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4篇
神经病学   1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7篇
中国医学   2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3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4篇
  200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1 毫秒
1.
1973年以来[5— 6,8— 10 ] ,我们在配合解放军总医院、协和医院、积水潭医院、北大医院、人民医院等开展人工关节研究的同时 ,也逐渐开始了脊柱外科用新产品的研究。我们配合人民医院进行改良Zielke钉棒系统研制[2 ] ;配合协和医院[1,4 ] 改良Steffee等产品研究 ,使我国著名骨科专家从国外获得的新信息、新资料转化成现已在全国近百家医院数千患者使用的新产品。[1— 4 ,11]1 目的  研制用于颈、胸、腰脊柱骨折、滑脱、畸形、肿瘤等疾病治疗的多用途、多功能、组合式内固定植入物的最佳设计结构及安装器械。研究采用航空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神经营养素-3(neurotrophin-3,NT-3)转染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移植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作用机制。方法制作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将60只大鼠根据注射物不同分为3组:生理盐水对照组、BMSCs组和NT-3+BMSCs组(n=20),观察不同时间3组大鼠的神经学功能评分、脑组织光镜观察、TUNEL法检测神经元细胞的凋亡及丙二醛含量情况。结果 BMSCs+NT-3组移植后大鼠神经学功能评分较BMSCs组低,而BMSCs组较NS组较低,两组间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BMSCs+NT-3组脑组织光镜观察细胞形态学变化最轻;BMSCs组神经元凋亡较NS组减少,BMSCs+NT-3组的神经元凋亡数量较BMSCs组减少,两组间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NS组丙二醛(MDA)含量明显高于BMSCs组(P0.05);而BMSCs+NT-3转染组明显低于BMSCs组(P0.05)。结论大鼠BMSCs经NT-3转染后相互促进,移植于急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通过减缓神经元细胞凋亡、降低丙二醛含量抑制自由基的脂质过氧化反应进行修复。  相似文献   
3.
目的对人前列腺癌PC-3细胞进行绿色荧光蛋白(GFP)标记,并建立其在动物活体荧光成像系统下直接观察肿瘤生长及
转移的前列腺癌脊柱转移模型。方法常规肿瘤细胞培养、传代,在细胞状态最佳时以不同病毒感染复数实行GFP慢病毒对
PC-3的感染,7 d后在荧光显微镜下观察GFP在PC-3的表达情况。选取感染GFP阳性表达率最高的孔继续扩大培养,然后采用
悬液注射于小鼠的下腔静脉,动物活体荧光成像系统下直接观察肿瘤生长及转移,3个月后处死荷瘤鼠,常规石蜡切片苏木素-
伊红(HE)染色观察。结果经绿色荧光蛋白标记后人前列腺癌PC-3细胞在荧光显微镜下发出绿光,并可在体内、外持续稳定表
达;下腔静脉注射1.5×l06转染后的前列腺癌细胞后1周即可在活体荧光成像系统下观察到腰背部有绿色荧光显像,4周时可见
表达绿色荧光的肿瘤增大,肿瘤骨转移率为19%(3/16);3个月后解剖裸鼠可见有3只裸鼠腰椎有肿瘤浸润,与动物活体荧光成
像系统结果一致,转移率约为19%(3/16)。结论GFP慢病毒能够高效标记人前列腺癌PC-3细胞且不影响其生物学特性,并能
够持久稳定表达;用绿色荧光蛋白标记的人前列腺癌PC-3细胞成功地建立了裸鼠脊柱骨转移模型,为进一步研究前列腺癌骨
转移提供了一种简便、可行的新方法。
  相似文献   
4.
5.
孙晓辉  刘洋  崔明星  赵斌 《新中医》2021,53(4):152-155
目的:观察温针灸联合功能锻炼对膝骨关节炎全膝关节置换术后患者关节疼痛、关节活动度(ROM)及炎症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行全膝关节置换术的84例膝骨关节炎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2例。对照组术后给予功能锻炼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温针灸治疗。比较2组症状积分、临床疗效、ROM、膝关节评分表(KSS)评分、血清C-反应蛋白(CRP)和一氧化氮(NO)水平。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7.62%,高于对照组的80.95%(P<0.05)。治疗后,2组症状积分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ROM均较治疗前增大(P<0.05),KSS评分均较治疗前升高(P<0.05);观察组症状积分低于对照组(P<0.05),ROM大于对照组(P<0.05),KSS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CRP、NO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观察组血清CRP、NO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温针灸联合功能锻炼可有效改善膝骨关节炎全膝关节置换术后患者的临床症状,减轻其疼痛,改善膝关节功能,降低血清CRP、NO水平。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脊柱结核椎间盘中白细胞介素17(IL-17)、白细胞介素17受体(IL-17R)的表达及与C反应蛋白(CRP)和血沉(ESR)的关系.方法:采用RT-PCR检测样本中的IL-17、IL-17R mRNA的表达,同时分析IL-17、IL-17R的表达及与CRP和ESR的关系.结果:结核组中IL-17、IL-17R的表达均高于对照组(P<0.05);且两者呈正相关(r=0.478 2,P=0.009).IL-17、IL-17R的表达随着CRP和ESR的升高而增高(P<0.05).结论:IL-17、IL-17R可能在脊柱结核椎间盘的破坏中起到作用,CRP和ESR可影响IL-17、IL-17R的表达水平.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微骨折术、自体骨软骨移植术、带骨膜髂骨移植术治疗Hepple V型距骨骨软骨损伤(OLT)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2014年12月至2018年12月新乡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90例Hepple V型OLT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手术方法 分为微骨折组、自体骨软骨移植组、带骨膜髂骨移植组,每组30例,分别行微骨折术...  相似文献   
8.
【摘要】 目的:观察自行设计的上胸椎前路钛板内固定系统的固定效果。方法:16只成年波尔山羊,随机分成4组,即自行研制的上胸椎前路钢板固定组(A组),前路未塑形Orion钢板固定组(B组),前路塑形Orion钢板固定组(C组),单纯植骨组(D组),对A、B、C组行T3椎体次全切除+髂骨植骨+内固定术,D组行T3椎体次全切除+髂骨植骨术。于术后3个月行影像学和组织学检查,观察内固定和植骨融合效果及相关并发症。结果:A、B、C组山羊均存活,D组山羊因麻醉意外死亡1只。存活山羊均未出现与内固定相关的并发症。术后3个月影像学融合效果:A组均Ⅰ级融合;B组Ⅰ级融合1只,Ⅱ级融合3只;C组Ⅰ级融合2只,Ⅱ级融合2只;D组Ⅱ级融合2只,Ⅲ级融合1只。组织学融合效果:A组Ⅰ级融合3只,Ⅱ级融合1只;B组Ⅰ级融合2只,Ⅱ级融合2只,Ⅲ级融合1只;C组Ⅰ级融合1只,Ⅱ级融合2只,Ⅲ级融合1只;D组Ⅲ级融合2只,Ⅳ级融合1只。A组优于B、C、D组(P<0.05),B、C组优于D组(P<0.05),B组与C组之间无明显差别(P>0.05)。结论:上胸椎前路钛板内固定系统在山羊胸椎次全切除后行植骨融合内固定安全、可靠,融合效果好。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玻璃酸钠联合自体骨软骨移植对Hepple V型距骨骨软骨损伤的治疗效果.方法:搜集并分析2014年6月—2018年6月新乡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60例Hepple V型距骨骨软骨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是否关节腔注射玻璃酸钠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30例,术后3个月从踝关节活动度(ROM)、踝—后足评分(AO...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肩关节镜下治疗合并骨质疏松的肩袖损伤的疗效。方法收集2016年3月至2019年3月新乡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34例合并骨质疏松的肩袖损伤患者作为骨质疏松组,另收集34例骨密度正常的肩袖损伤患者作为骨密度正常组,两组患者均给予肩关节镜下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疼痛视觉模拟评分表(VAS)评分、美国肩肘外科医生评分(ASES)评分、CONSTANT评分、术后并发症与末期随访肩关节活动范围。结果骨质疏松组患者术后3个月与6个月VAS评分均显著高于骨密度正常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骨质疏松组患者术后6个月与12个月ASES评分均显著低于骨密度正常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后CONSTANT评分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骨质疏松组患者总体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高于骨密度正常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8.785,P<0.05)。骨质疏松组患者末期随访前屈、外展、体侧外旋、外展90°位内旋与外展90°位外旋水平均显著低于骨密度正常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骨质疏松合并肩袖损伤会影响肩关节镜的治疗效果,易造成术后并发症,并影响远期肩关节活动度,从而降低远期预后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