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1篇
特种医学   3篇
外科学   1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
2.
目的本研究探讨了心理干预对早期带状疱疹后神经痛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旨在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本研究选取2015年3月-2017年3月济南市某医院收治的80例早期带状疱疹后神经痛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每组40例。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治疗。研究组患者在对照组患者治疗基础上采取心理干预。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治疗7d及治疗1个月时的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生存质量测定量表简表(QOL)评分;比较2组患者治疗1年时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前,2组患者V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7d及治疗1个月时,2组患者VAS评分均低于治疗前,且研究组患者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2组患者QOL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7d及治疗1个月时,2组患者QOL评分均高于治疗前,且研究组患者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理干预在早期带状疱疹后神经痛的治疗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其可有效缓解患者疼痛,同时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临床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究慢病毒介导聚蛋白多糖(Aggrecan)过表达质粒转染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联合Gelatin/PLGA纳米纤维多孔支架向软骨细胞转化及软骨缺损修复的作用效果。方法构建慢病毒聚蛋白多糖过表达载体,培养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构建兔模型软骨缺损模型,实验组造模后植入Gelatin/PLGA三维支架+转染聚蛋白多糖过表达载体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复合物;阴性对照组造模后植入Gelatin/PLGA三维支架+未转染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复合物;模型组造模后加入生理盐水处理。体外实验利用HE染色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联合Gelatin/PLGA纳米纤维多孔支架的联合培养体系向软骨细胞转化中聚蛋白多糖和Ⅱ型胶原蛋白的表达。构建兔膝关节软骨缺损模型,HE染色和免疫组织化学分析复合支架材料对软骨缺损的修复效果。结果 a)实验组(Gelatin/PLGA纳米纤维多孔支架+转染Aggrecan过表达载体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复合物)中支架表面黏附的细胞与对照组(Gelatin/PLGA纳米纤维多孔支架+未转染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相比,细胞数明显增多;b)动物模型大体观察结果显示,实验组的修复效果要明显优于阴性对照组;c)动物模型HE染色结果显示,阴性对照组多为纤维性修复,而实验组多为细胞性修复;d)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结果显示,实验组修复软骨组织中Aggrecan和Ⅱ型胶原含量要明显优于阴性对照组。结论 Gelatin/PLGA三维支架加转染Aggrecan过表达载体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复合物可以促进BMSC向软骨细胞的分化,并且分泌更多的含Aggrecan和Ⅱ型胶原成分的细胞外基质,从而发挥其促进软骨缺损修复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脑心通胶囊能否改善急性脑梗死患者的细胞免疫功能。方法选择我院2016年6月~2017年6月收治的10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按入院的先后顺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并设立健康组。两组治疗组均给予西医常规治疗,观察组在西医治疗的基础上加服脑心通胶囊,疗程为2周,观察脑心通胶囊治疗前后CD4、CD8、CD4/CD8水平的变化。结果急性脑梗死患者与健康者比较,CD4、CD4/CD8水平降低,CD8升高。急性脑梗死患者CD4含量(36.05±3.32)比健康组(42.27±3.84)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急性脑梗死患者CD4/CD8(2.01±0.25)比健康组(2.46±0.39)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急性脑梗死患者CD8(23.97±3.48)比健康组(20.29±3.26)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CD4/CD8(2.23±0.27)比治疗前(2.01±0.25)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CD4/CD8(2.33±0.12)比对照组(2.13±0.19)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脑心通胶囊能够改善患者的细胞免疫功能,提高患者免疫力。  相似文献   
5.
正自救互救训练普遍是新兵训练的短板,由于内容多,需要掌握的要点比较杂,再加上当前部队自救互救训练普遍存在重视程度不够、训练内容缩减、训练标准不清、训练方法不规范等情况,甚至出现很多训新骨干对自救互救训练内容不了解、掌握不充分的现象。因此,做好新兵连期间的自救互救训练就显得尤为重要。训练前的人员与物资准备提高认识,加强领导我部各级领导高度重视,从新训机构领导(由作训、军务、战勤、卫生部门的人员组成)到新训干部、班长、骨干,都将自救互救训  相似文献   
6.
近期,济南军区某防空旅针对新兵卫勤保障工作项目多、任务重的实际情况,科学分析形势,完善健康教育、心理疏导、传染病防治、常见病及训练伤诊治、伤病员后送多管齐下的保障体系,形成首长机关、卫生队、新兵营多方关心的良好局面。他们还结合以往经验,将新训兵自入营至下连期间分为准备阶段、适应阶段、病伤高发阶段、考核阶段4个阶段,将卫生教育、自救互救、防疫、诊疗转送、巡诊保障、心理疏导等工作贯穿始终,并根据每一阶段的不同特点开展工作,有针对性地解决问题,及时进行小结分析,指导营连进行预防调整,努力将伤病隐患消灭在萌芽状态,使卫勤工作全面开展,重点突出,切实保障了新训任务的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