝功能分级:ChildA级9例,B级23例,C级10例,合并肝癌5例。三、方法实验组1周内无急性出血史,排除药物等因素对门静脉系统血流动力学影响.检查前禁食禁水6~8小…  相似文献   
3.
80例经直肠~(99m)TC-MIBI测定结果显示,正常对照组(15例)的心肝核素显影比值(H/L)为0.267±0.2;病理证实的急慢性病毒性肝炎(8例)H/L为0.455±0.13;57例肝硬化患者中,Child-Pugh A级(7例)的H/L为0.57±0.14;B级1.0±0.19;C级1.19±0.25。57例中11例肝性脑病者的H/L为1.26±0.16,以上各组与对照组的H/L值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别(P<0.01)。Child—Pugh A、B、C三组的H/L值的差别在统计  相似文献   
4.
预防性断流术在门静脉高压症中的应用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断流术在预防门静脉高压症引起的食管下端胃底曲张静脉破裂出血中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将1995年5月至2005年5月收治的128例无上消化道出血史的门静脉高压症病人分为非手术组和手术组,非手术组主要采取保肝、利尿、减慢心率等治疗,定期随访。手术组行断流术(Hassab术或改良Sugiura术)。比较分析两组的临床资料、治疗方法以及长期随访结果。结果手术组总并发症发生率25.0%,总手术死亡率3.6%,远期出血率2.0%,无肝性脑病,死亡率2.0%。非手术组远期出血率24.2%,肝性脑病发生率4.8%,死亡率9.7%。结论断流术在门静脉高压症病人中施行是安全的,预防食管下端胃底曲张静脉破裂出血也是有效的,使外科医生在治疗时多了一种选择。Hassab术比改良Sugiura术更加适合应用在预防性治疗中。  相似文献   
5.
目的 建立无创性测定门静脉压力的方法并应用于肝胆外科疾病。方法 对肝胆慢性疾病引起门静脉压力增高病人32例,原发性肝癌12例和转移性肝癌4例采用放射性核素^99mTc-MIBI直肠-门静脉显像测定了肝/心比值(H/L值)、门静脉分流指数(SI),同时在手术中直接测定了门静脉压力,并以8例非肝胆疾病病例门静脉显像和术中直接测定门静脉压力作对照。结果 门静脉压力增高者的H/L比值和SI值均较对照组明显升高,差异具有显著意义(P<0.01)。H/L比值和SI值与术中直接测压之间相关良好(r=0.93),通过直线方程Y(mmH2O)=32X 6.8可从H/L比值推算门静脉压力。结论 放射性核素测定门静脉压力的方法具有无创伤性、简便、可多次重复测定等优点,值得在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经瞳孔温热疗法(transpupillary thermotherapy,TTT)治疗中心性渗出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central exudative chorioretinopathy,CEC)的临床效果.方法:对眼底荧光素血管造影(fundus fluorescein angiography,FFA)和吲哚青绿血管造影(indo cyanine green angiography,ICGA)检查确诊的CEC患者的18只患眼进行TTT治疗.采用810nm半导体激光,光斑0.8~2.O mm,照射时间60s,能量80~300 mW,对FFA和ICGA图像所显示的脉络膜新生血管(choroidal neo vascularization,CNV)进行照射,照射区未出现颜色变化.对比分析患者治疗前后的视力、眼底、FFA结果.结果:治疗后视力提高者6眼,占33%;无变化者12眼,占67%.自觉症状有程度不同的改善者16眼,眼底检查病变减轻者10眼.13眼复查眼底血管造影,其中8眼脉络膜新生血管(choroidalneovascularization,CNV)明显消退、渗漏减轻.结论:TTT治疗CEC效果良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 根据门静脉高压症病人不同情况,选择不同手术方法进行个体化的治疗。方法 前瞻性的选择门静脉高压症病人,视入院前出血次数、量,再出血倾向及彩色多普勒、MRI检查门静脉系和下腔静脉系血管情况,进行个体化的手术治疗。有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PCDV)、脾肾分流术(SRS)、肠腔分流术(MCS)、脾腔分流术(SCS),测定手术前后门静脉压力。结果 分流组手术后门静脉压力与PCDV手术后压力下降差异有显著意义;而分流组中不同术式之间差异无显著意义。结论 提出了门静脉高压症个体化治疗概念。还探讨手术后并发症发生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8.
徐维刚  朱新伟 《上海医学》1996,19(6):355-358
门脉高压症术后死亡分析上海医科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徐维刚,朱新伟,吴肇汉,陈福真,孟承伟门脉高压症食管胃底曲张静脉出血的治疗方法很多,但没有一种方法一定能起到止血目的。各种肝硬化均有一定程度肝功能损害,在遭受手术打击后,特别是大出血急症手术后,可能出现肝...  相似文献   
9.
通过直肠给药~(99m)Tc-MIEI测定门脉-系统循环短路。对8例正常对照者与58例各种肝脏疾病患者作了测定。正常对照者5min内肝影显示而其他器官放射性极少。门脉高压性肝硬化患者心影明显,其心脏与肝脏比值(H/L)明显高于正常组、急性和慢性肝炎组(P<0.01)。H/L值与茚菁绿试验(ICG)值具有良好相关。H/L值与手术直接测定门静脉压力值之间也有着明显相关性。本方法是一种实用、可靠的诊断门脉分流的手段。  相似文献   
10.
作者对1979~1983年初施行Walker手术治疗门静脉高压症术后复发现血7例患者作了回顾性研究。随访结果;存活5例随访期均已超过9年,其中1例有黑便史,用硬化剂注射止血。急症手术1例随访3年无再出血,以后失访。另1例无再出血,术后1年半死于肝昏迷。本组选择的病例有两种:一种是因门静脉高压症已施行过多次腹部手术,如再次进腹施行断流术估计有一定困难者;另一种是因肝功以有条件差,无条件施行分流手术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