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0篇
外科学   5篇
综合类   1篇
预防医学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3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1.
目的观察分析手法复位直角架及小夹板外固定治疗儿童股骨干骨折的方法和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07年1月—2013年3月在我院进行治疗的9 0例儿童骨干骨折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临床主要采用小夹板外固定治疗,观察组采用骨折手法复位配合直角架以及及小夹板外固定对其进行治疗,并观察两组治疗效果。结果经过2~24个月的随访,观察组45例患者全部治愈。其中,1例患者过早下地活动而造成骨折外侧成角30°肢体功能恢复满意为100.0%,没有出现关节活动受限情况。对照组45例患者中36例治愈。其中3例患者过早下地活动而造成骨折外侧成角30°,3例出现关节活动受限情况,肢体功能恢复满意为77.78%。结论手法复位直角架及小夹板外固定是一种治疗儿童股骨干骨折的有效方法,不仅痛苦小、住院时间短、费用低,而且治疗后恢复效果好,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负压封闭引流技术(VSD)对于体内新鲜肌腱、骨外露的治疗结果。方法选取我院骨科2007年3月-2010年9月收治的60例新鲜肌腱、骨骼暴露的患者,所有患者均接受7-14d的VSD治疗,负压选择为40-50千帕。结果 54例经过7d治疗,6例患者经14d治疗,肉芽组织生长正常,经缝合处理或植皮治疗后愈合,无感染患者。结论负压封闭引流技术能够有效预防肢体创伤后的感染,对于新鲜肌腱、骨骼外露的治疗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射频热凝与臭氧溶核联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2012年1月期间于本院住院治疗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65例,采用射频热凝与臭氧溶核联合治疗,观察治疗效果。结果术后1个月采用Mac Nab评估显示32例为优,26例为良,4例为差,3例为无效,优良率为89.2%。术后24 h、1周、1月VAS评分均较术前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月与术后24 h比较,VAS评分降低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腰椎间盘突出症采用射频热凝联合臭氧注射治疗,疗效确切,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4.
颈椎后纵韧带骨化伤前可无明显自觉症状 ,外伤后 (包括轻度外伤 ,X线片无骨折或脱位 )可出现严重脊髓神经症状或不全瘫。 1999年 2月~ 2 0 0 0年 12月 ,我们对 5例颈椎后纵韧带骨化外伤后 ,经X线检查无骨折脱位的高位不全瘫患者作颈椎后路单开门减压术 ,取得了良好疗效。1 材料与方法1 1 病例资料 本组 5例 ,男 4例 ,女 1例 ,年龄 4 5~ 4 6岁。跌伤 3例 ,车祸 2例。患者均有轻度头部外伤 ,无头皮挫伤或明显头部血肿 ,无全身其它处并发伤。伤后均有颈后痛或肩背痛及麻木 ,四肢无力 ,肌力Ⅰ~Ⅱ级 ,上肢自主活动大部分受限 ,肱二头肌及…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后路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治疗颈椎后纵韧带骨化症(OCPLL)外伤后不全瘫的临床效果。方法对12例OCPLL的临床病例进行回顾性研究。均有程度不等的脊髓压迫症状,全部行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结果术后JOA评分为9~17分,平均(14.3±4.6),较术前5~12分,平均(7.2±3.0)分明显改善(P<0.05)。结论后路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治疗OCPLL后不全瘫安全有效,但应严格掌握适应证。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爆裂性胸腰椎骨折的手术治疗方法及其疗效. 方法 内固定治疗的爆裂性胸腰椎椎骨骨折的患者76例,骨折类型按Denis分型:A型25例,B型33例,D型10例,E型8例.ASIA损害分级:A级19例、B级8例、C级12例、D级17例、E级20例.20例采用经后路椎管减压脊柱固定者60例,采用前路椎管减压脊柱固定者16例. 结果 本组均获随访,时间5~ 48个月,平均随访(30.0±10.2)个月.术后ASIA脊柱感觉运动损害分级:A级8例、B级9例、C级10例、D级10例、E级35例.本组术前Cobb角平均为(37.2°±15.6°),术后为(7.9°±5.8°),较术前有明显好转(P<0.01).术前椎体压缩程度56.8%±20.1%,术后为12.8%±16.4%,较术前有明显好转(P<0.05). 结论 对于胸腰椎爆裂性骨折的手术,前后路手术各有优缺点,对于不同病情的患者应因人而异,个体化选择.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早期内固定系统治疗四肢长骨开放性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86例四肢长骨开放性骨折患者,采用早期彻底清创,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其中采用钢板螺钉57例,髓内钉加钢丝14例,克氏针加钢丝10例,钢丝加外固定支架5例。Ⅰ期缝合65例,延迟缝合10例,皮瓣转移11例。结果随访77例,平均10.5(3-22)个月,骨正常愈合73例,延迟愈合或骨不连4例。结论早期内固定治疗四肢长骨开放性骨折能尽量把开放性骨折转变为闭合性骨折,从而提高其愈合能力。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