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篇
  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8篇
外科学   3篇
综合类   2篇
预防医学   2篇
药学   1篇
中国医学   3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4篇
  2008年   4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目的 探讨肝移植手术病人肾功能损害的相关因素及护理措施.方法 回顾性分析7例肝移植术后出现肾功能损害患者的诊治和护理经过.结果 7例患者术后1周肾功能明显好转,经随访均恢复良好.结论 肝移植患者术前、术中、术后存在众多引起术后肾功能损害的相关因素,术后要严密观察血流动力学、尿量及肾功能的变化,调节体液平衡和纠正水电解质酸碱失衡,注意大剂量免疫抑制剂使用对肾功能的影响,及时处理.  相似文献   
2.
目的 提高医联体基层医院联络护士压力性损伤护理能力。 方法 选取医联体内3所基层医院28名压力性损伤联络护士为培训对象,由医联体主体医院的造口伤口失禁专科护理团队构建压力性损伤护理同质化培训方案,采取线上对分课堂与线下工作坊实践相结合的方式培训19学时,并进行6个月临床在岗压力性损伤护理实践。 结果 培训后,联络护士压力性损伤管理自我效能感得分、压力性损伤护理知识得分、压力性损伤同质化护理实践能力得分显著高于实践前(均P<0.05),学员对培训的总体满意度达92.8%。 结论 对医联体基层医院联络护士开展压力性损伤护理同质化培训能有效提高其压力性损伤知识和护理实践能力。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2例肾移植患者术后因故停用环孢素A(CsA)长期存活原因,并对其可行性及安全性进行评价。方法对2例肾移植术后停用CsA存活18 a的患者进行长期随访。结果术后患者生活质量好,恢复正常工作,血液生化、肝肾功能、血脂正常,移植肾活检未见排斥反应征象。结论在一些供受者之间HLA位点匹配程度较高或其他一些复杂因素,使机体处于低反应性的患者中,在调整其他免疫抑制剂剂量的前提下,逐步减少CsA的用量并最终撤除CsA是可行的,若确需撤CsA,应在移植专科医师的指导及严密监测随访下进行。  相似文献   
4.
叶秋玉  尚旭丽 《海峡药学》2011,23(12):212-213
目的观察肝素及碱化的利多卡因联合膀胱灌注治疗女性尿道综合征(FUS)的疗效和护理。方法对68例女性尿道综合征患者行膀胱灌注治疗,心理辅导和膀胱功能训练。结果 45例治愈,15例缓解,1例无效,复发10例,继续行膀胱灌注治疗后4例治愈,3例缓解,治愈率为85.3%。结论联合药物膀胱灌注治疗女性尿道综合征操作简单、费用低廉、安全有效,配合心理治疗和膀胱训练能取得更好效果。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2例肾移植患者术后因故停用环孢素A(CsA)长期存活原因,并对其可行性及安全性进行评价。方法对2例肾移植术后停用CsA存活18 a的患者进行长期随访。结果术后患者生活质量好,恢复正常工作,血液生化、肝肾功能、血脂正常,移植肾活检未见排斥反应征象。结论在一些供受者之间HLA位点匹配程度较高或其他一些复杂因素,使机体处于低反应性的患者中,在调整其他免疫抑制剂剂量的前提下,逐步减少CsA的用量并最终撤除CsA是可行的,若确需撤CsA,应在移植专科医师的指导及严密监测随访下进行。  相似文献   
6.
肝移植术后的护理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肝移植手术是治疗不可逆性急、慢性肝功能衰竭最有效方法.肝移植标准手术方式是原位肝移植,即将移植肝与受者肝上及肝下下腔静脉、门静脉、脾动脉和胆总管分别作端端吻合;背驮式肝移植是保留受者下腔静脉原位肝移植,与标准式原位肝移植不同,其优点是当供肝上下腔静脉吻合完成后,可一直维持下腔静脉回心血流.本院于2001年12月至2003年7月对10例患者进行了肝移植手术,经过多学科协作,术后患者恢复良好.现将护理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
报告了神经外科误吸高危因素表的设计及应用效果。对误吸高危因素进行量化评估,评估内容包括:意识状态评分、年龄、洼田饮水实验、人工气道、胃内残留、呕吐、进食后伴随症状。评分范围为0~20分,分值≥2分即列入误吸高危患者,并在误吸高危因素表上列出护理措施及急救流程,有效预防和减少了神经外科患者误吸的发生,提高了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8.
目的降低颅脑损伤伴吞咽障碍患者误吸及吸入性肺炎发生率。方法建立多学科合作团队,通过吞咽障碍管理、进食规范管理、规范鼻饲流程、陪护者教育与培训实施专业化、系统化预防误吸管理方案,改善吞咽功能,降低颅脑损伤伴吞咽障碍患者误吸及吸入性肺炎发生率。结果实验组和对照组吞咽功能改善总有效率分别为95.74%和80.49%,误吸发生率分别为10.64%和26.83%,吸入性肺炎发生率分别为2.13%和14.6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预防误吸管理方案融入了多项护理应对策略及质量持续改进项目,提高颅脑损伤吞咽功能障碍患者吞咽功能总有效率,降低误吸及吸入性肺炎发生率。  相似文献   
9.
目的建立一套规范实用的预防神经外科患者吸入性肺炎护理管理流程,降低吸入性肺炎发生率。方法将2014年1~12月神经外科患者315例作为干预组,使用神经外科预防误吸高危因素评估表对患者吸入性肺炎危险因素进行预见性及动态评估,制定并落实护理综合管理方案,通过防误吸护理评价单对护理质量进行监控。将2013年1~12月274例神经外科患者作为对照组,使用传统护理方法。比较两组吸入性肺炎发生率及患者满意度。结果干预组吸入性肺炎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及家属满意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均P0.01)。结论实施预防吸入性肺炎护理管理流程,针对神经外科患者误吸危险因素实施护理,确保每项护理措施安全有效落实,可有效减少患者吸入性肺炎的发生。  相似文献   
10.
我院2008年至2009年将护理危机管理应用于神经外科,通过危机预警、危机防范、危机应急训练进行安全管理,明显提高护理安全及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