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5篇
内科学   1篇
外科学   13篇
综合类   1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2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探讨饮用不同浓度的葡聚糖硫酸钠(dextran sulfate sodium, DSS)对于建立小鼠炎症性肠病(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 IBD)模型及其致病相关免疫因子表达的影响。方法 雄性C57BL/6J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和不同浓度的DSS饮用组(3%、5%、7%)。观察小鼠的大便性状,体重和生存时间。饮用后的第6天处死各组小鼠,观察结肠大体形态并评分;取病变处进行石蜡包埋病理切片,苏木素伊红染色并进行病理组织学评分;定量PCR检测各组脾细胞免疫因子表达情况。结果 饮用3%、5%、7%浓度DSS的小鼠在第6天均有不同程度溃疡形成,成模率随着DSS浓度提升而增加,但是小鼠死亡率也相应增加。定量PCR结果表明促炎因子(TNF-α、IFN-γ和IL-17A)的表达水平与DSS浓度成正相关,而抑炎因子(IL-4和IL-10)以及调节性T细胞相关的转录因子Foxp3的表达水平与DSS浓度成负相关关系。结论 给予小鼠5%浓度的DSS溶液饮用有助于高效经济地建立小鼠IBD模型,为进一步研究IBD的发病机理、生物学特性、干预因素等打下了重要基础。  相似文献   
2.
3.
随着对肝脏血管和胆道的解剖结构的深入了解,解剖性肝切除已逐渐得到广泛应用,并从解剖性肝叶切除逐渐精确到解剖性肝段切除。为进一步提高解剖性肝段切除的手术安全性,规范手术流程,本文拟以肝VIII段切除为例,从术前评估的标准化、手术步骤的标准化以及术后管理的标准化等方面对以第三级肝蒂为主导的解剖性肝段切除制定标准化流程,为解剖性肝段切除的手术步骤和围手术期管理提供规范化参考。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动物接受不同实验方式重力刺激后,前扣带回皮质(ACC)这一可能与空间飞行后心血管功能紊乱有关的前庭功能区中神经元活动变化。方法:该研究采用卵白素-生物素复合物(ABC)、3,3’-二氨基联苯胺四盐酸盐水合物(DAB)为呈色剂的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大鼠随机分为三组:正常对照组(Con);后肢去负荷(HU)组(动物吊尾7d)和后肢去负荷-旋转组(HU-R)(动物后肢去负荷7d后进行2h双轴旋转刺激)。结果:(1)HU组动物ACC内Fos阳性神经元的数目(199.8±44.8)比Con组(365.0±135.6)显著降低(P0.05);(2)双轴旋转刺激显著可增加7d吊尾大鼠ACC内Fos免疫阳性神经元数量(491.6±229.3,P0.05)。这些结果提示模拟失重和双轴旋转都可影响ACC神经元活动。结论:ACC受模拟失重的影响,7d吊尾刺激使ACC内Fos表达水平下降可能是一种适应的表现。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NK细胞表面抑制性受体白细胞相关免疫球蛋白样受体-1(eukocyte-associated immunoglobulin like receptor-1,LAIR-1)在异种移植免疫排斥反应中的作用。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异种移植术后供肝组织的免疫细胞浸润情况,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nzyme 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检测受体血浆中可溶性LAIR-1(s LAIR-1)的表达,转录组测序检测受体免疫细胞表面膜型LAIR-1(m LAIR-1)的表达。结果异种移植术后供肝组织受到淋巴细胞浸润,受体淋巴细胞表面mLAIR-1和s LAIR-1呈动态平衡状态。结论受体免疫细胞表面mLAIR-1和血浆中sLAIR-1的表达水平处于动态平衡的状态可能与受体发生免疫排斥反应相关,LAIR-1有望成为移植术后诱导免疫耐受的分子。  相似文献   
6.
免疫排斥反应是器官移植成功的主要障碍之一,这种排斥反应存在于固有免疫和适应性免疫系统的相互联系和作用之中,会对移植物产生持续性的损伤.以固有免疫反应的活化为基础,组织和器官缺血再灌注过程中会导致严重的组织损伤,从而激发和扩大了适应性免疫反应.本文主要描述这些损害组织的分子途径、信号转导途径,熟悉排斥反应发生的靶点,从而为免疫抑制剂的发展和临床器官移植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7.
目的:以Fos蛋白表达为指标,分别研究后肢去负荷(hindlimb unloading,HU)以及去负荷一定时间后双轴旋转刺激对大鼠前庭核复合体(vestibular nucleus complex,VNC)各亚核神经元活动的影响。方法:动物分为后肢去负荷(即HU)组、HU处理后双轴旋转组(HU-R)和对照组(即假运动刺激组)。应用免疫组织化学ABC法,检查各组动物VNC各核团内Fos蛋白表达,统计Fos阳性神经元数目。结果:后肢去负荷1d可刺激VNC吻侧部前庭内侧核(MVe)、前庭下核(SpVe)两亚核内Fos阳性神经元数目较对照组有显著增加;但是,随后肢去负荷时间延长,VNC各核Fos阳性神经元数趋向于回到对照水平。2h双轴旋转刺激HU1d大鼠后,VNC所有核团内Fos阳性神经元数目都显著性增加;大鼠HU7d后再行双轴旋转刺激,MVe和SpVe内Fos阳性神经元数目有显著性增加。结论:地面模拟失重可刺激大鼠VNC神经元活动,随时间延长,模拟失重动物出现适应现象,前庭神经元活动减弱;运动刺激前庭感受器后,模拟失重动物VNC神经元活动显著增强。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Tg737基因对胎肝干细胞(Fetal liver stem cells,FLSCs)正常分化的影响及相关机制。方法三步分离法富集FLSCs;在HGF诱导FLSCs的不同时间点,RT-PCR检测AFP、ALB、Tg737及HNF4α的mRNA表达,Western blot检测Tg737和HNF4α的mRNA和蛋白表达;慢病毒Tg737-shRNA转染FLSCs,观察转染后Tg737的抑制效果;Tg737抑制后,RTPCR检测不同诱导时间AFP和ALB的mRNA表达;Western blot检测Tg737抑制后HNF4α的蛋白表达。结果三步分离法能有效富集FLSCs;在HGF诱导FLSCs的过程中,AFP的mRNA表达呈逐渐降低的趋势,ALB的mRNA表达逐渐升高,Tg737及HNF4α的mRNA和蛋白表达均呈逐渐升高的趋势;shRNA能有效下调Tg737的mRNA和蛋白表达;在HGF诱导过程中,Tg737抑制组AFP和ALB的mRNA水平均无明显变化;Tg737抑制后HNF4α的蛋白表达显著下调。结论 Tg737和HNF4α参与了FLSCs的正常分化,Tg737的表达缺失会抑制FLSCs的正常分化,其抑分化机制可能是通过下调HNF4α来实现的。  相似文献   
9.
目的 通过RNA干涉沉默猪内皮细胞内α-1,3-半乳糖转移酶(α-1,3GT)基因,观察基因沉默对猪内皮细胞免疫和生理功能的影响.方法 提取原代猪主动脉内皮细胞,并通过SV40LT基因转染构建永生化猪主动脉内皮细胞系.用含猪α-1,3GT干涉基因的慢病毒载体转染细胞,并检测α-1,3GT和α-1,3-半乳糖抗原(α-1,3Gal)的表达情况.将转染后细胞与正常人血清共培养,建立异种移植免疫排斥反应的细胞模型并通过四甲基偶氮唑盐、流式细胞术、免疫组织化学及免疫荧光技术检测基因沉默对内皮细胞免疫和生理功能的影响.结果 永生化前后,细胞的免疫和生理功能无明显变化.RNA干涉后,永生化细胞表达α-1,3GT及α-1,3Gal明显减少.与人血清共培养后,转染组细胞增殖速度较高,凋亡率较低,与人免疫球蛋白IgM、IgG及人补体C3和C5b-9结合较对照组及错配组减少.结论 通过沉默α-1,3GT基因可降低猪内皮细胞与人免疫球蛋白、补体的结合程度.该基因沉默后的内皮细胞可作为异种移植急性排斥反应细胞模型和研究平台.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绿色荧光蛋白转基因小鼠胎肝干细胞(FLSCs)在体内及体外定向分化的潜能。方法取孕13d绿色荧光蛋白(GFP)转基因C57BL/6J小鼠胚胎肝脏,经机械消化和胶原酶消化获得FLSCs并扩大培养;成熟肝细胞来自于同品系小鼠成体肝脏,通过两步灌注胶原酶消化法提取,流式细胞仪鉴定其干细胞标志物的表达及自我增殖能力,RT—PCR及Westernblot测定AFP表达;分别将FLSCs经肝细胞生长因子(HGF)及TGF-β诱导分化后,Real—timePCR检测Alb、角蛋白CK一7、8、19mRNA以及Westernblot检测Alb、角蛋白CK-7、8、19蛋白在诱导前后的表达变化,鉴定其向肝细胞和胆管细胞双向分化的能力;经尾静脉注射FLSCs到野生型C57BL/6J肝切除小鼠体内,观察其在肝内重构肝组织的能力。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各时相点比较采用重复测量的方差分析,两两比较采用LSD—t检验。结果成功克隆FLSCs细胞。流式细胞仪检测分离的FLSCs表达上皮细胞黏附分子(EpCAM)、CDl33、CD49f干细胞标志物,其阳性表达率分别为78.6%±3.3%、31.7%±2.5%、47.6%±1.8%。AFPmRNA在FLCs和成熟肝细胞中的相对表达量分别为0.640±0.115和0.053±0.012,蛋白相对表达量分别为1.3834±0.265和0.243±0.227,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8.772,5.354,P〈0.05)。超低黏附培养皿培养FLPCs和成熟肝细胞,其形成克隆球数目分别为(234.04±57.0)个和(5.04±2.0)个,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2.711,P〈O.05)。体外HGF诱导FLSCs分化,Alb、CK-8mRNA表达分别在8、10d到达峰值,分别为0.851±0.030和0.771±0.031;两者蛋白水平于第10天达峰值,分别为4.573±0.015和1.562±0.029。体外TGF—B诱导FISCs分化,CK-7、CK-19mRNA在第12天达峰值,分别为15.454±2.152和10.675±1.822;两者蛋白水平于第14天达峰值,分别为3.4234±0.105和1.8924±0.081。在移植有FLSCs的肝切除小鼠体内可检测到表达增强型绿色荧光蛋白(EGFP)的成熟肝细胞及胆管细胞。结论分离的绿色荧光蛋白转基因FLSCs能够稳定表达绿色荧光,具有显著的肝干细胞特征和向肝细胞和胆管细胞双向分化的潜能,且在体内研究中具有良好的示踪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