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4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7篇
基础医学   6篇
临床医学   13篇
神经病学   6篇
外科学   4篇
综合类   10篇
预防医学   10篇
药学   5篇
中国医学   14篇
肿瘤学   4篇
  2023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1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7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对现有椎体成形术与非手术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OVCF)安全性的随机对照研究(RCT)进行系统评价,从而为合理、科学地认识椎体成形术后椎体及相邻椎体再骨折提供统计学依据,并用于指导临床及下一步科研。方法全面检索所有关于椎体成形术与非手术治疗OVCF安全性的RCT文献,严格按照纳入及排除标准筛选文献,并对结果进行Meta分析。结果最终纳入7篇RCT文献,共计782名患者,其中椎体成形术组377名患者,非手术治疗组405名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椎体成形术组和非手术治疗组椎体及相邻椎体再骨折发生率在治疗后1、3、6、12和24个月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本研究支持椎体及相邻椎体再骨折的发生可能是骨质疏松症的自然病程这一假说,不是椎体成形术的并发症,抗骨质疏松治疗能很好地降低此种风险。  相似文献   
2.
为切实做好第十一届全运会济宁篮球赛药品安全保障工作,根据山东省局和济宁市委、市政府的统一部署和要求,济宁市食品药品监  相似文献   
3.
局麻下小骨瓣开颅治疗硬膜外血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1996年以来,我们对14例硬膜外血肿采用“局麻下小骨瓣开颅血肿清除术”,疗效满意,现总结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男9例,女5例。年龄16~65岁,平均31.3岁。车祸伤7例,摔伤3例,刀伤2例,枕叶胶质瘤术后1例,硬膜下血肿术后1例,确诊至手术时间4h~21d,平均31h。1.2 临床表现 原发昏迷者5例,时间20min~3.5h。有中间清醒期2例。头痛8例,呕吐6例,嗜睡2例。术前GCS10~13分5例,14~15分9例。1.3 CT表现 血肿位于额部5例,颞部6例,顶枕部3例;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桃红四物汤加减治疗对维持性透析患者颈动脉斑块的影响。方法:将69例维持性透析合并单侧或双侧颈动脉斑块患者随机均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两组患者均采用常规维持性透析方案。治疗组患者在透析期间加服桃红四物汤加减汤剂,2次/d,4周为1个疗程,共治疗3个疗程。结果:治疗结束时,四物汤组TC、TG及LDL-C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HDL-C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治疗组CRP及IL-6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治疗结束时治疗组双侧IMT值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且治疗组左侧IMT值低于颈动脉斑块判断界值。结论:对于维持性透析患者透析期间加用桃红四物汤可起到调节血脂,改善炎症状态,延缓动脉粥样硬化进展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 总结针刺治疗中的意外损伤及相应处理护理措施,减少针刺治疗不良事件的发生机率.方法 对2010年至2012年期间在我科接受针刺治疗出现不良反应、意外损伤情况及疗效明显的病例进行总结分析.结论 针刺治疗需要因人因时采取相应治疗,针刺治疗前与患者沟通交流相当必要,针刺治疗出现意外应及时采取相应措施,以避免造成永久伤害.  相似文献   
6.
7.
目的 探讨以微创理念指导高血压基底节脑出血的手术治疗对其预后的影响. 方法 将仙游县医院自2007年1月至2011年6月收治的高血压基底节脑出血手术患者57例分为2008年12月以前收治的A组(26例,根据血肿量来判断手术指征,具备手术指征者予术前准备并手术治疗)和2008年12月以后收治的B组(31例,有血肿扩大趋势者即予术前准备,以微创的理念指导手术行血肿彻底清除并妥善止血),分析在微创理念指导下以血肿扩大趋势为手术依据并手术行血肿彻底清除、妥善止血对高血压基底节脑出血预后的影响. 结果 术前意识状态分级及血肿量在2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发现15例有责任血管,B组发现27例,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血肿清除率约为75%,术后近期再出血4例(15.4%);B组血肿清除率>90%,术后近期再出血2例(6.5%),均为未找到责任血管者.A组术后3个月良好率为46.2%(12/26),B组为74.2%(23/31),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以微创理念指导高血压基底节脑出血的手术治疗,把血肿扩大趋势作为手术依据,尽快发现有手术适应证者,并在最短时间内手术,手术讲究彻底清除血肿、妥善止血,从而能有效改善其疗效.  相似文献   
8.
9.
目的探讨加味二至煎对便秘型肠易激综合征(C—IBS)的作用机制。方法将40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加味二至煎组和西沙比利组4组,观察大鼠小肠墨汁推进率和黏膜组织中的血管活性肠肽(VIP)和P物质(SP)含量的变化。结果加昧二至煎使C—IBS大鼠小肠墨汁推进率增加,但与正常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使肠黏膜组织中SP和VIP含量增加,与模型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5)。结论加味二至煎通过调整胃肠激素分泌释放而调节C—IBS大鼠的肠运动功能,为临床治疗C—IBS提供了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10.
摘要 背景:随着交通伤,建筑伤的不断增加以及疾病检出率的提高,寰枢椎疾病的发病率逐年上升。由于其解剖结构及毗邻关系复杂,因此选择正确的内固定技术对疾病的治疗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目的:综述寰枢椎损伤的解剖学基础及内固定治疗技术的进展,并对临床应用中的主要技术进行分析。 方法:由第一作者检索万方数据库(http://www.wanfangdata.com.cn)及Pubmed数据库(http://www.ncbi.nlm.nih.gov/pubmed)中已发表的关于寰枢椎解剖及其内固定技术的文献,中文检索词为“寰枢椎,解剖学,内固定”,英文检索词为“atlantoaxial,anatomy,interal fixation。 结果与结论:寰枢椎部位较深,解剖结构及毗邻关系复杂,周围有诸多重要的神经,血管,脊髓,因此该部位的手术难度高,风险大,从1901年,Mixter和Osgood报道了用硬丝线捆住寰椎后方和枢椎棘突的方法开始,相继涌现出各种各样的新技术,直至现在临床应用较多的椎弓根,侧块螺钉内固定技术以及微创技术。 关键词:寰枢椎;解剖学;内固定技术;生物力学;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