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2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2篇
药学   1篇
  2021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1.
左灵 《疑难病杂志》2013,12(4):325-327
<正>应激反应(stress reaction)是指伤害性刺激,如麻醉手术、创伤和疼痛等作用于机体,产生一系列神经内分泌反应,引起机体各种功能和代谢变化的过程。术后疼痛是人体受到手术刺激伤害后引起的一种急性疼痛,可致"全身应激反应"。适度应激反应有利于机体,而过度应激则可消减生理储备,并发机体代谢、免疫及血液动力学等方面的改变,导致一系列功能紊乱。有效的术后镇痛(utility postoperative analgesia)可减轻过度应激反应,调节机体平衡,维持内稳态。静脉注射镇痛(intravenousinjection analgesia)效果确切、易被患者接受,并能够减轻术后应激反应,临床已广泛应用。本文就静脉镇痛对术后应激反应影响的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食管癌三维适形放射治疗的定位及摆位技术.方法 采用直线加速器和上海拓能公司三维适形放射治疗计划系统,对食管癌患者进行三维适形放射治疗.结果 三维适形放射治疗体位固定好、易重复,对周围正常组织损伤小,减少了放疗不良反应的发生.结论 三维适形放射治疗是治疗食管癌的有效方法,提位技术在治疗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刘春盛  崔琛  宋大辉  左灵 《河北医药》2014,(18):2768-2769
目的 探讨放疗老年早期食管癌的临床价值、放疗耐受性及预后的效果。方法 对2010年3月至2012年2月确诊为早期食管癌的84例老年患者的临床特征和资料特点以及所采取的放疗措施等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本组老年食管癌患者均完成放疗,在治疗期间未发现严重的骨髓抑制、放射性食管气管炎、食管穿孔、出血及死亡病例。治疗后随访发现患者生存率分别在1年有56例(66.7%),2-3年19例(22.6%),5年以上9例(10.7%);而发生毒性反应1-2级放射性气管炎18例(21.4%)、放射性食管炎52例(61.9%)、血白细胞降低Ⅰ度12例(14.3%)、Ⅱ度2例(2.4%)。结论 老年早期食管癌患者采取常规分割放射治疗,具有痛苦小、创伤小、经济、安全、效果好等众多的优点,可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和生存时间,故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刘春盛  左灵 《中国误诊学杂志》2012,12(18):4937-4938
目的探讨鸦胆子油配合放射治疗食管癌的近期疗效并与单纯放射治疗进行比较。方法食管癌患者120例随机分为两组,60例为联合治疗组,采用鸦胆子油联合放射治疗;60例为单纯治疗组行单纯放射治疗。两组放射治疗均采用瓦里安直线加速器,6MV-X射线体外照射,常规分割2Gy/次,1次/d,5次/周.总剂量56~70Gy/28~35次。结果近期疗效评价联合治疗组完全消失41/60例(68.3%),单纯治疗组完全消失23/60例(38.3%)。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治疗组中部分消失及无变化分别为14/60例(23.3%)、5/60例(8.3%)。单纯治疗组中部分消失无变化者分别为30/60例(50.0%)、7/60例(11.7%)。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联合治疗组和单纯治疗组1、2、3a局部控制率分别为76.7%(46/60).66.7%(40/60),46.7%(28/60)和56.7%(34/60),48.3%(29/60),36.7%(22/60)。联合治疗组和单纯治疗组放射治疗后1,2,3a生存率分别为70.0%(42/60),61.7%(37/60),45.0%(27/60)和51.7%(31/60),43.3%(26/60),31.7%(19/60)(x2=4.232,P=0.04)。结论鸦胆子与放射治疗合用具有协同、互补和增敏的作用,增强了放射线对肿瘤细胞的杀伤作用,提高了瘤体消退率和患者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5.
目的 分析超声引导下胸腰筋膜平面(thoracolumbar interfascial plane,TLIP)阻滞对胸腰椎骨折术后镇痛的作用.方法 选择本院2018年10月-2020年10月收治的100例胸腰椎骨折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静脉麻醉,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行超声引导下TLIP阻滞.比较两组的手术情况、术后不同阶段VAS评分、不良反应.结果 对照组的镇痛泵使用时间、下床时间、住院时间显著长于研究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的镇痛泵药物、氟比洛芬酯用量显著高于研究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术后2 h、6 h、12 h、24 h的VAS评分显著高于研究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有意义(P<0.05);两组术后48 h的VA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超声引导下TLIP阻滞可促进胸腰椎骨折术后早期康复,减少镇痛药物用量,提高术后镇痛效果,且安全性好.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地佐辛联合芬太尼对老年骨科手术患者术后镇痛效果及对血清五羟色胺(5-HT)和P物质(SP)的影响。方法拟于全麻下行人工关节置换手术老年患者90例,ASAⅠ级,随机分为3组,每组30例:地佐辛组(A组)、芬太尼组(B组)和地佐辛联合芬太尼组(C组)。3组分别于术毕前10 min静脉注射镇痛泵中的镇痛液5 ml作为负荷量,术毕清醒拔除气管导管后静脉接PCA泵泵入。镇痛液配制:A组为地佐辛0.5 mg/kg,B组为芬太尼10μg/kg,C组为地佐辛0.25 mg/kg+芬太尼5μgkg,各组泵中均加入昂丹司琼8 mg及生理盐水总共配制成100 ml,背景输注速率2 mL/h,PCA量0.5 ml,锁定时间15 min。采用VAS评分法和Ramsay评分法分别于术后2、6、12、24及48 h评价镇痛效果和镇静水平;测定麻醉前及术后12、24、48 h血清5-HT和SP浓度;记录术后48 h内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与术后2 h比较,3组术后24、48 hVAS评分和Ramsay评分均有所下降(P<0.05);与A、B组比较,C组术后2、6、12、24 h Ramsay评分明显较高(P<0.05)。与麻醉前比较,3组患者术后12、24、48 h血清5-HT和PS浓度显著升高(P<0.05);与A、B组比较,C组术后12、24、48 h血清5-HT和SP浓度明显降低(P<0.05);A、B 2组各时点5-HT和SP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A、B组比较,C组患者恶心呕吐、呼吸抑制、头晕发生率明显较低(A组16.7%,B组26.7%,C组6.7%,P<0.05)。结论地佐辛与芬太尼联合应用于老年人工关节置换手术后自控静脉镇痛,可有效缓解术后疼痛,抑制术后5-HT和SP浓度的升高,不良反应发生少,优于二者单独使用,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