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2篇
临床医学   2篇
皮肤病学   1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1篇
预防医学   5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科1999年8月~2002年3月在开放性肾脏手术中,结合运用气压弹道碎石术,协助治疗肾复杂性铸型结石36例,取得较理想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四川省病残儿先天性疾病顺位及变化趋势。方法:基于标准化的国际疾病分类(ICD-10)编码自动归类流程,对四川省2004年-2015年地市级医学鉴定的18 897例先天性病残儿21 059个鉴定诊断进行疾病编码,应用SAS 9.2、R 3.3.3统计软件对鉴定资料进行基本人口学特征,总体、地区和年度的疾病顺位及趋势分析。结果:四川省2004年—2015年先天性病残儿平均鉴定审批率为83.3%,鉴定时患儿平均年龄7.7岁,男性占59.2%,农村占77.5%。先天性病残儿鉴定诊断共有131种,心脏的其他先天性畸形,心间隔先天性畸形,脑的其他先天性畸形,睾丸未降,肌肉骨骼的其他先天性变形,唐氏综合征,头、面、脊柱和胸的先天性肌肉骨骼变形,上肢短小缺陷,髋先天性变形,腭裂伴有唇裂为高发的前10位先天性疾病。地区顺位显示除泸州市首位高发先天性疾病为脑先天性畸形外,其余市(州)均为先天性心脏病。年度趋势分析结果表明唐氏综合征、心间隔先天性畸形和地中海贫血呈上升趋势,而肌肉骨骼的先天性变形、脑先天性畸形和睾丸未降呈下降趋势。结论:先天性心脏病、脑先天性畸形,睾丸未降,肌肉骨骼先天性变形,唐氏综合征等是四川省先天性病残儿的高发病种,需要针对唐氏综合征、心间隔先天性畸形和地中海贫血等呈上升趋势的先天性疾病制定切实有效的重点防治策略,降低儿童先天性疾病的发生率和致残率。  相似文献   
3.
目的 了解四川省病残儿先天性疾病性别、城乡顺位差异及年龄趋势,为探讨疾病重点防治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基于国际疾病分类编码体系,对四川省2004-2015年鉴定的18 897例先天性病残儿对应的21 059个鉴定诊断进行疾病编码,分析性别、城乡顺位差异及年龄趋势。结果 先天性心脏病在女性(30.85%)病残儿中构成比高于男性(19.08%),脑先天性畸形、肌肉骨骼先天性变形构成比在男性(7.24%和4.76%)中高于女性(5.94%和3.92%)。脊柱及胸廓先天性畸形构成比随年龄增长而升高,先天性心脏病、脑先天性畸形、唐氏综合征则随年龄增长而降低(均有P<0.05)。唐氏综合征、先天性晶状体畸形在城镇组中构成比更高,肌肉骨骼先天性变形、上肢短小缺陷、唇腭裂在农村组中构成比更高。结论 四川省病残儿先天性疾病在性别、城乡顺位构成和年龄趋势上存在差异,应据此制订切实有效的重点防治策略,合理管控先天性病残儿家庭再生育风险,降低疾病发生率和致残率。  相似文献   
4.
目的 分析贵阳地区262例发热患者急性上呼吸道病毒感染谱,探讨呼吸道病毒多联检测在疫情防控中的价值,为临床诊疗及防治提供依据。方法 使用多重荧光定量PCR方法对2020年7月至2021年1月贵阳市第一人民医院发热门诊就诊的发热患者采集的咽拭子样本进行16重常见的呼吸道病毒谱检测。结果 262例发热患者SARS-CoV-2核酸均为阴性,有158例感染了其他呼吸道病毒(占60.7%),其中以肠道病毒24.4%(64/262)、呼吸道合胞病毒14.9%(39/262)、副流感类病毒10.7%(28/262)感染为主。对上呼吸道感染患者不同年龄组分析,发现肠道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对儿童更易感染;混合感染更易发生于≤6岁儿童组;副流感3病毒感染患者的体温多低于39℃,而人偏肺病毒感染者的体温更易超过39℃。结论 肠道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及副流感类病毒是贵阳地区发热患者上呼吸道感染的主要病毒病原体,在疫情期间发热患者早期鉴别诊断中通过对呼吸道病毒的多重PCR检测,可提供更为精准的防控策略。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育龄人群孕前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G6PD)活性与体重指数(BMI)的关系。方法:以2013年—2015年参加深圳市孕前优生健康检查的86 341例男性和87 366例女性作为研究对象,通过问卷调查、体格检查、临床检验收集相关信息,比较G6PD酶活性组间基线特征,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G6PD酶活性低下对BMI异常(体重过低、超重或肥胖)的影响。结果:G6PD酶活性低下男性检出率为3.8%,女性为1.9%。男性体重过低、超重或肥胖发生率分别为4.9%、37.9%,女性分别为21.4%、10.9%。多因素分析显示,与G6PD酶活性正常组相比,男性G6PD酶活性低下者发生体重过低的风险更高(OR=1.32,95%CI 1.11~1.57),发生超重或肥胖的风险更低(OR=0.84,95%CI 0.76~0.93);女性G6PD酶活性低下者发生体重过低的风险同样更高(OR=1.30,95%CI1.11~1.53),发生超重或肥胖的风险无统计学差异。结论:G6PD酶活性低下会增加育龄人群孕前体重过低的风险,需对孕前G6PD酶活性低下合并体重过低的育龄人群加强体重管理,以降低不孕不育及不良妊娠结局的发生风险。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尘肺病人的社会支持及生活质量水平的关系,分析影响生活质量的因素。[方法]应用世界卫生组织生存质量测定量表简表及社会支持量表对78例尘肺病人进行调查,并分析影响尘肺病人生活质量的影响因素及社会支持与生活质量的关系。[结果]尘肺病人的生活质量各领域得分均低于常模,社会支持水平也低于健康体检者;年龄、文化程度、住院次数、本次住院天数及月经济收入对生活质量某些领域有影响;社会支持得分主要影响心理及社会关系领域的生活质量(P〈O.05)。[结论]尘肺病人的生活质量及社会支持水平普遍较低,包括社会支持在内的多种因素对生活质量有影响。  相似文献   
7.
目的:评估微针联合皮下剥离治疗痤疮凹陷性瘢痕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入选26例患者,随机将每例患者的左右面部分为试验组(微针联合皮下剥离)和对照组(微针)。每月治疗1次,共治疗3次,治疗后第3个月进行疗效随访,使用痤疮瘢痕分级评分和痤疮瘢痕权重(ECCA)评分评估痤疮凹陷性瘢痕的改善情况。结果:随治疗次数的增加试验组和对照组凹陷性瘢痕均改善,试验组改善度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第3个月评估有效率和满意度,试验组均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中所有患者均有轻到中度的疼痛,未出现严重的不良反应。结论:微针联合皮下剥离和单纯微针对痤疮凹陷性瘢痕均有疗效,且随治疗次数的增加疗效更佳,微针联合皮下剥离治疗痤疮凹陷性瘢痕患者疗效优于微针治疗且耐受性好。  相似文献   
8.
贺林婕  杨怀霞  张序  刘艳 《护理研究》2012,26(25):2349-2351
[目的]了解尘肺病人的社会支持及生活质量水平的关系,分析影响生活质量的因素.[方法]应用世界卫生组织生存质量测定量表简表及社会支持量表对78例尘肺病人进行调查,并分析影响尘肺病人生活质量的影响因素及社会支持与生活质量的关系.[结果]尘肺病人的生活质量各领域得分均低于常模,社会支持水平也低于健康体检者;年龄、文化程度、住院次数、本次住院天数及月经济收入对生活质量某些领域有影响;社会支持得分主要影响心理及社会关系领域的生活质量(P<0.05).[结论]尘肺病人的生活质量及社会支持水平普遍较低,包括社会支持在内的多种因素对生活质量有影响.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究整合素αvβ6在甲状腺乳头状癌中的表达及其对肿瘤生物学行为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11月—2015年9月60例PTC肿瘤及相应癌旁组织标本,免疫组化法检测整合素αvβ6的表达情况;在PTC细胞系TPC-1及B-CPAP中利用siRNA干扰整合素αvβ6表达,CCK8实验及Transwell侵袭实验分别检测PTC细胞增殖能力及侵袭能力的变化。结果:整合素αvβ6在癌旁组织中几乎不表达,在肿瘤组织中表达显著,且在伴有周围侵犯的肿瘤组织中表达高于不伴有周围侵犯的肿瘤组织。体外干扰αvβ6表达后,肿瘤细胞增殖能力及侵袭能力受到显著抑制。结论:在PTC组织中整合素αvβ6表达显著上调,上调的整合素αvβ6与肿瘤的侵袭浸润显著相关,干扰整合素αvβ6的表达可以显著抑制PTC细胞的增殖能力与侵袭能力。  相似文献   
10.
健肾荣脑汤是谢海洲主任医师治疗颅脑损伤后遗症的经验方。我们于1997—2001年将该方水煎后浸泡毫针施行针刺并同时内服,治疗脑血管意外所致偏瘫、失语等后遗症患者40例,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