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6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2篇
口腔科学   2篇
临床医学   11篇
内科学   2篇
外科学   4篇
综合类   11篇
预防医学   4篇
药学   4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15篇
  2004年   2篇
  2001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廖志品  罗敏  田玉科 《四川医学》2006,27(4):416-417
目的评价紧闭环路系统在新生儿麻醉中应用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53例新生生儿手术。在全身麻醉气管插管后。行机械定压模式呼吸通气30min,监测通气前后动脉血气值、SpO2、体温、PetCO2、气道压、呼吸频率、心电等参数。结果新生儿手术全身麻醉控制呼吸,根据PetCO2适当调节呼吸参数,采用定压呼吸模式,能够维持PaO2、PaCO2于正常范围。结论紧闭环路系统能安全有效地应用于新生儿手术。  相似文献   
2.
吸入麻醉与全凭静脉麻醉用于乳腺癌根治术的比较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对比全凭静脉麻醉下置入喉罩进行高频喷射通气与静吸复合麻醉机械通气两种不同方法用于乳腺癌根治术的特点。方法:60例择期乳腺癌根治术患者随机分为静脉麻醉与吸入麻醉2组,每组30例,静脉麻醉组采用静脉注射泵作全凭静脉麻醉,保留患者自主呼吸,置入喉罩行高频喷射通气;吸入麻醉组采用快速静脉诱导,气管插管,作机械通气,用异氟醚维持麻醉。观察两组麻醉对循环、呼吸、动脉血气值、苏醒时间的影响及术后恶心、呕吐、躁动、过度镇静等不良反应。结果:两组在麻醉时间、手术时间、停药至拔管时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所有患者静脉注射异丙酚后血压心率显著降低(P<0.01),插管后又明显升高,但静脉麻醉组显著低于吸入麻醉组(P<0.05),两组动脉血气值在通气30min后差异亦无显著性(P>0.05),术后在苏醒室观察2h,哭闹、烦躁、恶心,吸入麻醉组明显多于静脉麻醉组,静脉麻醉组易引起过度镇静,两组间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全凭静脉麻醉高频喷射通气与静吸复合全麻机械通气相比效果满意,苏醒同样快,并发症少,但易致过度镇静。  相似文献   
3.
目的:评价紧闭环路系统在新生儿麻醉应用中的安全性有效性。方法:53例新生儿手术,在全身麻醉气管插管后,行机械定压模式呼吸通气30min,监测通气前后动脉血气值、SpO2、体温、PetCO2、气道压、呼吸频率、心电等参数。结果:新生儿手术全身麻醉控制呼吸,根据PetCO2适当调节呼吸参数,采用定压呼吸模式,能够维持PaO2、PaCO2于正常范围。结论:紧闭环路系统能安全有效地应用于新生儿手术。  相似文献   
4.
目的:评价机械通气在新生儿麻醉应用中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47例新生儿手术,在全身麻醉气管插管后,行机械定压模式呼吸通气30 m in,监测通气前后动脉血气值、血氧饱和度(SpO2)、体温、呼气末CO2浓度(PetCO2)、气道压(Paw)、呼吸频率(f)、心电等参数。结果:新生儿手术全身麻醉控制呼吸,根据PetCO2适当调节呼吸参数,采用定压呼吸模式,能够维持动脉血氧分压(PaO2)、动脉血CO2分压(PaCO2)于正常范围。结论:机械通气能安全有效地应用于新生儿手术。  相似文献   
5.
廖志品  张毅  田玉科 《医药导报》2005,24(9):784-786
目的探讨曲马多术后镇痛合适的剂量。方法ASAⅠ-Ⅱ级的中下腹手术患者200例,均在气管插管静脉复合麻醉下完成手术,随机分为4组,每组50例。曲马多推荐剂量:T1组负荷剂量3.0mg.kg-1,单次给药量20mg,持续背景输注10mg.h-1,锁定时间5min;T2组负荷剂量1.5mg.kg-1,单次给药量40mg,持续背景输注10mg.h-1,锁定时间10min;自选剂量:T3组负荷剂量1.5mg.kg-1,单次给药量10mg,持续背景输注10mg.h-1,锁定时间5min;T4组负荷剂量0.75mg.kg-1,单次给药量10mg,持续背景输注10mg.h-1,锁定时间5min;观测患者24h内心率、血压、呼吸率、脉氧饱和度、视觉疼痛模拟评分(VAS)、镇静评分、PrinceHenry评分以及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并记录患者24h内用药量。结果VAS评分:T4组>T1、T2、T3组(P<0.05),PHS评分:T4组>T1、T2、T3组(P<0.05),恶心发生率T1、T2、T3组>T4组(P<0.05),T1、T2、T3组差异无显著性。排气时间延长发生率4组患者差异无显著性。曲马多24h用药量:T4组>T1组、T2组>T3组(P<0.05)。结论自选剂量T3组能取得同推荐剂量T1和T2组相同的镇痛效果,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不增加,建议作为曲马多用于本地区术后静脉患者自控镇痛的设置参数。  相似文献   
6.
无痛胃镜术中给氧模式探讨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廖志品  张传汉  张涛 《中国内镜杂志》2005,11(10):1056-1058
目的探讨无痛胃镜检查中的最佳呼吸管理模式。方法200例无痛胃镜病人,采用芬太尼与异丙酚复合静脉镇痛,依给氧方式不同随机分为4组。每组50例。Ⅰ组,不给氧;Ⅱ组,鼻导管给氧;Ⅲ组,面罩给氧;Ⅳ组,高频喷射通气。记录病人麻醉前,麻醉后2、4、6、8、10min时的呼吸次数及SpO2。结果麻醉后所有病人呼吸频率均较麻醉前显著降低(P〈0.05)。8min后呼吸频率逐渐恢复至麻醉前水平。Ⅱ组SpO2麻醉后2min有一明显降低(P〈0.05),其中9例需行面罩给氧。Ⅰ组SpO2在8min内均较麻醉前明显降低(P〈0.05),其中有23例病人因SpO2低于93%而需面罩给氧。Ⅲ、Ⅳ组病人麻醉前后SpO2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无痛胃镜检查,用麻醉机面罩给氧或进行高频喷射通气给氧都是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不同性别患者预注顺阿曲库铵加快起效的半数有效剂量(ED50).方法 择期拟在全身麻醉下行腹部手术的患者90例,年龄18~55岁,分为2组(n=45):男性组(M组)和女性组(F组).采用TOF-Watch SX型加速度肌松监测仪对尺神经行单次颤搐刺激,监测拇内收肌肌颤搐情况.静脉注射咪达唑仑0.04 mg/kg、芬太尼1 μg/kg,患者意识消失后开启加速度肌松监测仪,静脉注射顺阿曲库铵预注剂量,3 min后静脉注射芬太尼5 μg/kg、异丙酚2 mg/kg,静脉注射预注量后4 min,静脉注射顺阿曲库铵剩余插管剂量(3×ED95即0.15 mg/kg减去预注量),当单刺激颤搐值与对照值的比值下降至10%,行气管插管.静脉输注异丙酚、瑞芬太尼,吸入异氟烷维持麻醉.预注量根据序贯法确定,预注量从5μg/kg(10%ED95)开始,各相邻剂量比值为1.2.记录给予预注量后4min时单刺激颤搐值与对照值的比值、90%起效时间、起效时间、最大阻滞程度、临床作用时间.计算预注顺阿曲库铵加快起效的ED50及其95%可信区间(CI).结果 M组90%起效时间长于F组(P<0.05),其余肌松效应指标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预注顺阿曲库铵加快起效的ED50:男性为21.36μg/kg,95%CI为20.52~22.23μg/kg;女性为14.53 μg/kg,95%CI为13.77~15.33μg/kg,男性高于女性(P<0.05).结论 预注顺阿曲库铵加快起效的ED50:男性为21.36μg/kg,女性为14.53 μg/kg,男性高于女性.  相似文献   
8.
高频单、双向喷射通气气流速度与CO2排出效应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相同条件下测量与探讨高频单向喷射通气(HFSJV)和高频双向喷射通气(HFTJV)时上呼吸道气流的性质、气流速度与CO_2排出效应之间的关系。结果:自主呼吸时,吸气气流以层流为主,呼气以湍流为主。HFSJV和HFTJV时进出气流均以湍流为主,两者测值比较,HFTJV出气速度显著增大(P<0.05),PaCO_2显著降低(P<0.05),气道压保持正值无明显变化;HFTJV时进出气速度随反喷躯动压的增大而增大,PaCO_2与出气速度呈显著负相关(r=-0.87,P<0.05)。本实验为HFSTJ和HFTJV更安全合理地用于临床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9.
妇科腹腔镜检查术多在连续硬膜外麻醉下进行,但腹腔充气后头低位时病人常感肩背部放射性疼痛,即使硬膜外麻醉效果比较完善仍难以消除。为此,我院采用局麻加小剂量氟氛合剂(Innovar)、氯胺酮静脉麻醉取得了较好的麻醉效果。并对围术期血压、心率、SaO_2及血气进行了观察。1资料与方法1.l临床资料选择ASAI级病员20例,年龄23~38岁,均因原发性或继发性不孕症接受腹腔镜检查。术前心、肺、肝、肾功能正常。术前30min肌注苯巴比妥钠0.1g,阿托品0.5mg,病人进入手术室开放静脉通道后静注氟氛合剂1/2单位。患者取截石位消毒腹部皮肤,切…  相似文献   
10.
靳敏  廖志品 《四川医学》2007,28(1):60-61
目的总结高龄患者胃镜检查术的麻醉。评价无痛胃镜在高龄患者应用的安全性及价值。方法对笔者所实施的58例年龄70岁以上的老年患者胃镜麻醉进行总结分析。结果58例合并不同程度高血压、心脏病、糖尿病、脑梗死患者采用芬太尼、异丙酚静脉麻醉,顺利完成胃镜检查。结论麻醉前详细了解病史、充分准备、谨慎用药、细心监护,高龄患者同样可安全接受胃镜检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