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3篇
临床医学   7篇
内科学   1篇
外科学   9篇
综合类   9篇
预防医学   2篇
药学   1篇
中国医学   3篇
  2024年   1篇
  2022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4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张蔚然  张蓓  陈敏  蒲丹  杨瑛 《四川医学》2012,33(12):2060-2061
目的研究胰岛素抵抗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单核源性巨噬细胞的内脂素基因表达水平。方法分别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和单因素方差分析检测和比较胰岛素抵抗者(n=8)和非胰岛素抵抗对照者(n=8)的内脂素基因表达水平。运用spearman相关分析进行相关性检验。结果胰岛素抵抗者的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单核源性巨噬细胞的内脂素基因表达水平均稍低于对照者,但无统计学意义(P=0.394;P=0.286)。胰岛素抵抗者单个核细胞、单核源性巨噬细胞的内脂素mRNA水平均与T4正相关(P=0.029;P=0.035)。结论胰岛素抵抗者单个核细胞、单核源性巨噬细胞的内脂素基因表达水平与对照者无差异;甲状腺可能参与调节胰岛素抵抗患者的内脂素基因表达水平。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显微内镜腰椎间盘摘除术后复发的原因、再手术的适应证、术式选择以及操作要点。方法:23例复发患者中,1例行椎板减压、钉棒系统内固定及融合手术治疗,22例采用微创后入路椎板开窗、椎管探查术治疗,采用Nokana标准评估疗效。结果:游离髓核未取净或残留髓核再突出是术后复发的主要原因,占44%。后路小切口椎板开窗术作为再手术的治疗方法,优良率达87%,未出现严重并发症,手术前、后VAS评分存在显著差异。结论:只要不出现椎管内广泛粘连或腰椎失稳、滑脱,小切口椎板开窗是理想的再手术术式。  相似文献   
3.
全国卫生工作会议年年都开,医改的话题也持续几年了。然而,无论是医疗卫生体制改革还是其他,我们其实一直在路上。旧问题会以新问题的形式一直存在下去,关键在于以什么样的心态去实现哪些最终目标。失败是不可怕的,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家庭干预对股骨颈骨折全髋关节置换术后老年患者置换髋功能的影响.方法 将100例股骨颈骨折全髋关节置换术后老年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予常规出院指导,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在出院后6个月内进行家庭干预.比较患者术后1、3、5个月的Harris评分.结果 观察组Harris 评分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家庭干预可提高老年股骨颈骨折全髋关节置换术后置换髋的功能.  相似文献   
5.
化毒降浊汤灌肠治疗慢性肾衰30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用化毒降浊汤灌肠治疗慢性肾衰 30例 ,显效 11例 ,有效 14例 ,BUN、Cr明显降低  相似文献   
6.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引起腰腿疼痛的重要原因之一,发病率近年来呈逐步升高趋势。目前微创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已成为重要手段。1996年美国推出了第一代经椎间隙途径的显微内窥镜系统(Micro En-doscopic Discectomy,MED)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1999年第二代MED投入临床。我院于2000年11月~2004年12月采用MED手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121例,效果良好,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121例患者中男68例,女53例。年龄17~64岁,平均38.9岁,病程1个月~16年,平均2年。所有患者均有腰痛向下肢放射病史,38例有下肢感觉减退,12例有足拇指背伸肌力减…  相似文献   
7.
目的:用Meta分析的方法评价止血带在全膝关节置换术中的疗效以及安全性。方法:检索MEDLINE、EMBASE、OVID和ScienceDirect等数据库并结合手工检索,时间从建库至2013年7月,查找有关全膝关节置换术中是否采用止血带的临床随机对照试验,采用RevMan 5.1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使用止血带可以减少全膝关节置换术中出血量[WMD=-203.62,95%CI(-281.74,-125.49)],但会增加术后出血量[WMD=79.43,95%CI(13.40,145.45)],使用止血带并没有明显缩短手术时间[WMD=-6.36,95%CI(-13.62,0.90)],两者深静脉血栓形成及肺栓塞发生率亦没有统计学差异(均P>0.05)。结论:全膝关节置换术中是否使用止血带,对总失血量、手术时间及血栓性栓塞病的发生率没有影响。  相似文献   
8.
手术风险预测是指用国际上权威的数学模型来预测患者术后不良事件的发生率、手术死亡率等。对于高风险的心脏外科手术,心脏手术风险预测可以指导制定治疗方案,规避术后并发症发生风险,已逐渐引起心脏外科医师的关注。心脏手术风险预测方法众多,包括欧洲心脏手术风险预测法(the European System for Cardiac Operative Risk Evaluation, EuroSCORE)、加拿大安大略省心脏手术风险预测法(Ontario Province Risk,OPR)、美国胸外科医师协会心脏手术风险预测法(the Society of Thoracic Surgeons score, STS score)、克利夫兰心脏手术风险预测法(Cleve,land model)、“质量测量和管理举措”心脏手术风险预测法(Quality Measurement and Management Initiative, QMMI)、美国心脏病学院/美国心脏协会心脏手术风险预测法(American College of Cardiology/American Heart Association,ACC/AHA Guidelines for Co;on-ary Art;ry Bypass Graft Surgery)以及中国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风险预测法(Sino-System for Coronary Operative Risk Evaluation, SinoSCORE)等。它们都是根据某一地域内上千或上万例行心脏手术患者的数据而建立,由于数据来源存在地域性,不同预测方案的异质性,因此,当这些预测方法用来评价其他地域的病例时,往往会存在偏倚和异质性,如何避免偏差、提高预测效果是今后研究的主要目标。现对心脏手术风险预测方法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金天格胶囊对大鼠股骨干骨折愈合的影响,以及应用Micro-CT技术对骨折愈合过程中骨内微结构的观察。[方法]将40只8周龄SD雄性大鼠通过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分别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20只。分别建立股骨干闭合骨折髓内钉固定模型,术后第3天始给予相应的干预措施。每组于造模后2周及8周两个时间点各处死实验动物10只。对患肢股骨进行取材后,大体观察骨折愈合情况,通过X线对骨折愈合情况进行评分,利用生物力学实验机测量骨痂的最大载荷、最大载荷恢复率,利用Micro-CT技术计算骨痂的总体积(TV)、骨体积(BV)及骨体积分数(BV/TV%)并对骨痂进行组织形态学观察。[结果]术后2周,实验组和对照组骨折愈合X线评分没有统计学差异。Micro-CT检测结果提示,实验组的TV值高于对照组,但两者的BV及BV/TV%值没有统计学差异。两组骨痂的最大载荷和最大载荷恢复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后8周,两组的X线评分、TV值没有统计学差异。但实验组的最大载荷、最大载荷恢复率、BV值及BV/TV%值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金天格胶囊可以促进骨折愈合。主要表现在骨折早期它会促进软骨痂的形成,骨折后期加速骨痂的矿化,提高骨折愈合的力学性能。  相似文献   
10.
洁悠神治疗褥疮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褥疮是骨科骨折、截瘫等长期卧床患者常见的一种并发症,给护理带来很大困难,甚至影响治疗效果,严重的需手术处理,如果处理不当可引起局部感染,甚至引起败血症危及患者生命。我院2002年2月-2005年8月应用沽悠神治疗Ⅰ度褥疮31例,疗效显著,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