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6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4篇
内科学   3篇
外科学   13篇
综合类   24篇
药学   1篇
肿瘤学   1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4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4年   5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3篇
  1980年   2篇
  197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目的 评价^18F-FDG hPET/CT代谢显像对结直肠癌患者术后复发转移的诊断价值。方法 对81例结直肠癌术后临床可疑肿瘤复发或转移的患者采用GEHAWKEYE符合线路SPECT进行^18F-FDG显像,获得经X线衰减校正后的三维断层图像,由计算机完成各断层图像的融合,以目测法进行诊断分析,并与CT、病理学检查、临床随访作出的最后诊断进行对比。结果 ^18F-FDG hPET/CT代谢显像对结直肠癌术后复发、转移诊断的灵敏度为93%(57/61),特异性为80%(16/20),阳性预测率为93%(57/61),阴性预测率为80%(16/20);而常规CT对结直肠癌术后复发转移诊断的灵敏度、特异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分别为67%(37/55)、73%(19/26)、84%(37/44)、51%(19/37);^18F-FDG hPET/CT代谢显像共检出病灶126个,65例相同视野hPET/CT代谢显像与诊断CT常规影像检查复发转移病灶检出数分别为91个和46个。结论 ^18F-FDG hPET/CT显像对结直肠癌术后复发转移的诊断价值优于CT;通过与同机定位CT图像融合可有效地对病变进行定性定位。  相似文献   
2.
硝苯地平凝胶治疗肛裂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观察硝苯地平凝胶局部外涂治疗肛裂的疗效。方法 :2 0 5例病人参加该项试验 ,全部经临床检查 ,填表登记 ,记录有关症状及体征。治疗组10 4例局部涂布 0 .2 %硝苯地平凝胶 ,对照组 10 1例局部涂布 1%达克罗宁油膏。均为 q 12h ,共使用 3wk。结果 :3wk后 ,治疗组肛裂愈合率6 3.5 % ,总有效率 89.4 % ;对照组肛裂愈合率 31.7% ,总有效率 5 8.4 % (P <0 .0 1)。治疗组病人均未发现任何全身及局部不良反应。结论 :硝苯地平凝胶在临床上可以作为一个安全、有效的肛裂局部治疗药  相似文献   
3.
结直肠间质瘤49例诊治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结直肠间质瘤的临床病理特点及治疗手段.方法 回顾性分析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收治的结直肠间质瘤49例的临床病理及随访资料.计量资料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ANOVA);计数资料分析采用x2分析或Fisher确切概率法;应用生存分析评估患者的预后情况.结果 患者中位年龄54岁,男女发病率无差异(49%比51%).结直肠间质瘤起病隐匿,且临床症状无特异性,常见首发症状为排便习惯和大便性状改变、腹部不适和便血等.病理学检查:光镜下多为梭形细胞,呈柬状或编织状排列,免疫组化染色显示CD117和CD34高阳性表达.随访结果显示,高危险度患者行病灶局部切除后复发率明显偏高(P =0.018),无瘤生存时间明显较短(P=0.011).结论 免疫组化染色是鉴别结直肠间质瘤的可靠方法.极低和低危险度患者首选局部切除术,中、高危险度患者建议行根治性切除,并辅助伊马替尼治疗等综合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4.
原发性肛管直肠恶性黑色素瘤10例诊治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临床上肛管直肠恶性黑色素瘤(anorectal malignant melanoma, ARMM)比较少见^[1],其恶性程度高,早期即可发生远处转移,放射治疗和化学药物治疗均不敏感,治疗效果极不理想。现将我科1997年1月至2006年12月收治的经病理学证实的1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合有关文献,作一分析。  相似文献   
5.
在直肠手术游离骶前时骶前出血可以非常快速,出血量可以很大甚至可以致命。传统的方法包括术中纱布压迫、以及图钉嵌入等,然而这些方法都有不同程度的缺点。压迫法需要在24~48h内拔除纱垫,可以有再次出血的可能。使用图钉法可以使图钉作为异物永久留在体内,可以有继发的并发症。使用肌肉片压迫电凝法是本科室独创的[1],早在1994年就已经使用,本文将具体阐述该方法的应用。1资料及方法1.1一般资料回顾性分析1994至2003年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肛肠外科收治的33例骶前静脉出血患者,其中男性18例,女性15例,均为直肠肿瘤手术时游离骶前所…  相似文献   
6.
成人巨结肠类缘病18例诊治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成人巨结肠类缘病也称赫什朋相关疾病,由于病史、组织学、组织化学均不同于典型的先天性巨结肠,患者通常年龄较大,病史较长,临床上非常少见且易漏诊。我院2000年1月至2005年12月共收治经病理证实的成人巨结肠类缘病18例,现结合相关文献就该病的诊断和治疗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7.
8.
我科自1979年4月至1980年3月采用杭州产78—1型直肠吻合器作结、直肠吻合20例,现将临床使用情况报告如下。我科自1979年4月至1980年3月采用78—1型直肠吻合器进行结,直肠吻合20例。其中男女各10例,年龄最大77岁,最小20岁。直肠癌15例、乙状结肠癌2例,降结肠癌、乙直结肠交界处腺瘤、直肠外伤各1例。病变部位距肛门最低7厘米,最高40厘米。术后拍摄盆部X线片19例。片中金属钉“B”字形形态良好,环状排列完整者15例。因  相似文献   
9.
本文介绍我科1979年4月~1980年3月采用杭州产78-Ⅰ型直肠吻合器作结、直肠吻合20例的经验,并简要讨论了该器械的有关性能和应用上的某些局限性。采用吻合器代替手工缝合的优点是操作简便、快速、缩短手术时间,但直肠残端必需留有一定长度,以备内翻钉合。有些病例,按照标准的直肠癌根治术,直肠下切缘已  相似文献   
10.
胆道再手术161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科自1957年3月至1980年12月作胆道(胆囊)手术2,997例,其中胆道再手术161例(5.4%),186人次。这些病例中44.7%(72例)第一次手术是在其他医院施行,其余均系我科病例。现将一般临床资料、再手术原因、手术方式和治疗结果作一临床分析,并结合临床实践,对如何防止和降低胆道再手术的有关问题略加讨论。临床资料一、一般资料161例中,男83例,女78例。年龄最小16岁,最大65岁,31~50岁间占89例(55.3%)。第一次手术前诊断和手术名称见表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